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天龍八部》中的黑井小鎮
12.03 15:43


    
    從《南方週末》一篇《黑井:失落的鹽都》驚醒世人懷古的舊夢至今,一晃已三年。黑井變了,淒淒的小鎮因有了癡癡的遊客,而開始梳洗打扮。石雕、石碑、石牌坊,古寺、古墓、古宅院,都在悄悄地尋找昔日的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然而,這些都只是黑井人編織的未來藍圖的一個角落。為什麼一個衰落到只有2千多人的貧窮小鎮,卻能這般吸引世人?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黑井灶丁的後裔向我們道出了其中原委——
   
    關於黑井,金庸《天龍八部》有語:“保定帝下旨免了鹽稅,大理國萬民感恩。雲南産鹽不多,通國只白井、黑井、雲龍等九井産鹽,每年須向蜀中買鹽,鹽稅甚重,邊遠貧民一年中往往有數月淡食。保定帝知道鹽稅一免,黃眉僧定要設法去救段譽以報……”
   
    黑井,就是大理國僅有的9個鹽井之一,然而,明代以後的黑井遠非金庸所述的那般民不聊生。儘管鹽稅甚重,依舊阻擋不了黑井因鹽業興旺而成為重重大山中的“黃金國”。盛極的黑井,車來馬往,商鋪林立,鹽商灶戶家家興屋建房,男女老少披金戴銀,鎮內興資辦學,鎮外産業興旺,甚至將昆明的祥雲街、拓東路整條買下。
   
   

    追本溯源,明代以後黑井的興盛與一批傳奇的外遷鹽灶丁不無關係。黑井産鹽的歷史悠久。在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彝女阿招在黑牛的引導下,發現河邊山腳處有鹵泉自然溢出。從此,黑井先民採鹵而食;青銅器時代,他們掘池儲鹵,用原始的薪炭法制鹽;南詔時期,掘池汲鹵,用釜煎鹽,黑井鹽成為專供王室的貢鹽;元代,中央置威楚路提領管黑鹽井鹽運使司。但在這兩千年中,黑井僅僅開挖了兩三口鹽井。明洪武年,黑井設正五品的鹽課提舉司,直隸于省。中央從應天府遷來64名身分非同一般的灶丁,大力開發黑井。經過數百年發展,到清朝,黑井鹽業到達鼎盛,鹽稅竟佔到雲南鹽稅64%。解放前,黑井設場務公署,但海鹽的“入侵”,使昔日富甲一方的鹽都,因失去支柱而走向衰落。
   
    明代應天府遷來的64個黑井灶丁,正是敢為天下先的黑井開發者。
   
    明代,朱元璋在統一中原和北方的同時,先後派使臣十余人分7次持詔諭雲南,但世居雲南的元代梁王一概拒之。洪武14年(1381年)朱元璋決定用武力統一雲南。他委派傅友德為征南將軍統帥,藍玉、沐英為副將軍,率兵30萬進攻雲南。統一雲南後,朱元璋開始在雲南實施軍屯、商屯、民屯,“三屯”制度。他將當年從應天府高石坎大壩柳樹灣入滇的士兵及家屬遷入雲南各駐地,又“移中土大姓以實雲南”。實行“三屯”使雲南的人口在數年間增加數十萬,造成雲南食鹽一度緊缺。為解決雲南食鹽緊缺,洪武26年(1393年)一批由官員和豪民降為灶丁的人,由南京應天府奉旨遷移雲南省黑井,開發黑井的鹽業。
   
    奉旨遷移黑井的灶丁,在康熙《黑鹽井志》有準確的記載。遷移黑鹽井64灶丁有戶部官10人、禮部官6人、兵部官2人、刑部官8人、工部官8人、巡按3人、知縣4人、太醫3人,按察司官、參政官、同知、通判官、推官、知縣、縣丞、主簿、知事、舉人、監生、生員、壽官人、欽發老人各1人,和民戶8人。其中有官職者48人,分別來自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四川、甘肅等12個省。
   
    這64個奉旨遷移黑井的灶丁告誡兒孫,祖人來自應天府。這些灶丁,由井中汲出滷水,再挑到有鹽灶作坊的灶戶家中,用鐵鍋煎煮成鹽,汲鹵、挑鹵、燒火、舀鍋煮鹽,從事最辛苦的體力勞動。他們為何由官和豪民降為灶丁,據黑井老人説是冤獄牽連造成的。但這些社會地位降低的灶丁,生存的希望並沒有失落。他們的子孫在黑井600多年的歲月中繁衍了15-17代,為黑井鹽井業的開發做出了不朽的歷史貢獻。他們掘井增鹵,鹽産大增。使黑井的鹽鹵井由明初的3口增到清代的60余口;黑井鹽産量,由明初的572萬斤到清末的1091萬斤;鹽稅由明初的1.39萬兩到清代的12萬兩。
   
    鹽業的發展促進了黑井經濟、人口、城建的發展。明中期,黑井已建成具有6街15坊19巷規模的小鎮。使明以前不見經傳的黑井,在《明史鹽法》中,與兩淮、兩浙、河東、四川的鹽井並列國史之中。明代對匠籍管理十分嚴格,灶丁不能脫籍,只能子頂父職,不能從事他業。但他們並沒有放棄對文化的孜求。明末,匠籍管理稍有放寬後,黑井人在天啟間設學建文廟。清代,灶丁後裔可以參加科考而從仕。在清代的267年裏,黑井先後有40余位舉人出任外地學正,20余位貢生出任外地縣知事或訓導,有10人賜同進士出身,其中有3位恩進士。一位從二品的武功將軍。
   
    如今的黑井,是一個剛剛甦醒的古鎮。龍川江穿城而過,紅砂石鋪就的漢代馬幫道與城中寬不過三尺的街巷相依相偎。月朗人寂的晚上,紅砂石砌成的石碑坊漠然矗立,五馬橋邊的萬家燈火,敘説著一個遙遠深邃的繁華世界。綿綿秋雨中,伍家大院風化的石柱腳、黑井文廟中斑駁的石墻都在訴説著一種破而不衰的風骨。(史岳靈/文朱丹/圖)
  


發表評論 


責編:陳玥 來源:雲南日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