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石刻群已經遭受了巨大破壞,如果保護不好古人留下的燦爛歷史文化瑰寶,我們將愧對先人。”桂林市文物工作隊隊長劉琦驚呼。 據了解,目前桂林石刻大多數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殘損,有的因岩石剝落而模糊不清,有的出現斷裂,有的被雨水沖刷而字跡斑駁,有的被故意毀壞。社會各界都認為,搶救千古石刻刻不容緩。 桂林城北鸚鵡山上有一幅刻繪于宋代的桂林《靜江府城池圖》,高3.4米,寬3米,是國內現存的兩件最古老的古代石刻地圖之一,也是世界和我國面積最大的一幅古代石刻地圖。這幅地圖最早採用寫景式符號,是中國地圖設計史上的一個重大創舉。然而,這麼一個絕世精品,正面臨著將要磨滅消失的厄運。近日記者到鸚鵡山上採訪時發現,護碑亭下的《靜江府城池圖》殘損嚴重,上面的書畫字跡斑駁模糊,圖形、符號和文字很難辨認,幾乎看不出是一幅地圖了。文博工作者告訴記者,這幅古地圖歷經滄桑。公元1277年,元兵攻克桂林靜江府,放火焚燒桂林城,《靜江府城池圖》及其所附的《靜江府修城池記》被焚,地圖受損三分之二。 “桂林石刻的破壞絕大部分來自自然破壞。”劉琦介紹,桂林石刻屬於石灰岩石質,南方多雨潮濕,容易受風雨、苔蘚侵蝕,自然破壞嚴重。特別是刻于山勢坡度較緩、略呈仰姿的石刻,最易受到山上水流衝擊,被破壞最厲害。 但是,石刻也遭受了人為的破壞。桂林歷經元兵攻打桂林城、抗日戰爭等,大批摩崖和石碑被燒燬、炸毀。此外,一些古代石刻作者文物保護意識較差,剷除前人石刻,然後在上面刻下自己作品,這種現象在明代尤為突出,被毀石刻數以百計。如明嘉靖三年,楊銓為了刻自己的作品,不惜鑿毀唐代韓雲卿的《舜廟碑》。經觀察,1966年-1993年不到30年時間,一些碑面已受蝕2毫米。 搶救——自然破壞與現代科技的較量 在搶救、保護古石刻群的過程中,最頭疼的是如何阻止、減輕自然破壞的問題,但是目前國內外專家還沒有找到一個有效辦法來破題,而科技攻關是解決這一難題的唯一途徑。 桂林市文物隊隊長劉琦告訴記者,桂林是世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屬於石灰岩石質。由於當地潮濕多雨,地質結構複雜,千百稀世石刻不斷受到風雨、水流、苔蘚、岩石滴漿等自然力量的侵蝕和破壞。儘管有關部門為一些重要的石刻摩崖搭建了碑檐、護碑亭,在其頂部開鑿了引水槽等,但是這些舉措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石刻被自然破壞的“頑症”。 據了解,我國石刻保護的科技攻關已經取得很大進展,但是都是針對北方砂岩地區的石刻、石雕、石窟的保護所進行的研究。過去多年間,文博工作人員沿用在石刻表面涂生漆的古法保護石刻,但現在這種方法因為不科學已不再使用。 劉琦説,桂林文物工作隊已經與中國文物研究所聯絡上,雙方決定在保護古石刻上進行合作。今年以來,合作已經啟動,由桂林文物工作隊提供當地地質、氣象等資料,中國文物研究所進行科技攻關研究,有關科技攻關試驗已經在桂林展開。 走進博大精深的桂海碑林 日前,我國著名碑林、桂林桂海碑林保護性開發一期工程竣工。她正以嶄新的面貌,向中外遊客展現其文化底蘊。 桂海碑林博物館館長劉玲雙介紹,桂海碑林保護性開發工程總投資1100萬元,總規劃面積4萬多平方米,工程分兩期進行。其中,一期工程投資565.5萬元,主要內容是修建大門、綠化庭院、防止露天碑刻的碑面風化、為山岩上的碑刻清淤排水、清除覆蓋碑面上的碳酸鈣、建立小型石刻的陳列展示櫃等。預計明年將啟動二期工程,整個工程全部竣工後,桂海碑林博物館將成為中國一流的石刻陳列、保護和研究的博物館。 記者近日在博物館看到,裝修一新的博物館大門古樸典雅,玄色的大石碑刻著古人書法“詩境”“龍隱”,莊嚴矗立在門前;館內芳草萋萋,幾口明清古井的石制井圈“列隊”在草叢中,幾十塊珍貴的宋、元、明、清等歷代碑刻整齊地肅立碑廊裏,五代著名畫僧貫休的佛家《十六尊者像》石刻,被一一放進了嶄新的玻璃陳列櫃裏;四五平方米的宋代文人宴飲的遊戲石刻曲水流觴,默默“躺”在剛建好的護碑亭裏,不斷引來遊客好奇的目光……劉玲雙指著屋檐下一堆石碑、石獅等石刻作品説,這些都是工作人員千方百計、辛辛苦苦從荒野、豬圈、路邊、河邊等處收集回來的散落明清石刻,博物館將克服人力、財力有限的困難,逐步對其整理、陳列保護起來。 “漢碑看山東,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北有西安碑林,南有桂海碑林”,這是國內外碑刻界對桂海碑林的高度評價。桂海碑林博物館所在的龍隱洞和龍隱岩有古代石刻200多件,是桂林石刻最集中的地方。這裡留存有宋代蔡京寫的《元佑黨籍》,真實的記錄了北宋一次震驚朝野的黨派鬥爭,司馬光、蘇軾等著名文學家都被株連其中;著名將領狄青寫的《平蠻三將題名》,記錄了北宋一代名將狄青奇兵飛渡天險,一夜掃蕩壯族首領儂智高叛亂的歷史;著名書法家石曼卿寫的《餞葉道卿題名》,其間66個大字自然雄逸、沉著端莊。 古人保護石刻花樣多 在歷史的長河中,桂林石刻“大半風霜剝蝕,漫漶不可識”。但是,歷代古人十分注重對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都採取各種方法保護前人的石刻。 據文物部門介紹,對桂林石刻群進行保護可追溯到唐代。如在唐代韓雲卿的《舜廟碑》、《平蠻頌》頂部及上部兩側,留存著唐人鑿出的“人”字排列的五個方孔,這是當年為防止風雨侵蝕,鑿碑檐時植以格木而鑿的。類似保護摩崖的方法,一直延續到宋元時期。在做碑檐的同時,又因地制宜,在摩崖石刻頂部鑿出引水槽,把水引向別處排放,以免水流直接沖刷碑刻表面,此法沿用至今。宋代採取在摩崖石刻表層涂生漆的保護方法,使許多古代石刻的字跡和碑面至今完好。到了明清時期,人們在許多寺觀、會館、學宮等公共場所內刻碑留字,對於室外的重要石碑,則採用築護碑亭的方法保護。這些古人保護石刻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另外,古人還提出“深刻”的方法,讓石刻保存時間更長。 桂林石刻:“遊山如讀史” 在桂林市區及其附近的石山上,隨處可見唐宋以來官宦名人、風雅才子的勒石題詞。據不完全統計,桂林有古代摩崖石刻近3000件,是我國摩崖石刻數量最多、分佈最集中的地方。去年,桂林石刻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看山如觀花,遊山如讀史”,這是清代名人陳元龍對桂林石刻高度評價。從秦始皇在桂林開鑿靈渠征戰南越開始,桂林便成為中原與嶺南之間的重要通道。從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始安郡起至今,桂林城已經有2000多年的悠久建制歷史,一直是廣西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因其山水甲天下,桂林自古就是官宦名流、文人騷客薈聚的勝地,他們遊山玩水、吟詩作賦,鐫刻于山石之上,形成摩崖書畫、造像、石碑等古石刻文物“摩崖殆遍”的宏偉奇觀。桂林石刻數量眾多、精品紛呈、傳歷時間悠久、名人筆墨薈萃,彌補了史書記載的不足,訂證了文獻記載的論誤,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桂海碑林博物館館長、石刻文化研究專家劉玲雙介紹,桂林石刻是我國山水文化的寶庫,被稱作一部刊刻于山崖上的史書。石刻以山水為依託,以山水詩文、紀遊題名和題寫風景的榜書等山水題刻居多,共有山水詩詞、遊記散文近二百萬字,千古石刻與甲天下的山水形成了自然與文化和諧互補的統一體。桂林石刻文體多樣,種類繁多,有題名題記、詩詞曲賦、讚頌歌銘、論説評議、詔令散文、告示執照、鄉規民約、墓碑等;內容涉及古代中國及廣西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民族、宗教、科學技術等各個方面。 劉玲雙説,桂林石刻是唐、宋摩崖石刻的淵藪。其始於東晉,興于唐、盛于宋、低於元、繁榮于明清。從唐至清,石刻延綿不斷,延續時間之長久,形制巨大,且擁有歷代眾多名人佳作,全國罕見。尤其以宋代摩崖石刻的數量和質量為國內首屈一指,素有“唐宋題名之淵,以桂林為甲”“唐碑西安、宋刻桂林”之譽。石刻主要集中分佈在龍隱岩龍隱洞、象鼻山、伏波山等30多處風景名山洞府之中,堪稱碑刻如林。 此外,桂林石刻還是書畫藝術的天然博物館,留存了許多歷代著名書畫家手筆,書體篆、隸、行、草等俱全。如唐代李陽冰,宋代石曼卿、米芾、范成大、陸游,明代周天球、清代袁枚等,均留書畫遺墨,如《米芾自畫像》等許多石刻,是絕世精品和孤品。(記者蔣桂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