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品味北京古都風韻 千年什剎海
09.25 10:13


    一位法國的女作家,弗朗索瓦斯薩岡。她的一句話一直令我深深感動:“我走進一家咖啡館,在唱機盒裏投下二十法郎,點一支那首在戛納聽過的樂曲,平添五分鐘的憂鬱。”用二十法郎為自己平添五分鐘的憂鬱,多麼美好而優雅的人生!
   
    世界的匆忙,絕不意味著我們必須與閒適失之交臂,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歷經數百年,從沒有失去精彩的韻華。而什剎海,無疑是京城景致的精華,從遼金到現在,它為北京保存了一線珍貴的人文脈息。北京越是走向大都市化,什剎海的歷史風韻就越顯出不能忽視的價值。
   
    今天,歷經千年的什剎海,再次成為品味北京古都風韻與時尚的最佳去處……
   
   漫步銀錠橋:細觀京都的昨天與今天
   
    過了地安門外大街,走過喧囂的鬧市,從煙袋斜街左拐,銀錠橋就在眼前。早先的老北京,在這裡能看到西山。“銀錠觀山”一景,是京城望西山第一佳處。
   
    那時候,積水潭中部水面(即後海)的北岸(今烤肉季一帶),是貫通我國南北漕運的大運河的北方終點碼頭。故此,銀錠橋成為大都城內最繁華的商業區。當時湖內是“臚船蔽水”,岸上是車水馬龍,酒館茶肆、商賈戲班雲集,盛極一時。在銀錠橋還出現了什剎海東北望地安門和鐘鼓二樓,西南望北海塔山的景致。沿堤垂柳,滿塘枝荷;熏風拂水,藕香撲衣,別有境天。夏秋之季,遊人接踵,茶社林立。
   
    銀錠橋以東的水面盛産荷花,是京城內賞荷最佳處,故名“蓮花泡子”。昔年清朝貴婦,多來此賞荷。粉白黛綠,恰與湖光荷影相輝映,一幅絕妙的仕女圖。
   
    銀錠橋周圍的衚同、四合院是咱北京人的根。清晨走在其間,濃厚的市井風韻撲面而來。清晨,河沿上有慢跑的、晨練的、吊嗓子唱戲的。還有賣早點的:油餅、油條、煎餅、炒肝,各式各樣,保準能讓您大飽口福。走在衚同裏,時不時能聽見“吃了嗎?”“您幹嗎去?”這樣地道京味兒的問候。
   
    前海連後海:眼花繚亂的文化風景線
   
    玲瓏的銀錠橋,隔開前海和後海。直至今天,在前海的花園中每天還會傳出陣陣豁亮的鑼鼓點兒。除了一些上了年紀的老票友之外,還能看到年輕人的身影。票一齣“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再來幾聲“好”,除了穿著打扮不同之外,五六十年前的光景也該是如此吧。
   
    順著銀錠橋走,後海——這條北京城數百年文化沉積的歷史畫廊上有很多名人故居、紀念館、祠堂以及四合院,幽靜而閒適。老北京院落中有一道很講究的門,它是內宅與外宅前院的分界線和惟一通道。舊時人們常説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門”即指此垂花門。
   
    在後海,中國古建築的內涵透過小小的垂花門可見一斑。從外邊看,像一座極為華麗的磚木結構門樓。而從院內看垂花門,則似一座亭榭建築的方形小屋,四扇綠色的木屏門因為經常關著,又似一面墻,高超的古代建築設計,常常令參觀的老外們驚嘆不已。
   
    槳聲攪碎燈影:亙古明月映照紅燭紙船
   
    《燕京歲時記》中記述:“什剎海在地安門迤西,荷花最盛,六月間仕女雲集。凡花開時,北岸一帶風景最佳,綠柳絲垂,紅衣膩粉,花光人面,掩映迷離。真不知人之為人,花之為花矣。”因此,歷代的高僧們在這裡修寺建廟,而王公大臣們則在岸邊選址築府造園,名人們也紛紛遷居湖畔,這樣,使什剎海周圍的文物古跡遍佈。
   
    南京秦淮河的夏夜老是熱蓬蓬的,水像沸著一般,什剎海的水卻凈是這樣冷冷地綠著。任你人影憧憧,歌聲細軟,總像隔著一層薄薄的綠紗面幕似的。
   
    如此多的王府建在其周圍。如今的什剎海又添了一處新的人文景觀。旅遊公司倣照《清明上河圖》訂做了十幾條古色古香的汴京古船。頭戴斗笠、身穿黃馬甲的船把式搖櫓走船,白天船過銀錠橋可到宋慶齡故居、廣化寺和恭王府花園;傍晚則點起紅燈,有身穿民族服裝的女孩彈奏琵琶伴遊。河中眩暈著的燈光,縱橫著的畫舫,悠揚著的笛韻,夾著那吱吱的胡琴聲,從清清的水影裏,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艙前的頂下,一律懸著燈彩。這燈彩實在是最能勾人的東西。夜幕垂垂地下來時,大小船上都點起燈火。從兩重玻璃裏映出那黃黃的散光,反暈出一片朦朧的煙靄;透過這煙靄,在黯黯的水波裏,又逗起縷縷的明漪。
   
    遊人還可以將一隻只載著紅燭的小紙船放入湖中。古船、古曲伴著一輪亙古不變的明月,早已不知今昔是何年了。
   
    水邊飲壺酒:京都文化底蘊潤澤心田
   
    詩人鬱達夫説,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比起北國的秋天,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秦淮蕩舟,同樣難有京都文化的底蘊。
   
    什剎海的前海東沿有幾家吃喝的去處。坐在這裡一邊飲酒一邊觀賞湖面的風景。不管多熱的夏天,晚上永遠有風,一直吹到心裏。現代人每每在這裡靜靜欣賞後,離開時心境難免有一絲絲難以揮去的平靜。那種潛移無聲的中國古代文化的深深潤澤,與現代大都市文化形成的反差,總是促使人們不斷地産生著疑問:現代人從心底喜歡、毫無阻礙地接受著中華歷代文化的精髓,究竟是不是一種時尚?(劉葳漪)
  


發表評論 


責編:王卉 來源:北京晨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