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小吃在台灣
10.08 11:05


    最近到台灣駐點採訪,無論是在台北市,還是到外縣市,每天的飲食都需要自行解決。這固然是個負擔,倒也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可以走街串巷,去品嘗一下每個台灣人都引以為自豪的“台灣小吃”。
    
    台灣的中式飲食,都是從大陸各省傳去,川粵魯豫湘滬寧淮揚,什麼菜都有,而且名稱都與大陸的招牌菜一樣,但是端上桌子一看,根本就沒有那個樣子,刀工也不行,再嘗一下,更沒有那個味道,但是賬單一來,可不便宜!所以説,台灣中式飲食沒有大菜,只有小吃。小吃也是從大陸傳來,又融合了當地人的口味,而且就地取材,再加上業者的巧思,就比大菜顯得有特色、有味道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各地包括各個小鎮,都有名小吃,台灣人對此津津樂道。比如,桃園大溪有豆干,台北縣的淡水有阿婆鐵丹蛋和阿給,還有淡水魚丸。台北縣永和市,則有正宗的永和豆漿,基隆市有螃蟹羹,彰化縣有肉丸,新竹縣市有貢丸和米粉,嘉義有雞肉飯,南投有紹興酒做的米糕,台中有太陽餅和阿水獅的豬腳,台南安平港附近的同記黑豆花,高雄有番茄切盤,澎湖有金瓜米粉,真是應有盡有,恕不能盡述。至於蚵仔面線、炒花枝、菜脯蛋、魚羹、魯肉飯、肉燥飯、擔仔面等等,差不多每一個小店都有,品質也差不了多少。但是,台灣的朋友會告訴你,哪一家最正宗,原因是它已經開了幾十年了,或者當初是這一家出的創意。比如擔仔面,正宗的百年老店就在台南市,我們到台南採訪的時候,曾經慕名而去,結果當然還是不錯。
    
    給我們深刻印象,至今齒頰留芳的是基隆廟口的螃蟹羹和高雄旗津的番茄切盤。螃蟹羹由鮮筍絲、鮮香菇絲、發菜、螃蟹腿肉、芡粉等等6種材料做成,色香味俱全,坐在爐子邊,一碗螃蟹羹下肚,覺得天下美味莫此為甚。而番茄切盤,是將帶青的番茄切成塊狀,放在盤子裏,蘸醬油和梅子粉後再送入口,那種味道實在不能形容,總之比較美妙。
    
    當然,小吃最集中的地方還是在夜市。台北因此就有十大夜市,比如士林、公館、華西街、師大、饒河街、遼寧街、寧夏路等等,台北縣淡水夜市就在淡水老街,基隆的夜市在廟口,新竹夜市則在城隍廟,高雄夜市在六合路,這些台灣人爛熟于胸,外來的觀光客也往往在本地人的渲染鼓動之下,按圖索驥。俗話説得好,走過路過不能錯過嘛!除了小吃,台灣其實還有一些東西比較特別,山菜如山蘇、過貓、檳榔花、甘蔗筍(其實是小甘蔗苗),日月潭的“總統魚”(原名曲腰魚,因為蔣介石非常喜歡,所以改了名字),海鮮則有東港三寶如櫻花蝦、油魚子、黑鮪魚,櫻花蝦幹炒的飯非常香甜可口,而黑鮪魚的生魚片則是入口即化,吃了黑鮪魚的生魚片,其他魚真的很一般。
    
    飲食不分家,台灣的飲料和冰品也非常特別,走到哪都有各種味道的茶,比如台東的洛神花茶,比如用煉乳和各種水果做的刨冰。尤其要講的是,澎湖人發明的用仙人掌果實榨汁做成的冰激淩和冰棍,味道酸甜,吃了還想吃。
    
    台灣的小吃店,很小,但是非常乾淨、清涼,老闆、夥計也和善、勤快。裝飾簡樸的墻上往往會挂一塊社會名流題送的匾額,至少也要挂一張壓膜的報紙或者照片。
    
    説了這麼多,大陸人在台灣日子長了,還是會不太適應這裡的飲食,覺得太淡、太甜,不夠味道。告訴你一個好去處,保管讓你聊慰鄉愁,那就是眷村,實話説,就那裏還有正宗口味的大陸飯菜小吃,你還可以吃到山東大饅頭和杠子頭。(張平力吳亞明)
  


發表評論 


責編:陳玥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