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棺如何架在懸崖之上? ■棺內主人是何身份? ■懸棺主人後裔今在何處? 在四川南緣的崇山峻嶺中,有一塊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300—500米的平壩,名叫麻塘壩,它位於宜賓市珙縣境內,螃蟹溪從壩中穿流而過,溪水東西兩岸對峙21座懸空欲墜、連綿起伏的山崖。在山崖20—100米的高處分佈著223具懸棺,被世人稱為——僰(音“博”)人懸棺。 珙縣麻塘壩的僰人懸棺是中國懸棺葬區最典型最集中的代表,由此帶來的僰文化包含著無數令人難解的千古之謎。這些山岩高達數百米,猿猴無法攀援,飛鳥為之發愁,而這個奇特的民族,卻將沉重的棺木釘在絕壁之上,並且無一例外地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如何將重達半噸以上的懸棺放置於20~100米高處的絕壁之上,這個民族又是怎樣消失的…… 2002年9月24日,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僰人懸棺”清理維修工程正式開始。 此次維修工程由宜賓市文物專家組成維修組,對珙縣麻塘壩的三仙洞、貓兒坑、鄧家岩等七處的42具懸棺進行“整容”,並首次對距今數百上千年的懸棺進行開棺清理。在近一週的現場發掘中,出現了一個個石破天驚的奇跡:首次發現一件鑲金邊的色彩艷麗、多達7層的絲麻織品;首次發現元代青花瓷器和一件牛骨裝飾品以及一把長約20厘米的梭鏢;在懸棺棺頂和棺體,還發現有火烤過的黑色痕跡,此外,簪子、骨質裝飾品、鐵挖耳等等文物的發現,無疑將對僰文化的研究帶來令人難以預料的價值。 ■有的懸棺曾遭盜賊洗劫 在珙縣以西洛表鎮麻塘壩,距懸棺景區大門約2公里的三仙洞,絕壁懸崖,怪石嶙峋,遠遠看去,一個個灰色完整的木棺孤獨地高懸著,斷壁上千瘡百孔,木樁橫豎,工人們用鋼管沿峭壁陡岩向上搭起高高的腳手架。崔陳、何澤宇、賀學毅等宜賓文物專家順著腳手架艱難地攀上距地面約30多米高的斷崖。 從近處看去,這些均用楠木製成的棺木因裸露成百上千年大多破朽不堪。在文物專家的指揮下,4個工人費力地將重約500公斤的木棺從崖上抬至搭好的平臺上。打開第一具棺木,只見棺內填了半棺的沙石以及樹葉、玉米包皮等雜物。除發現了鐵器、陶片外,一個保存完好的頭骨骷髏赫然而現。第二具棺材由於壓在第一具棺材下,另一端又被木樁卡住,工人們費了很大的勁,才將棺蓋挪開一條10厘米的縫。人們從縫中可見棺中頭骨已被挪至棺木中部,骨頭擺放零亂,棺材左前方被鑿開了一個大洞。“這兩具棺木可能遭到過盜賊洗劫”,現場的兩位文物專家這樣估計道。 ■棺內發現元代青花瓷器 在目前已開啟的4具棺材內,有一個元代青花瓷器,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僰人懸棺葬品中年代最早的青花瓷器。另有一個明代青花瓷器倒扣于死者頭上,文物專家分析,這可能是死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另有一些棺材有明顯火烤過的痕跡。“可能是為了對棺木進行防腐處理在懸挂前被火烤過。”文物專家們分析道。 據宜賓市文物管理所所長崔陳介紹,僰人懸棺曾于1974年、1984年、1991年、1994年分別進行過維修清理,已發現絲麻織品、青花瓷器、竹器、鐵器等多種珍貴文物。這次維修工程分三期進行,首期工程由國家文物局下撥63萬元,預計今年11月完成。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宜賓文物管理部門要對懸棺木樁進行加固。 這次清理維修雖出現諸多收穫,但要真正解開懸棺之謎,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懸棺是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習俗 當仰視那些高懸于萬仞高崖上令人頭暈目眩的懸棺時,人們不禁要問:僰人為什麼把死者懸葬在千仞絕壁之上,他們是如何將棺木放上去的?懸棺這一個奇景是怎樣形成的? 懸棺葬是一種非常奇特的喪葬風俗,民間俗稱“挂岩子”。懸棺實屬風葬,是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文化遺存。它分佈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廣大地區,在東南亞地區也有廣泛分佈。這種葬俗是人死之後並不入土埋葬,而是將殮屍棺木置於臨江面海、高峻陡峭的崖壁上,有的棺木距離水面(地面)高達100-200米,昂首仰望,撼人心魄。有的地方一處懸棺重重疊疊擱置在懸崖峭壁的木樁之上,竟多達三四十具,其險要令人嘆為觀止! 懸棺葬的葬法有“崖葬”、“崖棺葬”、“幽崖葬”、“岩洞葬”、“崖穴葬”等名稱。現在四川宜賓的珙縣、興文、高縣、筠連、長寧等縣均留下不少懸棺或懸棺的遺跡以及不少壁畫。而珙縣麻塘壩僰人懸棺葬區,共有22處之多,是中國懸棺葬區最典型最集中的代表。這些懸棺大多置於下臨溪河、上摩雲天、絕地千仞、峭如斧劈的高崖上。 ■懸棺安置方式有六種 據專家研究,懸棺葬棺木的安置方式可以分為六種形式:第一種是木樁架壑式,即棺木一頭放入人工或天然的孔穴中,一頭用木樁支撐;第二種是天然洞穴式,即對天然洞穴稍加修整,將棺木放置其中;第三種是人工開鑿橫穴式,即人工鑿穴,大小寬窄以放入棺材大小為限;第四種為懸崖木樁式,即鑿孔打入木樁,然後置棺其上;第五種為崖礅式,在岩石突出部位之上放置棺木;第六種為崖沿式,由岩石形成的天然平臺,將棺木置於其上。 麻塘壩僰人懸棺的放置方式中,這六種形式兼具,而以懸崖木樁為主。即便是一堵崖上幾種放置方式也可能是並存的。僰人放置棺材有什麼章法嗎?這些棺材的組合放置有什麼意義嗎?這是謎。 ■只有一定地位的人才有懸棺的資格 據記載,僰人被消滅的時候有好幾萬人死亡。而僰人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有著長達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假如僰人死後都採用懸棺葬,那麼珙縣、興文、長寧、高縣的山山水水都應該滿布懸棺。但據有關專家統計,川南的僰人懸棺,總共不足一萬具棺材。顯然,懸棺的總數和僰人人口死亡數存在著明顯的差距,懸棺數少於僰人人口死亡的總數,這又是一個謎。 《珙縣誌》的《古跡》條目下講了一個故事,其中提到僰人懸棺。“走馬田,縣南九十里。先是僰人懸酋長之棺于崖上。每聞金鼓之聲。明萬曆初,總兵劉顯過此,聞而異之,馳馬田中,連發三矢,中棺上,金鼓遂絕,人因呼為走馬田。”這説明,並不是所有僰人都有被懸棺埋葬的資格,而僰人只是“懸酋長之棺于崖上”,即是説只有僰人中有身份地位的人才有懸棺的資格。因此,懸棺的數量較僰人人口總數要少得多。 ■如何將棺木放置於懸崖依然是謎 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是如何將棺木放置到懸岩上去的呢?現在有多種猜測。有一種説法是:僰人先將懸棺搬上崖頂,或者就在崖頂鑿木為棺。然後,將一位熟練的打樁工拴住放到放置懸棺的位置,打好孔、畫好岩畫,安上樁孔。最後將鑿好的棺木拴好從崖頂放下,安放在打上樁頭的位置。第三步才是吊下屍體,裝入棺內。第四步是吊下蓋板,合上棺材,將放置棺材的人拉上崖頂,一具懸棺即放置完畢。 另有一種説法,是宜賓市文史專家丁天錫潛心研究後提出的,他認為棺木是古人通過在懸崖上修棧道放置的。經反復考察發現,在懸棺附近的崖壁上,往往有一些樁孔遺跡。此外,在懸棺周圍的崖壁上,特別是沒有凸出岩石作護罩的地方,還發現了許多排列有序的樁孔遺跡。 宜賓市文物管理所所長崔陳則贊同這種猜測,懸棺是先讓人從山頂上綁繩吊至山腰,打孔、安木樁,再用原始的滑輪將綁上繩子的棺木往下放,並用長長的楠竹枝將棺木往外頂,以免被亂石所碰。這是一種簡單易行的辦法。 ■懸棺主人是僰人還是僚人 懸棺究竟是什麼民族的葬俗至今仍有爭論。 多年的考古研究,一部分專家認為這個民族是僰人,一部分專家認為是僚人。 僰人作為一個民族,由於被徹底毀滅,沒有留下自己的歷史,因而對其民族來源,頗有爭議。部分學者認為敘南地區的僰、僚、都掌族“同出一源,相承一脈”,因此,敘南的懸棺是古代僰人、中古僚人和元代時都掌人的(石鐘健《懸棺葬研究》)。二是史志記載,董其祥先生在《四川地區懸棺葬分佈及其民族問題的研究》中,引用元代李亦《雲南志略》:“土僚蠻在敘州之南,烏蒙之北皆是。男子及十四五左右擊兩齒,然後婚娶……人死則以棺盛之,置千仞嶺崖之上,以先墮為吉。”董先生認為:所説的敘州之南,烏蒙之北,正是土僚人居住的地方,也是僰人懸棺集中的地方,故可以説,僰人懸棺就是僚人懸棺,為了追本溯源、約定俗成,應照文獻記載稱“僰人懸棺”為宜。 另有一説,認為懸棺的主人是僚人。據宜賓市文化局現已離休的文史專家丁天錫介紹,“僰人懸棺”的稱謂,是1956年國家進行文物普查時命名的,稱其為“僰人”,是根據舊《珙縣誌》和《興文縣誌》的記載。遺憾的是,由於修志時條件的限制,兩部縣誌都沒有註明確為僰人的根據。可是,近年文史專家考證中能説明是僚人所葬的資料卻很豐富。 1978年文物部門曾開懸棺10具,其殉葬器皆為明代。1984年文物部門又開懸棺30具,殉葬品也多為明代,少數為宋代。 開棺考證的結果表明,棺內成年男子大齒皆被打掉,婦女兒童則牙齒完好,與僚人習俗吻合。由此可以推斷,懸棺是僚人所為。1978年開棺時在棺內發現的一雙筷子,上面刻有“阿旦沐”三個字。“阿”本為僚人的姓氏,這也是懸棺主人是僚人的佐證。 ■一場大戰僰人為明軍所滅 《隋書 地理志》謂嶺南諸僚“俗好相殺,多構仇怨”。可見僰僚民族是一個秉性剛直、暴烈強悍的民族。 明朝萬曆元年,在一場慘烈的戰爭後,僰人在史料中消失了。那一年,在四川巡撫曾省吾的奏請下,以劉顯為總兵,14萬明軍于公元1572年3月在敘州集結,用誘降的辦法捕捉了僰人首領阿茍。9月9日,是僰人每年一度的賽神節,這一天僰人大醉,劉顯利用這一機會,以奮勇之士,縋城而上。僰人由於酒後放鬆警惕,明軍奮勇攻克了僰人的軍事重地淩霄城,進逼僰人統治中心都都寨,僰王阿大防守的雞冠嶺失守。 明軍選擇僰人軍隊鬥志最弱的時候,以突然襲擊的方式,給僰人以毀滅性的打擊。僰人的歷史從此中斷。 ■僰人的後裔去向何方 那麼,僰人的後裔到哪去了呢?由於缺乏考證,目前還是眾説紛紜。 有的説是逃到雲南、貴州,與苗族相融合了,但逃走的可能並不大。另一種推斷是僰人被迫漢化了。在珙縣、興文留傳著這樣一首民謠:“遊倮倮、范苗子、右山何家挂岩子。”説的是珙縣、興文的幾個大姓,姓遊的是藏族的後裔,姓范的是苗族的後裔,姓何的,就是將棺材挂在懸岩上的僰人的後裔。為什麼僰人改姓何呢?僰王叫阿大、阿二。他們失敗後,僰人隱藏下來,被迫改為漢姓,於是將“阿”的“阝”改為“亻”,便成了“何”。同時,在發掘的懸棺文物中,有一個瓷碗背後,印有“何家造”三個字。 1982年,“後山何家”耆老何家成在接受調查時回答説:“我們的祖先是長房,是當官的,沒有反對朝廷;造朝廷反的是三房上的‘阿大王’他們。二房在雲南,民國十三年,他們那一支曾下來朝過祖。我們是在麻塘壩‘珍珠傘’(地名)向著岩上的懸棺朝拜的。”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僰人,這個富有悲劇色彩的民族,已融入了歷史的海洋中,留下一段段充滿懸念的傳説。(唐敉西王黎羅德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