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與地名 在我們這麼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度裏,自然界的植物千姿百態,因而以植物命名的地名俯拾皆是,其中有些物産帶上了地名,而有些地名也攜帶著物産。前者著名的有:黨參、石榴、哈密瓜、普洱茶、小站稻、萊陽梨、嘉應子、黃岩蜜橘、天山雪蓮等,而後者為數更多。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今天都以觀賞為主,古人則多采梅果用作調料,其花有紅、白之分,果也有白梅、青梅、杏梅、黃梅之別,味均酸甜。南朝齊時,在今湖北東部析置了一個永興縣,因縣境有一座盛産梅子的黃梅山,所以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索性將它改名為黃梅縣了。至今,該縣江心古寺中還有一株古老的晉梅,係東晉一高僧所植,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舊枝業已枯死,新枝從舊枝中發芽、成長而成為樹榦,仍然挺拔粗壯,還能開出艷麗耀目的白梅花兒呢。明清時期,這個縣的勞動人民在採茶調的基礎上,開創了一種地方戲劇,道光年間(1821—1850年)傳入鄰近的安慶地區,日後逐漸擴及安徽全省和江西等地。由於這種戲目來自湖北黃梅縣,人們便將它喚作“黃梅戲”。 今天廣東與江西交界處的山嶺,歷代為南、北交通要隘,秦漢以來叫大庾嶺,為五嶺之一。唐張九齡開大庾嶺路,路旁廣植梅樹,宋代又倡導滿山植梅,於是便産生了“梅嶺”一名。北宋開寶四年(971年)改敬州為梅州(今廣東梅州市),嘉礻右八年(1063年)又在嶺上建築了梅關。 李果色澤鮮艷,其中有一個果實呈扁圓形、暗紫紅色而味道香脆甜美的品種,叫木雋李。因為吃了之後令人如癡如醉,所以也叫醉李。 春秋時代,東南沿海地區吳、越兩國的分界處,有一個因盛産這種李果而名叫木雋李的地方(故址在今浙江桐鄉市東部或嘉興市一帶)。 公元前496年5月,吳師南征越國,新即位的越王句(gōu,勾)踐帶兵給予迎頭痛擊,在木雋李把吳國軍隊打得落花流水,連吳王闔閭也在這次戰爭中受傷,回國後就死了。木雋李這個地名,後世不見記載,湮沒無聞,以至於它的確切位置在今天什麼地方也無從知曉,但今天桐鄉市出産的木雋李仍是浙江省優秀名果之一。 生長在我國的桃樹,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分佈很廣。在今陜西潼關、河南靈寶一帶,商周時代生長著大片的桃樹林,因而古時候叫“桃林”;由於此處控扼關東、關西來往的交通要道,所以也叫“桃林塞”。 隋於此置為桃林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名為靈寶縣。北方産桃,南方也産桃,著名的南朝文學家陶淵明,隱居廬山腳下,寫下了有名的《桃花源記》。“桃源仙境”到底在哪?有人説原型在桃林塞,有的説就在廬山腳下,而有的更説在洞庭湖以南的沅江流域,因而早在宋代就新置了一個縣,這便是今天的湖南桃源縣。 唐代詩人杜牧《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關於詩中“杏花村”的位置究竟在哪,文人墨客打了1000多年的筆墨官司,大致意見可歸納為兩種,一種認為在今山西汾陽縣,那裏的杏花村至今仍生産著名的汾酒;另一種認為在今安徽貴池縣西,向以産酒著名。不過,這首詩作于唐文宗開成五年(840年),那時杜牧正在池州(治今貴池縣)刺史任上,所以杏花村在今貴池縣西的説法較為合理。 “荔灣漁唱”舊為羊城八景之一,荔灣今為廣州市一區。在珠江中,原有一沙洲,南朝宋時因産荔枝,冬夏不凋,遂命名為荔枝洲。唐時漸與陸地靠攏,稱“荔枝灣”,簡稱荔灣。 今湖南長沙市西的湘江中,有一片沙洲,係由江水帶來的泥沙經水力運動沖刷而成,西晉永興年間(304—306年)始見記載。南朝時,因沙洲上盛産橘子而得名橘子洲。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中“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的名句,則使橘子洲名揚天下。 花卉、樹木與地名 桂花也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廣西桂林與它有著不解之緣。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先,曾開靈渠而越過五嶺攻取陸梁地,置為桂林、南海、象郡三郡。這桂林郡,治所在今廣西桂平縣西南,因當地桂木叢生、桂樹成林、桂花芬芳而得名,所以唐代詩人曹鄴還有“桂林須産千株桂,未解當天影日開;我到月中收得種,為君移向故園栽”(《寄陽朔友人》)的詩。至今,廣西仍盛産桂樹。“桂林郡”一名後來消失了,南朝梁天監六年(507年)新置了桂州,仍以桂樹為名,並在大同六年(540年)遷治於今廣西桂林市。儘管桂州日後曾改名為始安郡、建陵君、靜江府、靜江路,治所均在今桂林市不變。明初改置桂林府,作為廣西省會前後長達250年,直到新中國建國初期,省會才遷往南寧。 桂林山水,南宋以來即享有“甲天下”的盛譽,以至於它在今天中國十六名勝中排行第二,“桂”字也成了廣西的簡稱。當然,不獨廣西盛産桂樹,在廣東珠江口西側,北宋有個香山鹽場,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劃出附近幾個縣的海中洲島建立了香山縣,因境內五桂山位於熱帶地區,桂花常開、花草芳香,故名香山。1925年,為紀念偉大的孫中山先生而將它改名為中山縣,1983年撤縣建市。 芙蓉也是花。四川成都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而得名。五代時,前蜀、後蜀均定都於此,後蜀國王孟昶在擴建羅城時命令在城墻上遍植芙蓉,九月芙蓉花開,繁花似錦,盛開的花朵把整個城市裝扮成一個美麗的大花環,從此成都有了“蓉城”的美稱。 在河西走廊的東端,今甘肅武威市東南,西漢時曾設立過一個蒼松縣,係因縣南山上松林參天、森林茂密而蒼勁得名。儘管後來曾改名為倉松縣、昌松縣,作為一個縣繼續存在著;但唐朝中期廢掉這個縣後,再也沒有恢復,如今武威市的南山,松樹已非常罕見了。 江西古稱豫章。豫章本義是指大的樟樹。西漢置豫章郡,治所設在今南昌市,轄有今江西全省境域。清朝末年,魯迅的祖父在江西做官,他希望這位長孫將來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便給小魯迅取字為“豫才”,意為“豫章之才”。江西中部浙贛鐵路與贛江交匯的地方,有個以樟樹直接命名的樟樹市,是全國有名的“藥都”,五代南唐時置為清江縣,1988年升格為樟樹市,歷史上它是贛江中下游水陸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中心,尤其以中藥材集散地著名,明清以來享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的美譽。 福州今天是福建省省會。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年),福州知州張伯玉通令州城之內家家戶戶種植榕樹,十幾年後,綠蔭滿城,夏天也挨不著太陽的暴曬了。從此,州民廣植榕樹養成了社會風氣,福州也被叫做“榕城”了。現在,福州大街小巷還有不少根須垂挂的古老大榕樹,點綴市區,形成了獨特的景致。福建南部的海港城市泉州,宋元時代曾為我國第一大外貿港口,五代閩國在擴建子城時環城遍種刺桐樹,所以泉州別名“刺桐城”。 新疆首府烏魯木齊,一般解釋為維吾爾語“優美的牧場”之意;但據最近考證,在維吾爾語形成之前的唐宋時期,“烏魯木齊”一名即見於古和闐塞語文書的記載,意為“柳樹林”。烏魯木齊地處天山北麓,自然條件比周圍地區要好,以“柳樹林”命名當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清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時,就選定烏魯木齊作為省會。 柳條邊是清朝在東北設置的邊墻。先用土堆成高、寬各三尺的土堤,然後堤上每隔五尺插植柳條三株,中間用繩子連結起來,形成一條柳條籬笆,籬笆墻外挖了深深的壕溝,是為柳條邊。東北是滿清王朝的龍興之地,又盛産人參、鹿茸、貂皮、珍珠等貴重物品,為了阻止漢人前去採挖,早在順治年間便修建了柳條邊(稱“舊邊”),以威遠堡(今遼寧開原縣東北)為中心分為東、西兩段,東段從威遠堡起,往東南延伸到鳳凰城(今遼寧鳳城縣)南大東溝,西段從威遠堡西南行,直至山海關附近與長城相連,全長1950里,設有興京、鳳凰城、法庫、梨樹溝等十六、七個邊門,因為它把盛京轄區圍繞起來,所以也叫盛京邊墻。到了康熙初年,又築了柳條邊新邊,從威遠堡向東北,一直展築到松花江畔吉林烏拉(今吉林市)下游的法特哈地方,全長690里,設有四個邊門。新、舊邊全長2500多裏,結成一條呈“人”字型的邊墻。各邊門有門衛把守,稽查出入,來往行人必須走邊門門洞,不得翻邊越壕,否則以違禁論處。直到晚清以後,伴隨著闖關東人數的日益增多,東北的膏腴黑土大多墾為耕地,柳條邊的作用也就廢棄了,如今僅存一些殘跡。柳條邊既是統治者禁止人們到邊外採人參、放牧、打獵的一個柳條籬笆,也是當時國內政區盛京、吉林與直隸、蒙古的分界線,並非國界線。前蘇聯的御用文人千方百計在柳條邊的“邊”字上做文章,硬説“邊”就是邊界,柳條邊就是“清帝國的邊界”,是“帝國北部疆界的標誌”。這種説法是荒唐的,是別有用心的。 植物地名與環境變遷 黃土高原是歷史時期自然物件變化最大的地區,主體地域在今陜西、山西二省境內。現在的陜北黃土丘陵地區,是我國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農業生産十分落後的一個革命老區,原有的自然植被已被破壞殆盡,但歷史上的狀況並非如此。有人從陜北延安、榆林地區18個市縣的地名檔案中整理出600多個植物地名,其中以喬木命名的480多個、灌木命名的近40個、草本命名的約100個。就喬木地名來説,有野生樹種,也有栽培林木,有表示樹木數量的,如一把樹、雙樹臺、三楊樹莊、四柏樹等,也有表示林木年齡及其形態的,如大樹梁、大樹塘、老林灣、老柳樹溝等。植物地名的結構一般是:“植物名稱+黃土地貌名稱”,如榆林山、杜木原、杏樹梁、松樹峰、柏樹峁、槐樹土焉、梨樹土瓜、椿樹臺畔、棗林坪、核桃樹灣、青楊臺、柳樹灘、榆桃澗、白楊樹岔、棗楊河、桐樹溝等,鮮明地反映了不同植物適宜生長的生態環境。這600多個地名所反映出的自然樹種有榆、山杏、山桃、楊、柳、柏、杜梨、木瓜、椿、冷杉(樅)、樺、黃榆、松等10多種,栽培樹種有棗、梨、桑、槐、桐、核桃等,灌木有紅柳、酸刺、酸棗、寧條等,草本有白草、蘆葦、黃草、艾蒿、地椒等。 這600多個植物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過去這一地區某些植物的客觀存在及生長狀況,呈現出一派由多種樹木構成的森林景觀,但今天這裡已看不到自然狀態的森林,是一片草原景象,完全是由於人為的不合理的長期毀林開荒、濫施耕墾所造成的。鐵的事實告訴我們,只有大面積地營造人工林、恢復植被,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黃土高原惡劣的自然環境;而植物地名所反映出來的不同樹種的分佈特點、分佈地貌和分佈範圍,為今後擬定造林規劃提供了有力的根據。 黃土高原狀況令人擔憂,北京及其以北的圍場地區情況也不容樂觀。北京西山現在幾乎沒有原始林木的殘存了,但在地名上卻保留了它們的影子,如昌平縣的五里松林、白楊城、柏峪口溝,門頭溝區的東、西胡林、檀木溝、松樹、楊樹地、榆樹灣、椴木溝、楊木林子,海淀區的前、後柳林,房山區的柳林水、楊林水、榆樹溝、榆樹子、大黑林、八里松、檀港等地名,説明古代這裡曾經有過大片的原始森林。而歷史記載也證明,西山是盛産木材的地區;但在元、明時代,西山林木被大量砍伐。元代修建大都(今北京市)宮殿、衙署、寺觀、房屋等所需大量林木,多半來自西山,有名的《盧溝運筏圖》,以生動真實的藝術手法,對此作了極為形象的描繪。人們在圖上可以看到從上遊流下來的一行行木筏,在橋北的東岸有一處碼頭,橋南兩岸則是巨大的木材轉運站,那兒堆積如山的木材,正在用車馬裝載轉運,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明初遷都北京,修建宮殿的大量木材也來自西山,明末朱國楨《涌幢小品》載:“昔成祖重修三殿,有巨木出於盧溝,稱之神木”。這些史實,充分顯示了元、明兩代西山伐木盛況和森林遭受破壞的嚴重程度。時至清代,西山的樹木就不多了。只有保存至今的這批西山植物地名,仿佛向人們訴説著這裡曾經是林森葉茂之區。現在我們見到的西山林木,多是建國後人工種植的。 木蘭圍場是清朝皇帝打獵遊樂的場所,全稱“熱河木蘭圍場”,面積將近10000平方公里,大體上相當於今河北圍場縣境域。圍場始建於清初,300多年以來,已由原來一個草豐水美、森林茂密、動物繁多的皇家獵場,演變為現在一個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趨於惡劣的沙化地區。其環境退化之迅速,令人觸目驚心。 早在唐朝,這裡屬於契丹人自治的松漠都督府,遼朝時已被皇帝辟為狩獵之地,有“千里松林”之稱。到了金代,東部立為松山縣。 元朝定都大都後,東部為松州,北部為皇家圍獵之所,並築行宮,叫“圍場行宮”。從此,便有“松漠圍場”之稱。以上地名,都與“松” 有關,可見當時松樹在該地植被中所佔的比重。在清朝初年,這裡是蒙古諸部的遊牧地,康熙二十年(1681年)以蒙古諸部敬獻的名義被劃定為皇家的禁苑獵場,定名為“木蘭圍場”,設立七十二圍,不久康熙帝又賜名“萬樹園”,派滿蒙八旗駐守。這72圍名稱,均係蒙古語,其中有十個圍名是表示林木分佈的,如巴顏木敦(“樹特多的地方”)、畢圖舍裏(“森林茂密之地”)、圖們索和圖(“灌木叢多的地方”)、鄂爾索和圖(“有灌木叢的山”)、巴彥布爾噶蘇臺(“柳灌叢多的地方”)、扎蘇烏裏雅蘇臺(“附近有楊樹”)、默爾根烏裏雅蘇臺(“楊樹明顯的地方”)、威遜格爾(“用樺樹皮做的房屋”)、多們(“椴樹地”)、愛裏色欽(“樹旁的河源”),其它如烏梁蘇、納喇蘇圖、楚克爾蘇、海拉蘇臺等地名,也都分別表示有楊樹、松樹、杉樹、榆樹的地方,像畢圖舍裏、烏梁蘇等地名還一直沿用至今。這些蒙語地名充分表明了清初圍場的林木茂盛。 同治三年(1864年),清政府開放木蘭圍場。禁區打破了,這裡成了漢、滿、蒙各族人的雜居之地,人們根據森林的面貌用漢語命名了一批地名,如黑林子、長林子、四方林子、三道林子、五道林子、南大林子、幹柴林子、籮圈林子、楊樹林了、樺樹林子、榆樹林子、松樹溝、松檁溝、柏松溝、楊樹溝、榆樹溝、榆木溝、樺樹溝、梨樹溝、柳條溝、黃榆柵溝、梨樹甸子、松樹梁、松樹坑、千松柏、紅松洼、扦松溝等,這些地名現在多為圍場縣(始置於1913年)的行政村或居民點。當時群眾中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清水河流一步過,樹木遮天不見日”,“騎馬濕透鞋,摔倒草來救;轉眼不見人,風吹不見牛,坡地不見土,草鋪一條路”。因此,開圍初期圍場的森林覆蓋率至少在60%以上。 圍場的森林樹木,經晚清、民國、日偽統治階段和剝削階級的掠奪破壞及嚴重的森林火災,資源逐漸減少,相繼形成了一棵松、孤榆樹、雙榆樹、四顆樹、六棵樺、七棵樹、六十棵楊樹這樣表示樹木稀少的地名。到建國初期,圍場的森林覆蓋率已下降到只有7%左右了。 圍場是首都北京綠化帶的北部邊緣部分,因地制宜採取措施,保證生態良性循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