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三峽江邊覓古橋
10.24 13:28


    
    我的家在三峽。我從小走慣了三峽的棧道,卻從沒留意過三峽江岸邊那些古橋。
    
    峽江老藝人何先生説:“我查閱了清道光壬午年的《歸州志》,在西陵峽畔,僅秭歸縣境內清代以前的木橋和石橋就有數十座。木橋早已不見蹤跡,石橋也有部分或年久坍塌,或被改建成鋼筋水泥橋梁。但畢竟還有一些古橋暫存至今。”
    
    寅賓橋是清乾隆年間修建的。這座長不過五十米、寬不足六米、高僅十三米的石拱橋,建造在秭歸與巴東縣的交界之處。
    
    鴛鴦橋是一座掩映于峽江橘林之中的拱橋,雖然短小,卻橫跨了明、清兩個朝代。先是明代修建磚拱橋,後來磚橋一側坍塌,到了明萬曆年間,峽江人又用峽江的石頭補砌了坍塌之處。於是,磚石拱橋就這樣誕生。
    
    躺臥在歸巴古驛道上的一善橋、二善橋、三善橋,是古人精神與風尚的縮影。有人説,善橋是官人所建,有人説善橋是商賈鋪就,也有人説,善橋是百姓捐銀修築。近二百年的歷史已經隨著滾滾江水逝去,造橋者是誰恐怕難以考證,但嵌刻在拱橋立面的橋名,在江水與歲月的沖刷下仍然風韻不減。
    
    飛架在西陵峽南岸的永安橋,十五米寬的石拱將兩座大山緊緊地拉在一起。俯首橋下,深谷中狂卷著洶湧的溪水,拍打著淩空托起的古橋。
    
    崆嶺峽,是三峽中最險的峽。在穿越崆嶺峽絕壁中的棧道上,曾走過一位偉人屈原。峽江的棧道上於是就有了一座屈子橋。
    
    北岸的古驛道上有一個古老的小小城池,它的名字叫歸州。城池外有一溪流,從大山中直瀉長江。小溪上建有一座洗馬橋,已經度過數百年歲月。古城因三峽工程需要已搬遷,如今已人去樓空,但古橋依然風光,依然吸引著世人。
    
    何先生不斷地向我們吟誦著珍珠橋、惠濟橋、江瀆橋、聯喜橋、戀愛橋、五馬橋等一串串古橋的名字,同時向我們講述著一串串有關古橋的故事。我們也不斷地將古橋從古驛道上,從大山之間,從峽江岸邊,真真切切地植入自己的記憶之中。(魏啟揚)
  


發表評論 


責編:王卉 來源:人民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