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米高的“角樓”自十里外就桅桿一般卓然挺立,雄渾蒼茫、閃爍著一片白色的統萬城遺址,如同一艘巨輪從中國北部浩渺的毛烏素沙海深處浮現出來。 這是沉睡了千年的匈奴都城。它建成于5世紀初,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建設的最完整、最雄偉、最堅固的都城,也是匈奴民族保存下來的唯一一座城墻輪廓、眾多建築保存完好的都城。1000多年來,由於不斷被荒沙圍困,統萬城深陷毛烏素沙漠之中,幾乎被完全淹沒。隨著近年這一地區大力治沙,古老都城遂重現昔日的英姿。 剛剛從位於陜西靖邊縣的統萬城考察歸來的中國古都學會會長、陜西師範大學教授朱士光告訴記者,他今年兩次到了統萬城,發現都城周圍的流沙已變成了固定或半固定沙丘,許多適沙灌木、草木植物鬱鬱蔥蔥,一些老百姓栽植的白楊樹也挺拔有力。“統萬城雖然仍沒能蛻去沙漠的霓裳,可已經著上了綠意的輕紗。”他説。 這位專家認為,統萬城的再發現不僅在中國民族史和考古史等方面具有巨大價值,在人地關係的生態學上也具有無與倫比的獨特價值。5世紀以前的世界上很少遊牧民族建有自己的都城。在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交匯區,往往是遊牧民族學習農耕文明中鑿井、築城等技術的關鍵地區,也是其向農耕文明過渡的地區。 統萬城建成于公元419年,是匈奴首領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權的都城。命名“統萬”,意指“統一天下,君臨萬邦。”它由宮城、內城和外廓城三部分組成,宮城裏面還有一座赫連勃勃居住的皇城,內城則是各級官署王侯貴族所居之地,外廓城是一般的居民區。 經過15個世紀的風雨洗禮,統萬城的白色城垣和角樓殘跡依舊輪廓畢現,2至10米高的城垣所在皆是,部分建築墻址猶存,護城河也隱約可見。 著名考古專家戴應新介紹説,統萬城依地勢而築,西北高東南低,既防冬天的寒風,又順勢利用城北的河水為市內用水和城外護城河供水,構思十分精巧;它的城墻是用糯米汁、白粉土、沙子和熟石灰摻和在一起夯築而成,西城墻厚達16-30米。雖為土城,但具有石頭一樣堅硬的質地和抗毀力。 此外,有的城墻之中設有儲存糧秣、武器等庫房,城墻四隅的角樓皆高於城垣,西南隅角樓更高達31.62米,這在中外築城史上非常罕見。 作為一個驍勇善射的遊牧民族,匈奴自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5世紀一直活躍在中國東北到西北的遼闊北方,並對中原地區和西域各地的政權安全,尤其是絲綢之路的暢通構成很大威脅。因此,與匈奴關係的好壞是中國歷代王朝的頭等大事。統一中國的秦始皇就曾派大將蒙恬率兵30萬北擊匈奴700余裏,並開修萬里長城。隨後的漢朝也是或和親或爭戰,交往頻繁,匈奴也逐漸演化,一部分進入長城內居住,與漢族等民族或融合或同化,其血脈雖存,但作為一個民族的稱號在南北朝時漸漸消失了。 戴應新説:“匈奴作為一個民族雖然‘消聲匿跡’了15個世紀,但其歷時6年動用十萬軍民築就的唯一都城--統萬城,在建成後的5個多世紀裏一直是鄂爾多斯高原南部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中心,也是扼守'草原絲綢之路'的東西交通重鎮之一。至今,它的遺址仍巍然屹立,展示著匈奴的偉大與強悍。” 戴曾多次在統萬城進行考古調查和試掘,他介紹説,統萬城在5世紀時仍是水草豐美的綠洲,黃河在鄂爾多斯高原的一大支流無定河從城南緩緩流過,其上遊則有眾多湖泊。後因自然環境變化,尤其是戰爭、災害及人為因素的影響,這裡逐漸出現"黃沙漸遠統萬城"的局面。 由於處於奴隸社會階段,匈奴在經濟文化和社會制度等方面皆落後於中原,必須依靠中原的貿易場所--"關市"來實現社會經濟的發展,戰爭年代也不例外。同時,匈奴也受到漢族文化的強烈影響,尤其是與漢族毗連的地區,漢族的綢緞和手工藝品逐漸成為一般匈奴族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而開始建築城市,也是在和漢族打交道的過程中慢慢學會的,但其主要設計人員和技術人員仍依仗漢人。統萬城也是在漢族知識分子的直接幫助下建成的。 中國南北朝史專家、陜西考古所研究員刑福來説:“航空遙感影像和考古調查與試掘顯示,統萬城的獨特性、保存的完整性正得到國內外專家的普遍認可,地方政府也正在為申請世界文化遺産做著前期準備工作。從已經進入申請名單的目錄來看,統萬城是最有競爭力的遺産之一。” 刑福來眼下正在統萬城進行實地考察,指導文物保護人員對遺址進行化學加固保護,為下一步的大規模考古發掘做準備。他説:“匈奴是一個在中國北方馳騁了10個世紀又消失了15個世紀的民族,由於歷史上基本無匈奴民族的詳細文獻資料,此次發掘將掀開匈奴神秘面紗的一角。”(記者李勇馮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