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們將舉行各種紀念活動,其主題只有一個:提醒世人珍惜地球上的自然萬物,守護這個我們共同的家園。 森林、濕地和野生動植物,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寶貴財富。從茫茫雪域到東海之濱,從林海雪原到熱帶雨林,我國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和積極開展各項保護工作,正盡最大努力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保護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基礎、維持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 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956年,廣東鼎湖山自然保護區成立。自此,我國的保護區事業開始由小到大發展起來。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身邊的生態環境越來越關注,保護區建設也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期。如今,我國共建立了1757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佔國土面積的13.2%,位列世界第五位。 目前我國共有22處自然保護區加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21處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8處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産名錄,相當一部分自然保護區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點地區。資料顯示,全國各類保護區保護了85%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植物種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還較好地保護了許多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 森林是“地球之肺”,濕地是“地球之腎”,野生動植物是“人類之友”,它們共同構成了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我國森林、濕地的精華都集中在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則是自然保護區中的精華。僅以濕地為例,據最新統計,我國現有濕地9.89億畝,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我國的濕地分為五大類: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淺海灘塗濕地和人工濕地,這些濕地具有調蓄洪水、調節氣候、凈化水體、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 保護區是野生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區域,也是天然的野生動植物基因庫。我國許多瀕危珍貴野生動植物,如大熊貓、金絲猴、揚子鱷、虎、麋鹿和紅豆杉、百山祖冷杉、蘇鐵等,都是在保護區裏得到良好保護,為進一步培育、擴大資源,保障國民經濟發展需求奠定了基礎。專家們預計,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野生動植物基因資源的研究開發,對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和新資源、新能源、新材料的發展,具有難以估量的戰略價值。 我國保護區事業取得的成就,受到國際社會的讚譽。更重要的是,由於有了初具規模的保護區體系作為基礎,使我國在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濕地公約》等國際公約事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與許多國家簽訂了候鳥、虎、自然保護交流與合作等有關瀕危物種保護和自然保護的多邊或雙邊協定,為保護生物物種和履行國際義務做出了貢獻。 努力實現保護生態和發展經濟“雙贏” 黨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紀前二十年的任務就是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其目標之一就是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我國林業建設的主導需求,也已從木材生産轉向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這一大背景下,過去砍木頭的放下了斧頭,由砍伐者變成了護林人;大量出口野生動物皮毛換取外匯的地方,成為保護區建設的重點區域;從毀林開荒向退耕還林轉變,封山育林、圍草禁牧更是拓寬了野生動植物生存空間。 生態保護從長遠看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和綠色文明的基礎,但在一些地方、一段時期內又往往與區域經濟發展成為兩難。攤開全國自然保護區分佈圖,會發現一個特點:保護區內和其周邊區域,大多是老、少、邊、窮地區。貧困,是保護區事業發展的最大威脅。“靠山吃山”的資源依賴型農業生産方式,道路不暢、無電無訊的封閉社會經濟系統,觀念保守、文化落後、老幼婦弱的人力資源配置,是保護區周邊社區區域性貧困的共同特徵。 如何協調當地社區發展與自然保護區之間的矛盾,減少因區域經濟發展給保護區帶來的威脅和壓力?保護區如何不被割裂成“生態孤島”?一種全新的保護理念——社區共管,就是在這樣的思考中探索和發展起來的。這一理念否定了單純“就保護談保護”片面的保護觀,強調社區群眾參與保護區建設和管理的權利,引導當地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探索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效途徑。 在實踐中,福建省武夷山、梅花山、戴雲山等自然保護區通過與社區及周邊地區有關部門建立聯合保護委員會,共建共管,加強了相互間的聯絡和協調。同時,通過開展環境教育、技術扶持、開闢就業渠道等措施,提高了區域內群眾對自然保護區的認識,使群眾由過去的被動接受保護轉向積極參與保護區的保護和建設。陜西佛坪自然保護區利用當地資源帶動群眾走林特産業道路,林政案件大幅下降,村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還有許多保護區積極推廣節能新技術,如節柴灶、沼氣池等,減少了薪材消耗,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減輕了亂採薪材給保護區帶來的壓力。 多、快、好:生態保護新使命 隨著綠色文明、生態文明逐漸被日益增多的人們所認識,保護物種這一熱點問題已日益社會化、國際化。同時,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加大了對野生動植物及其産品的需求壓力。盡可能提高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保護比重,多保護一些,既是當前國家和社會的要求,也是對長期以來過度消耗的補償。 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指出,現在到了需要我們根據生態優先的要求,加大保護比重,將其中相當一部分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分佈區上升為保護區,採取最嚴格的措施加以保護的時候。今後國家將在大江大河源頭、重點流域上遊、重點森林和濕地地區、典型動植物區係地域、生物多樣性豐富地區、自然保護區之間的生境走廊帶、破碎化的動植物棲息分佈地,特別是典型生態系統保護空缺區域和重點保護物種棲息地、原生地再建立一批保護區,實行搶救性保護。 我國目前的保護區數量、面積雖已有一定規模,但還比較破碎和分散,沒有形成有面構成和完整體系。例如,大熊貓、金絲猴、野象、老虎等瀕危珍貴野生動物保護的主要困難,就是由於保護區面積過小或各保護區之間相互割裂,動物活動範圍小,種群之間難以互相交流,致使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擴大緩慢,種群品質退化。因此,在進一步擴大保護區面積基礎上構建完整的生態保護體系,成為保護區事業面臨的迫切任務。 國家實施的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規劃中提出,到2010年,我國要新建自然保護區524個,使總數達到1800個,自然保護區面積佔國土面積的比重要達到16.14%。這意味著六分之一左右的國土上,將成為野生動植物的天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樂園。(新華社記者董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