早在清朝中葉,在北京南城薛家灣衚同,就出現了一座不同尋常的家廟——“錢氏宗祠”。“錢氏宗祠”原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分三個院落。前院主要為錢氏祠堂,內供錢氏畫像、牌位,康熙和雍正賜的“保障江山”、“保我子孫”的匾額,以及乾隆時的官窯瓷器等供品。中院為娘娘祠堂,供奉著錢氏夫人的牌位。後院為花園,但“文革”時被居委會佔用。以上兩院那些原來遺存的文物,由於時代的久遠和“文革”的破壞,幾乎都蕩然無存,只留下道光十八年重修“錢氏宗祠”的石碑尚埋在地下。 ■經過200多年的漫長歲月,錢氏後裔們仍居於此,其中最長者為錢氏第33代孫、今年已99歲高齡的錢鴻緒老人 “錢氏宗祠”坐北朝南,門不大,帶脊。在門的上方墻面上鑲有一塊石匾,上面雕有“錢氏宗祠”四個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見。斑駁的木門上,有門聯一對,字跡已十分模糊,但經過我們的反復辨認,還是把它認了出來。上聯是“武肅勳名久”;下聯是“彭城世澤長”。橫批:“鐵券家聲”。據《宸垣識略》載:“吳越王錢镠祠在蘆草園,雍正二年敕封誠應吳越武肅王。其裔孫世章創建西竺庵,在南蘆草園。”其中“吳越王錢镠祠在蘆草園”的“蘆草園”乃是薛家灣的筆誤。“其裔孫世章創建西竺庵,在南蘆草園。”即今南蘆草園衚同路南30號(舊門牌40號)大門內,亦名大西竺庵,如今早已變成了一個破舊的大雜院了。由此可知“錢氏宗祠”歷史之久遠,現在經過200多年的漫長歲月,錢氏後裔們仍居於此,其中最長者為錢氏第33代孫、今年已99歲高齡的錢鴻緒老人。錢老一生共有6男6女,如果再加上孫輩,總共有70余口,早已是四世同堂,真可是南城的一個大戶人家了。 ■歷代眾多的名人如蘇軾、范仲淹、米芾、岳飛、文天祥等人,都對他有極高評價 吳越武肅王即一千多年前唐末五代初、統治江浙一帶40多年的吳越王錢镠。錢镠出生於唐大中六年(852年)浙江臨安的一個“世田漁事”家庭。自幼好武后又喜文。19歲時因家境貧困,以販私鹽為生。21歲時參軍,由於他機智多謀又勇敢善戰而屢屢得勝,故因功累升。唐乾寧三年(896年),錢镠在平定董昌叛唐稱帝的戰鬥中大獲全勝,被唐王朝封為鎮海和鎮東節度使,統轄江浙一帶,居然成了當地的“土皇帝”。但錢镠這位“土皇帝”與眾不同,他沒野心,不向外攻伐,以“保土有民為主”,愛護百姓,提倡養蠶種麻,發展生産 和繁榮經濟,並親自帶領士民修堤、築壩、建城。在“保境安民”的口號下,短短幾十年,在藩鎮割據、戰亂不止、民不聊生、遍地烽火的中國大地,唯有他統治下的江浙一帶,成為生産發展、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安定的一個“世外桃源”,也實在是難能可貴。錢镠還“度德量力而識時務”,從無非分之想。他始終尊重唐王朝,擁護國家的統一,並且還諄諄教導自己的子孫,要“子子孫孫善事中國,勿以易姓廢事大之禮。”後唐長興三年(932年),錢镠病危,召親眷重臣于榻前:“吾病必不起,諸兒愚懦,誰可仕後事,公等自擇之。”眾一致推錢七子元瓘繼承王位。錢镠親自將國印、兵符、城門鑰匙交予元瓘並又再三囑咐:“子子孫孫要善事中國,勿以易姓廢事大之禮。”言訖,錢镠即懵逝,終年81歲,在位41年,墓葬臨安安國山麓,並由朝廷批准,分別在杭州和臨安為其建祠立碑。 自此以後,他不但受到各個朝代朝廷的尊敬,而且歷代眾多的名人如蘇軾、范仲淹、米芾、岳飛、文天祥等人,都對他有極高評價。其中文天祥的“千年之功德,百世之楷模”為世人所傳誦。錢镠逝世不到百年,大宋朝建立。當時統治江浙一帶的吳越王為錢氏之孫錢弘俶。錢弘俶後來依照錢氏遺言,納土歸宋,舉家遷居洛陽。後又歷經元明清等各個朝代,錢氏後裔流落到全國各地,其中在北京的一支于清朝年間在北京崇外薛家灣建起了這座“錢氏宗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也正是由於錢氏在歷史上的功績,清朝的皇帝于雍正二年,特敕封錢氏為“誠應吳越武肅王”。這在歷史上來説是獨一無二的。 ■鐵券,即“金書鐵券”,俗名免死牌。是唐昭宗于乾寧二年(895年),在錢镠平定董昌叛亂後,特賜給錢镠的 北京“錢氏宗祠”大門上有一對門聯,上聯是“武肅勳名久”。武肅,即武肅王錢镠。下聯是“彭城世澤長”。彭城,傳説錢氏遠祖即起彭城錢鏗。橫批:“鐵券家聲”。鐵券,即“金書鐵券”,俗名免死牌。是唐昭宗于乾寧二年(895年),在錢镠平定董昌叛亂後,特賜給他的。此 鐵券用鐵鑄成,長約52厘米,高約30厘米,厚約2.4厘米,重132兩,瓦形。上嵌金字350個。其中有“恕卿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等句。是唐王朝對錢镠的最高獎賞。難怪當錢镠接受這個鐵券時,被感動得哭了起來,説道:“我才46歲,就受皇上如此厚賞,恩重難報啊!”並以此諄諄教導自己的子孫:“要謹當日慎一日,誡子誡孫,不敢因此而累恩,不敢因此而賈禍。”此鐵券于元騎兵南侵時,錢镠後裔竊頁以逃,途中落入黃岩澤庫。後被一漁人撈得,以十斛谷換回,後被錢氏家人沉入家中井底,以保永存。解放後,錢氏後裔將此券獻給國家,當時由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保管。1959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又將此鐵券移交給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幾年前此鐵券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公開展出,本人曾親眼目睹,其實物與歷史資料記載無異,深感錢氏一門家族好聲好名,且悠且遠。 ■文學家錢玄同、錢鐘書;科學家錢三強、錢偉長、錢學森;外交家錢其琛以及錢正英等都是錢氏的後裔在唐末五代初複雜 紛紜的戰亂和政治鬥爭中,由於錢镠始終執行了“保境安民”和“善事中國”的統一思想和政策,加之他嚴格教子,從而上得天子歡心,中得邦鄰青睞,下得百姓擁護,不但使百姓免遭戰亂之苦,同時也使自己和自己的子孫們免遭殺戮。故錢氏後裔千餘年來生生不息,子子孫孫遍神州,以至海外。其中在朝為官者也幾乎每朝每代都有。如北宋大臣錢惟演、清康熙內閣中書錢昶、清末舉人民國時任舊金山領事的錢文選……至於到了近代,錢氏後裔更是人才輩出,聲名顯赫,如文學家錢玄同、錢鐘書;科學家錢三強、錢偉長、錢學森;外交家錢其琛以及錢正英等都是錢氏的後裔。 考證鏈結 北京的錢氏宗祠位於崇外原三里河以北、北橋灣街以東的薛家灣衚同。它是明朝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建了外城之後,才逐漸形成的一條衚同。此衚同很有特點:東北高,西南低,斜向且帶有彎。衚同兩邊的門,有不少都高出地面很多,用石板壘成臺階,有的達八九層,再加上斑駁的大門、風化的門墩、灰色的屋瓦高墻,立刻給人以古老的歷史感。據久居當地的一位老者談,這條衚同東段過去大部分都是做買賣的有錢人家。最早天津的“海張五”(傳是在天津搞輪船生意的大商人)就在這條衚同有很多房産。而北京著名的“億兆”商店經理趙彬儒也住在這裡。此外,這裡還有舊鄞縣會館、明建關帝勝境,然讓人感到最有意義和歷史價值的,還是那座面積並不甚大的“錢氏宗祠”。(舒了 司小建) 來源:《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