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鄭和寶船是不是萬噸級?
11.19 09:45


    
    鄭和七下西洋回國後不久,中國開始了長達300多年的海禁,鄭和及所率官兵駕乘的船是拆解了,還是停在港灣中朽毀了,無從考證。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船隊的任何實物考古發現,現有文獻中關於船隻的技術描述也是語焉不詳。那麼鄭和大號寶船是萬噸級船的記載可信嗎?中國造船師在明朝時有沒有這種技術水平?筆者帶著這樣的疑問走訪了多位造船界、史學界的專家。
    
    明成祖朱棣一生文治武功所留下的恢宏巨制至今多有實物可供觀瞻,如紫禁城、永樂大鐘等等,但自永樂三年(1405年)起派鄭和六下西洋的航海盛事卻無蹤可尋了。鄭和率兩萬七千余名官兵所駕乘的龐大“特混艦隊”究竟包含哪些船型?中國古代造船業的巔峰之作——鄭和乘坐的大號寶船是否如文獻所記載“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按此尺度計算,該船排水量當在15000噸左右)?到目前為止,這兩大問題史學界和造船界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
    
    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即第七次)由朱棣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於宣德六年(1431年)下令起航,此次遠航歸來後,船隊再也沒有起錨,鄭和航海圖等官方文檔也在朝廷中關於下西洋的是非之爭中,被當時的兵部尚書劉大夏焚燬。鄭和寶船從此籠上了近600年的歷史迷霧。
    
    鄭和七下西洋回國後不久,中國開始了長達300多年的海禁,鄭和及所率官兵駕乘的船是拆解了,還是停在港灣中朽毀了,無從考證。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船隊的任何實物考古發現,現有文獻中關於船隻的技術描述也是語焉不詳。那麼鄭和大號寶船是萬噸級船的記載可信嗎?中國造船師在明朝時有沒有這種技術水平?筆者帶著這樣的疑問走訪了多位造船界、史學界的專家。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金秋鵬先生在翻閱中國美術史資料時,發現了《天妃經》卷首插圖,據考證是鄭和時代的一位僧人繪製的鄭和下西洋圖,其中有寶船的形象
    
    海軍裝技部原部長鄭明少將,是一位學者型的軍人,多年前開始追蹤研究鄭和及其寶船在中華海洋史上的貢獻,現在還在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復原倣造鄭和寶船而積極奔走。他説:根據文獻資料和對已出土的宋、元、明三個時代的古船的研究,完全可以推想出鄭和寶船的結構。1982年至1985年間,我國為紀念鄭和下西洋580週年曾由中國航海學會組織過研究製作鄭和寶船模型,該模型為9桅12帆的福船(建造于福建的古船,尖底,適於深海航行)模型,有相當一批專家認為這個模型較符合文獻對大號寶船的描述,現在海內外陳列的鄭和寶船多是這種模型。
    
    1999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金秋鵬先生在翻閱中國美術史資料時,偶然發現了《天妃經》卷首插圖,據考證是鄭和時代的一位僧人繪製的鄭和下西洋圖,其中有寶船的形象。南京靜海寺還曾發現一塊殘碑,上面可辨認的有100多字:“永樂三年將領官軍乘駕兩千料海船並八櫓船……”海軍工程大學教授唐志拔據此提出了復原2000料(約1000噸級)寶船的方案。
    
    鄭明説,鄭和舟師有大小不同尺度的寶船,目前海內外仍有不少學者對大號寶船的大尺度存疑,唐志拔教授最新進一步明確的研究成果值得注意,且已受到了船史界很多專家的肯定。因此研製大號、中號兩種不同尺度的船模不僅可行,而且比較切合實際,沒必要在史料、文物發掘不夠完備的情況下,彼此否定。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槱1962年在《中國造船發展簡史》中寫道:“鄭和艦隊的大寶船據傳是‘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但是這個尺度很是可疑。”40年後,楊先生還是這個觀點。他説:這麼大的木帆船現在也造不出來,因為木材的強度造不出這麼大的船,而且千噸級以上的木帆船也不好操縱。此外從明成祖下令到鄭和出洋只有8個月時間,不可能新造大船。鄭和寶船很可能是當時中國沿海的普通船,大小肯定比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西方航海家的船大,估計為三四百噸級。楊先生還認為:《明史》等文獻引用的數據均來自一本名為《西洋記》的神怪小説,可信度不足。按那本小説的説法,那麼大的船也是“凡人造不出來,要請魯班師傅幫忙”。
    
    ■記錄鄭和寶船尺度的文獻大致有7種
    
    中國船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造船史》作者席龍飛教授則認為:在沒有新的考古成果前,不能否認文獻,而且明朝建造萬噸級的木帆船並非不可能,他和有關學者曾以浙江象山出土的明代古船的三層板設計為參照,計算出鄭和寶船的結構強度、穩性是完全有保證的。
    
    據席教授介紹,記錄鄭和寶船尺度的文獻大致有7種,首推清代張廷玉等編撰的《明史——鄭和傳》,其中寫道:“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鄭)和及儕王景弘等通史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赍金幣,以次遍歷諸番國,造大舶,修四十四丈者六十二。”
    
    第二種是《國榷》,編撰者談遷自明天啟元年(1621年)起動筆,至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完成,清代未刊行,以抄本傳世,未經清人篡改。該書的記錄為:寶船六十三艘,大者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次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
    
    第三種是鄭和隨行翻譯馬歡所寫的《瀛涯勝覽》,撰于永樂十四年(1416年),其卷首載:“寶船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
    
    第四種是《三寶徵彝集》,1983年該書的海內孤本被青年學者邱克發現于北京圖書館,僅證實了它是《瀛涯勝覽》的早期抄本,而且其中記載的寶船尺度全用會計數碼大寫,排除了傳抄中訛誤的可能。
    
    第五種為明末顧起元所著《客座贅語》,所載數字與前述幾種文獻一致。顧原籍江蘇昆山,與四度隨行下西洋並著有《星槎勝覽》的費信是同鄉。
    
    第六種就是明末羅懋登所寫的小説《西洋記》,成書于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西洋記》雖為小説,但古今學者普遍認為對考訂鄭和寶船有學術價值。
    
    第七種為《鄭和家譜》,其中記載有“公和三使西洋”及“拔舡六十三號,大船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中船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
    
    這七種文獻記載的寶船尺度如此一致,可見是可信的。有學者提出:“經過了從唐代十八丈海船,到宋代三十丈神舟這樣一個漫長的生産實踐過程,在明初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寶船的出現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
    
    ■在明朝全盛時期,其海軍也許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時期的亞洲國家,甚至超過了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乃至超過了所有歐洲國家海軍的總和
    
    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四卷寫道:“明代文獻中有關鄭和船隊旗艦的尺度,乍看似乎難以相信,但實際上絲毫不是‘奇談’。”“在明朝全盛時期,其海軍也許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時期的亞洲國家,甚至超過了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乃至超過了所有歐洲國家海軍的總和。”
    
    按文獻記載的尺度,鄭和寶船的長寬比約為2.466,體形肥寬,與俗語“長船短馬”不符。對此席教授説:文獻提到的幾型船長寬比基本差不多,我國已出土的古代海船的長寬比也大都與這個數值相倣,所以也是可信的。
    
    另據福州出土的明尺實物,一明尺相當於0.283米,那麼鄭和大號寶船的尺度可換算為,長125.652米,寬50.94米。據説拿破侖的旗艦是與此尺度相當的木帆船,現沉沒在埃及亞歷山大港。
    
    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中國古船圖譜》編撰者王冠倬説:已發現的明尺實物有好幾種,但基本長度都在0.30米左右,這樣文獻記載的鄭和大號寶船長度都在120米以上,排水量達15000噸以上。搞歷史研究不能輕易否認、更改文獻,要否認必須拿出可靠的證據。
    
    我國漢代就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明太宗時也曾派宦官出海;元代時出現過“官本船”,即由政府出資造船,民間航海人出海貿易的制度;那麼鄭和大規模下西洋也是歷史脈絡的順延。從造船工藝技術而言,宋代已出現三十丈的神舟,宋尺約為0.30米,那麼明代造出大號寶船也不能輕易否定。
    
    學術界對鄭和大號寶船的尺度現在沒有一致意見,按什麼尺度仿製其模型也就成了問題。鄭和下西洋600週年紀念在即,折中的做法是做一條船隊中的代表船的模型。
    
    ■美國科技史學者曾説過,如果不從中國引進這些先進的航海和導航技術,歐洲絕不會有導致地理大發現的航行,哥倫布也不能遠航到美洲,歐洲人也就不可能建立那些殖民帝國
    
    王冠倬也贊同鄭明的觀點,希望海內外專家深化對鄭和寶船的配套與結構研究。王冠倬為筆者構想了寶船的部分細節:這是一艘集合了當時最高設計與工藝水平的船,有龍骨、肋骨,船艙板可能為三層板;船艙被分割成多個水密隔艙,即使一艙破損,整船仍可安全行駛;舵為用絞關木控制升降的門式舵,水深時降下提高舵效,水淺時升起保護舵;桅上張挂中國傳統硬帆,可利用除正逆風以外任何方向的風航行;艙底有類似壓艙石的東西,以保持船舶穩性;錨為鐵錨或木碇;有指南針等導航設施。
    
    王冠倬説,船尾舵、指南針、多重桅桿、水密隔艙等都是中國人在鄭和時代以前的偉大發明,肯定會集成到鄭和寶船上。美國科技史學者曾説過,如果不從中國引進這些先進的航海和導航技術,歐洲絕不會有導致地理大發現的航行,哥倫布也不能遠航到美洲,歐洲人也就不可能建立那些殖民帝國。
    
    唐志拔教授在接受筆者訪問時説,2000料船應該就是鄭和大號寶船,大約長60米,寬13米,排水量約1000噸至1200噸。依據就是前述南京靜海寺殘碑碑文及《天妃經》卷首插圖。
    
    唐教授説,碑記是用來旌表盛事的,碑文中提到的當是船隊中的大船,提小船不合情理。碑文中提到的恰是2000料海船。此外,根據《天妃經》卷首插圖,寶船有三層甲板,按每層2米進行復原計算得到的結果也與此相符。該船應設有6根桅桿,其中部分為能放倒的可眠式桅桿。
    
    鄭明認為,當務之急是支持復原研究製作2000料鄭和寶船大比例(1:10左右)整船模型,因此船舶科技史學界需集中力量對明代古船全面研究,確保復原製作的船模具有真實的倣古性,為國家確定的要在2005年舉辦的北京鄭和紀念展提供展品。在此基礎上,爭取建造倣古旅遊用可機動航海的倣明“鄭和寶船”。
    
    鄭明説,1492年哥倫布遠航美洲的船隊共90人,有3艘船,最大排水量不到100噸,小的只有40噸。達伽馬遠航印度的船隊共160人,有4艘船,最大載重120噸,長不到25米。麥哲倫環球航行的船隊,共256人,有5艘船,最大排水量為130噸,其餘為60-90噸。相形之下,鄭和大號寶船排水量約七八千噸,中號寶船在1000噸以上,也是當時世界第一的。
    
    希望在鄭和下西洋600週年之際,公眾能看到鄭和古船的實際模樣,理解古船文化及鄭和下西洋對中華民族和世界歷史的作用。(王淵)
  


發表評論 


責編:陳玥 來源:北京青年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