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避開迷霧朱元璋真墓找到
10.16 09:37


    
    明太祖朱元璋下葬何處,歷來眾説紛紜。最近,南京市有關方面運用磁測(GMP)技術,測定了朱元璋墓的準確位置,且證實未經盜竊,保存完好。受經濟和科技條件所限,專家認為,地下宮殿在20年內不可能挖掘。
    
    南京市文物研究所、江蘇省地震工程研究所和中山陵園管理局採用現代化手段,聯合對南京明孝陵進行文物勘探調查,認定明太祖朱元璋的下葬處,應在紫金山南麓明孝陵背靠的獨龍阜玩珠峰地下數十米處。
    
    多數史學家本來也認為就是在獨龍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據史料説,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選定這塊風水寶地,次年動工修建陵墓。孝陵的營建動用10萬民工,前後歷時30餘年,陵墓及其附屬工程範圍佔地極廣。洪武十五年(1382年),馬皇后死後,即葬於此。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葬入孝陵與馬皇后合寢,同時殉葬嬪妃、宮女數十人,當時,陵園內植松樹萬株,畜鹿千頭,5000余士卒日夜巡邏衛戍,極盡奢華。
    
    然而,在民間流傳的關於朱元璋的墓葬,又有多種説法。一説是朱元璋死後,為防盜墓,南京13個城門同時出殯,所以至今不知這位明朝開國皇帝究竟身葬何處。還有一説,朱元璋的兒子永樂皇帝朱棣遷都北京時,將朱元璋的墓從明孝陵遷至北京萬歲山。另外,還有説朱元璋葬在南京朝天宮三清殿下的。
    
    由於史書上沒有更詳細的記載,又缺乏必要的工程檔案資料,即使是一些史學家,對民間説法也抱著不可不信的謹慎態度。
    
    如果説,當年朱氏家人費那麼大力氣修起孝陵,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以免後人盜墓,那麼,這“虛晃”的一招也“晃”得過於讓人眼花了。因為,孝陵氣勢之大,能與之相比的皇帝陵寢不多。
    
    明孝陵的正式入口處為位於衛崗東坡的下馬坊,下馬坊為一石造牌坊,額上橫刻“諸司官員下馬”楷書大字,以示對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敬重。從下馬坊西行約500米便是孝陵大紅門,門上原有黃色琉璃瓦頂,今只剩有門洞。過大紅門是四方城,原是一座碑亭,但亭頂早已毀壞,只剩四週圍墻。碑亭內所立的“大明神功聖德碑”是1413年永樂皇帝朱棣為其父朱元璋歌功頌德而立,四方城略北過禦河橋是平坦開闊的孝陵神道,兩側排有石像生12對,由南往北計有石獅子、石駱駝、石麒麟、石象和石馬各兩對,相對而峙,造型生動。石雕武將、文臣各四,分立道旁,威武肅穆。神道盡頭,過欞星門遺址就進入孝陵的主體部分———陵寢建築。陵寢建築有文武方門、中門、孝陵殿、石橋、方城、明樓、寶頂等。方城是孝陵建築中最大的一個,東西長75米,南北寬31米,高16米多,堅固而雄偉,方城正中為圓拱形的南北向斜坡隧道,由下而上共有54級臺階,出隧道後即面對寶頂南墻,墻用大條石壘築13層,正中橫刻“此山明太祖之墓”楷書7字。
    
    探明朱元璋墓的準確位置,有著重要的史學與文化意義。在不宜隨便挖掘探查的情況下,人們多麼希望能“生就”一雙入地三尺的眼睛!這一次,考古人員正是借助了這樣的一雙“眼睛”——磁測(GMP)技術。去年12月,工作人員攜帶儀器開進明孝陵。在經過選擇的核心區方圓2萬多平方米的區域內,考古技術人員在1米見方組成的上萬個有規則的方格點上,通過磁測儀取得地下反饋的數據,然後輸入電腦精心處理。
    
    南京文物研究所副所長賀雲翱對記者説:“磁測技術就是利用物體磁場原理尋找地下文物。運用這种先進技術,能測到地下五六十米的人工建造物,尤其是金銀銅鐵等金屬物和磚頭、陶瓦等燒製品。因為在地下構建人工建築會破壞地球磁場,由此在磁測中産生‘特異現象’。”探測剛開始,工作人員便在儀器上發現了強烈的磁場信號,大家興奮不已,但過了一個探測點再一測,信號消失了。仔細一察看,原來是埋在草叢中的六朝磚瓦作祟。此外,遊人亂扔在山澗的易拉罐等雜物,在探測儀器上均反映出強烈的磁場信號。
    
    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密探測,到今年1月中旬,考古工作者已掌握了上萬個數據。經過電腦分析,終於真相大白——朱元璋就落葬在玩珠峰地下數十米處。其規模宏大,構建複雜,僅甬道部分就超過120米。
    
    與此同時,明孝陵地面建築遺存勘探也有驚人收穫。文物專家在享殿基址以東的地表以下,採用文物考古上傳統的探溝法(即在可能留有當年遺存的地段深挖探溝,以發現地面下可能存在的遺存),發現了一座保存基本完好的配殿遺址。該配殿坐東朝西,面闊15開間,進深3間,佔地面積700多平方米。
    
    整幢建築位於一高大的人工夯築的臺基上。勘探證實,配殿基址上的64個巨大柱基或磉墩、柱洞均還埋于地下,遺址地層內遺有大量的殿宇倒塌後廢棄的黃色琉璃構件和明代青花瓷片等文物標本。有趣的是,專家們發現,這座配殿在以後數百年間曾有過兩次重建,只是後來的重建工程比之明代早期初建規模要小得多。這座配殿遺址的發現,為研究明代早期建築文化和陵寢制度提供了科學資料。
    
    對此,南京文物研究所副所長賀雲翱認為,地下宮殿的發掘在近20年內幾乎不可能,國家文物局對此有嚴格要求,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國還不具備妥善保護墓葬品的條件和必要的經濟實力。由於古墓埋在地下達數百年之久,環境封閉,其內部的空氣成分、溫濕度基本恒定,墓葬品不會發生太大變化。一旦挖掘,由於各種環境指數的改變,這些文物很快會失去其原有的色彩和品質,尤其是絲織品和紙質類文物,是目前保護的弱項,出土後一兩個小時就會變色、變質、毀壞。同時,按國際慣例,地下出土文物存放的場所應具備恒溫恒濕條件,但目前憑我們的經濟實力、科技水平還無法創造這樣的條件,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工作是切實做好朱元璋地下陵寢的保護工作,而不急於發掘。
    
    在中國歷代上百個帝王陵墓中,有3個堪稱是里程碑,一是秦始皇陵,二是唐太宗李世民陵,再就是明孝陵。秦始皇死後的陵墓建成方形,以後一直影響到西漢、東漢。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倚山為陵,陵前有完整的神道和石刻製度,由此影響到整個唐代直至宋。到朱元璋時,一改以前的方形陵墓為圓形,同時將陵墓周圍的圍墻由方形改為長方形,由四週開門改為單獨開門。此外,朱元璋陵墓還取消了前代帝王陵墓中的下宮,僅保留上宮,並擴大了上宮規模,又加建方城、明樓。陵前彎曲的神道,據説是為了繞過孫陵崗上三國時吳大帝孫權的墓,也説是與朱元璋迷信風水有關,但確實開創了新式的帝陵制度,在北京的明十三陵以至清朝帝王陵墓,一直得到沿用,影響深遠。而明孝陵的開掘,將使史學家對明代以後的帝陵發展有更進一步的發現。
    
    目前,已有文物專家提出,將明祖陵(朱元璋祖父之墓)、明皇陵(朱元璋父陵)、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合稱為“明陵”,向聯合國申報“世界人類文化遺産”稱號。
  


發表評論 


責編:王卉 來源:東方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