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再探神農架“野人”之謎——不能回避的七個問題
09.28 10:22


    央視國際網絡消息(特派記者阿為報道):[“野人”定義]——科學工作者稱之為“直立行走的奇異動物”。“野人”這個稱呼,為群眾約定俗成的習慣語,目前還沒有捕捉到活的個體,也沒有取得完整的標本,因此仍屬探索階段。
   
   

    作為世界四大自然之迷之一,神農架野人之謎吸引了國內外眾多人類學家、動物學家以及社會學家的目光,人們一直關注著這一領域的發現和進展。在對待“野人”的問題上,至今仍有截然相反的兩種看法。支持神農架存在“直立行走的奇異動物”的被稱之為“有野派”,反對“野人”傳説的被稱之為“無野派”。
   
    “有野派”人士更多地強調科學探索未知領域的可能性與論證、發現的過程,強調探索精神。而“無野派”更強調科學探索結論的客觀性、邏輯性和嚴肅性,強調真憑實據。
   
    2002年穿越神農架科考活動關於“野人”之謎雖然沒有什麼重大的發現和實質性的結果,但持不同觀點的專家此次雲集神農架,他們都從自己研究的成果和不同的角度解答了關於這個曠世之謎不能回避的幾個問題:
   
    一、關於人類進化進程中的可能性
   
    無野派:神農架此處沒有實質證據表明在古猿和人類之間還有比類人猿更高層次的野人,人是由猿進化而來,野人的提出不符合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的理論。
   
    有野派:從猿到人的理論與化石證據表明,在古猿和人類之間,並非不可能有比類人猿更高層次的高級靈長類,臘瑪古猿、南方古猿等原始類型就是,它們已能直立行走,這一點,比類人猿進化,但是,它們並沒有進化到人類。會直立行走的但不會使用和製造工具的野人從這環節上講是客觀存在。由於從猿到人進化過程中存在著化石上的缺環,科學家們仍無法描繪人類進化的完整過程。野人或許就是填補這個缺環的“活化石”。是否象大熊貓那樣,還存在著個別的這種動物呢?聯絡我國長江流域三峽地區古猿、古人類和巨猿化石的不斷發現,對在這一帶出現的野人進行考察研究,可以使“活化石”和化石兩方面的研究結合起來論證人類起源問題,也將極大地豐富對古猿的研究。
   
    二、關於生存環境與狀態
   
   

    無野派:神農架地域廣義上講相對仍屬狹小,加之氣候地理條件惡劣,野獸出沒,野人無法抵禦氣候、天敵等環境因素而生存。傳説中的野人分佈區,基本上是在針葉密林中,海拔較高,沒有野人生存所必需的食物條件。體形高大的動物又需要更多的食物,所以根本無法適應此處的環境。
   
    有野派:神農架原始森林物産豐富,人煙罕至,給野人的存在、繁衍、覓食、隱蔽提供了必需的環境條件。為野人提供了最有利、最安全的庇護場所。野人完全可能聚集或分散于一定穩定或變動幅度較小的、而能忍耐的山區某些小氣候地區,渡過酷冷、酷暑的天氣。況且不能排除這種動物有主動上的季節遷移性。食物因素是動物賴以生存的主要條件,在神農架有不少人跡罕至的地區,有各種果實,按不同季節成熟,可以解決野人的食物問題。
   
    三、關於歷史記載與傳説
   
   

    無野派:傳説是一種文化産物,與自然科學是兩個領域,一個需要想象力,一個需要真憑實據。例如“龍”“鳳凰”“麒麟”都不曾存在過。古書記載與現代的某些發現都同樣會存在偏差,是不能作為證據的。
   
    有野派:據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中國神農架》一書介紹,從戰國屈原的《山鬼》,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到清代同治年間神農架當地的《房志稿》和《興山縣誌》兩本地方誌,就有“多毛人”、“多見大人跡”等有關野人的詳細記載。我國關於野人的記載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古書上的記載、文獻資料和口頭資料可以為科學考察提供有益的線索,運用這些資料可以進行初步的研究和推論,不同時間、地點、古今目擊記載與口頭反映和實物在一些主要特徵上是一致的。那裏的山民沒有編出這種故事的水平,古代的傳説就像是一個半睡半醒的夢,雖然荒誕但預示著真實。
   
    四、關於物種和種群
   
    無野派:根據現代動物學的理論,當一個物種在1000隻左右時只能維持大約100年左右,近親繁殖將導致物種的滅絕,象靈長類這樣越高級的物種越是如此。野人存活必須有種群,大規模的考察已經很多次,地方的觀測幾十年,仍沒有被發現種群的存在。目前仍沒有清晰的照片,至少應該找到‘“野人”’的骨骸或屍體吧,而恰恰這些最直接的證據都沒有,所以無法證實野人的存在。
   
    有野派:古人類學認為以前有過巨猿,而且和人類遺骨在同一地點埋藏過,它的分佈在當時也比人類多,通過調查以及對毛髮的分析,可以肯定地認為這是一種未知的靈長類動物,所以在神農架很可能存在巨猿這一物種。野人尚未進化到人類,它沒有社會,沒有語言,不一定有群,最多像大猩猩、老虎之類,有時單個活動,由於沒有大的群體,也是發現野人比較困難的原因之一。
   
    五、關於種群繁衍
   
    無野派:沒有野人繁殖後代的條件,即一定數量的種群。眾所週知種群的繁衍需要一定的規模和數量,需要生存空間。瀕危的大熊貓也有2000多只才在人類的悉心關照下存活。所謂野人可信的發現如此少,意味著野人個體很少,如此少的數量,是不可能存在。
   
    有野派:只能説明野人是一極度瀕危的物種,是倖存的活化石,並不能否定其存在的可能性。
   
    六、關於目擊旁證
   
    無野派:其一,目擊會有偏差,很多目擊後調查證明對象很可能是熊、猴、甚至角羚。其二,不排除各種人為因素。
   
    有野派:房縣、神農架野人有不少目擊者,雖然他們的身份、職業與目擊的具體時間、地點不同,但所反映的野人特徵卻驚人地一致,特別是都説野人是像人一樣長時間直立行走。從1924年至今,神農架林區共有360多人110余次看見過近120個野人個體。2002年就有人分別在2月中旬、4月初及6月下旬三次目擊野人。不可能都是空穴來風。
   
    七、關於腳印、糞便、毛髮等證據
   
   

    無野派:同目擊證據一樣,只憑腳印等間接證據不能對野人下結論。發現的40厘米左右的腳印説明野人具有巨大的身軀,從環境適應性理論講,野人不能適應這裡崇山峻嶺、溝壑縱橫的環境,從環境選擇角度講也不會選擇這種適應陸地行走的生物。糞便有些已證明是動物的。毛髮也一直未能最終檢驗確定。
   
    有野派:從1976年開始,中國科學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科學考察隊對神農架野人進行了多次的考察。考察中,發現了大量野人腳印,長度從21厘米到48厘米,並灌制了數10個石膏模型;收集到數千根野人毛髮;“野人”的糞便最大的一堆重1.6公斤,內含果皮之類的殘渣和昆蟲蛹等,可推想其食物結構。大量這類證據已經非常直觀地證明了野人的存在,雖然野人活體的證據是決定性的,但此類間接證據往往是獲得直接證據的先導。真實可靠的間接證據是可以作為證據的。
   
    據悉目前堅信野人存在的幾位學者準備對最近獲取的野人的毛髮進行DNA的化驗,並繼續採用一些高新技術進行細緻客觀科學的分析。明年他們會將收集起來的大量野人腳印、毛髮DNA鑒定、血液、糞便樣本向外界公佈,對近十年來的考察結果作出結論。
   
    有趣的是有關野人的爭論往往兩派往往不能準確聚焦,一個強調結論的充要條件,一個強調結論的必要條件。無野派的觀點很明確:一個真實的物證勝過一切雄辯,當然他們似乎並不反對野人之謎作為一個文化現象繼續進行對話、探討。但有野派想要説服大眾,除了繼續堅持不懈地進行旁證數量上的蒐集和研究外,還的確需要在一些關鍵性的問題上尋求實質的突破。(央視國際網絡特派記者阿為)
  


發表評論 


責編:陳玥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