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唐朝帝王十八陵
11.18 15:47


    隋恭帝楊侑義寧二年(公元618年)五月,禪位於李淵,隋亡。李淵即帝位後,改國號為唐,定都長安,年號武德。建國之初,李淵、李世民父子,吸取隋朝亡國的教訓,改除隋朝弊政,網羅人材,吸收普通地主中的人物參政,完善封建國家體制,實行輕徭薄賦政策,頒布新的均田令等等,使國家重新統一,社會漸趨穩定,典章制度初具規模。後經高宗、武則天、玄宗的繼續治理,國勢日強,疆域遼闊,社會安定,經濟發達,文化燦爛,將中國封建社會推向顛峰。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全國有郡321個,縣1538個,人口從隋末的1000多萬,上升到5288萬之多。全盛時期長達130多年。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勢逐漸走向衰亡。在長達150多年中,皇帝無能,宦官專政,朋黨鬥爭複雜,吏治腐敗,各地藩鎮割據,此起彼伏,終於在天祐四年(公元907年)三月,被後梁所替代。至此,唐亡,歷時290年。
    
    唐朝從高祖李淵到哀帝李柷,共21位皇帝,除最後的昭宗李曄葬河南偃師,哀帝李柷葬山東荷澤外,其餘19位皇帝死後都葬在關中,因武則天和高宗合葬,共有18座陵墓,俗稱“唐十八陵”。這些陵墓都分佈在渭水以北的黃土高原及北山地區,西起乾縣、禮泉,東經涇陽、三原、富平,東止蒲城凡6縣約150公里。若以長安(今西安)為扇軸,從乾縣的乾陵到蒲城的泰陵展開102度的扇面:則漢代九陵,皆在此扇面的下半幅;唐十八陵,皆高居扇面的上半幅;由此可見漢唐國勢雄巍壯麗的博大氣概。古代選擇陵地稱“卜陵”,風水龍脈是主要條件,所謂風水龍脈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只不過是選擇山勢地形較好的地方為陵地。唐十八陵各個陵地的選擇大致如此。其山勢地形大都前瞻廣闊的關中沃野,與秦嶺遙遙相望,後枕巍峨的山峰丘巒,群峰起伏,蜿蜒如蟠龍一般,山川壯麗,氣象萬千,均為標準的風水寶地。
    
    唐十八陵的規模大小、陵墓形制均不相同,石刻種類和數量也有差別,陵園設置也各有異,但它們都反映了近300年的歷史中各個不同階段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以及唐代陵寢制度的特點。
    
    唐朝帝陵的形制,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積土為冢。係倣照秦漢陵墓所建,封土高大,形如覆鬥。即選擇高阜之地,從地面向下深鑿墓室,墓室古代稱“方中”,地面以上的封土稱“方上”。此種形制的陵墓稱作“山陵”,亦稱作“山”。只不過是因其形狀像似高山而已。唐初,貞觀九年(公元635年)高祖李淵去世,營建獻陵。太宗下詔:“山陵依漢長陵(漢高祖劉邦陵)故事,務在崇厚。”經大臣們上疏奉勸,採取房玄齡的意見,即“房玄齡以為漢長陵高九丈,(東漢光武)原陵高六丈,今九丈則太崇,三刃則太卑,請依原陵之制”。(《通鑑綱目》)後來倣照獻陵積土為冢的帝陵,還有敬宗李湛莊陵,武宗李炎端陵,以及僖宗李儇靖陵。共4座。然而,獻陵倣照漢制是因為唐初國勢財力尚不強盛所致;而莊陵、端陵和靖陵倒是由於晚唐國勢衰微財力不支,朝廷政權惶惶不安所致,尤其靖陵,乃是草率為之。
    
    另一種是依山為陵。始自太宗昭陵,完善於高宗乾陵,此後形成制度,共14座。依山為陵的制度,亦源自前朝,漢文帝治霸陵,“因山為陵”,“因其山,不起墳”地面上不起封土。東晉時諸帝亦多因山為陵,南朝諸帝亦多倣照。至唐貞觀十年(公元637年)文德皇后長孫氏病故,太宗下詔,因九嵕山層峰而造昭陵石宮,並詔令子孫永遵此法。依山為陵的營造方法,是從半山腰開鑿墓道和墓室到山體,其中以石砌築,堅固異常。此種墓制,要比積土為冢的陵墓更為堅固和安全。即所謂:“欲使易代之後,不知其處”,因而可使“姦盜息心”。依山為陵的特點,宋人遊師雄在《昭陵圖記》中認為在於事半功倍,他説:“余觀自古帝王山陵奢侈厚葬莫如秦皇漢武,工役至60萬,天下賦稅三分之一奉秦陵。秦陵才高50丈,茂陵14丈而已,因不若唐制因山也。昭陵之因九嵕、乾陵之因梁山、泰陵之因金粟、唯中峰特起,上摩煙霄,崗阜環抱,有龍蟠鳳翥之狀。民力省,而形勢雄,何秦漢之足道哉!”
    
    唐18陵均有兆城規劃,陵園建築及石刻佈置,只是因其不同原因而大小、多少有所不同。從文獻記載看,各陵兆域範圍,以昭陵初貞陵為最大,周60公里;乾陵次之,周40公里;泰陵又次之,周38公里;定、橋、建、元、崇、豐、景、光、莊、章、端、荀、靖等十三陵又次之,周圍尚20公里;獻陵最小,周僅10公里。(據賀梓城統計)。各陵墓的四週均圍以墻垣,墻垣圍起來的城圈形狀均為不規整的方形,積土為冢者形狀比較規整。東西南北四面城垣的中部各開1門,南為朱雀門,北為玄武門,東為青龍門,西為白虎門。朱雀門內有獻殿,陵的西南有下宮,獻陵和昭陵的玄武門內各有寢殿建築,這都是供奉祭陵之用的場所。朱雀門外有神道,神道兩側設石儀,從乾陵開始形成制度,自南而北華表1對,異獸1對,鴕鳥1對,石鳥5對及石人10對,玄武門外均有石馬3對,四城門前各置石獅1對,各個高大雄壯,栩栩如生,甚是威武。四城門外各有門闕1對,城之四隅各有角闕一座,朱雀門外神道以南有乳臺1對,再南有鵲臺1對,這16座闕樓建築加上四個城門建築及其它殿宇,使整個陵園氣勢磅薄,華麗異常。整個陵園建築佈局研究者認為是倣照長安城而建的;陵冢(或玄宮)是主體建築,高踞陵園北部,四週圍以墻垣,四面墻垣的中部有城門,朱雀門內有獻殿,這一部分似為長安城的宮城。自朱雀門外的門闕至乳臺約七八百米的距離內為神道,神道兩側置石儀,象徵天子出巡的儀仗,猶如長安城的三省、九寺等衙置佈置,這一部分似為長安城的皇城。自乳臺至鵲臺間約二三千米的距離內,有下宮及皇親國戚,功臣的陪葬墓,星羅棋佈,如同坊裏,這一部分仍為長安城的外廓城。
    
    唐陪葬墓的制度,源自漢朝,太宗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詔令“自今以後,功臣密戚及德業佐時者,如有薨亡,宜賜塋地一所,及賜以秘器,使窀穸之時,喪事無闕,所司依此營備,稱朕意焉。”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又“許陪葬者子孫從葬”。所以自初唐至盛唐,諸陵都有陪葬墓。據近年來的調查情況,獻陵有陪葬墓52座,昭陵有陪葬墓180余座,乾陵有陪葬墓17座,定陵15座,橋陵12座,自泰陵以後有的一二座,多數一座也沒有。唐陵的陪葬制度由盛到衰,是唐之國勢由盛到衰的反映。初唐時的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是開國之君,國勢蒸蒸日上,生氣勃勃,君主與大臣們的關係“義同舟楫”,同葬一處,既能籠絡功臣,又能籠絡功臣的後代,對鞏固政權有利無害。自高宗和武則天開始,皇族中骨肉相殘,君臣離心,武后興冤獄,運殺機,濫施淫威,皇親國戚大臣人人自危,如此人際關係還能有誰值得陪葬?誰人敢去陪葬?盛唐以後,黨爭加劇,宦官專政,奸臣當道,蕃鎮割據日趨嚴重,朝廷政局不穩,人際關係淡薄,陪葬制度也自然衰落了。
  


發表評論 


責編:陳玥 來源:國際在線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