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一山一書一天才 浮來山下思劉勰
09.20 14:07


    莒在我心中很出名,也很大,來到這裡才知道,原來是海邊的一個小地方。《辭海》解釋説:莒,古國名,西周分封的諸侯國,公元前四百三十一年為楚所滅。我們去參觀了該縣的博物館,果然收藏甚豐,品位極高。諸葛亮躬耕南陽,自比管樂,管是管仲,樂是樂毅,而這個樂毅與我的故鄉邯鄲有些關係,叢臺公園中有個亭子叫望諸榭,傳説是樂毅在趙國居住的地方。我記得在歷史上看過樂毅的故事,他率燕軍隊征討齊國,長驅直入,所向披靡,幾乎佔領了齊國所有國土,剩下即墨和莒這兩個地方。後來齊國的田單用離間計把樂毅弄到趙國避難,用火牛陣大敗燕國,才使齊國免於亡國之險。
    
    天陰濛濛的,斷斷續續下著小雨,又是下午,從博物館出來,主人帶著我們去瀏覽莒縣的旅遊區浮來山。
    
    浮來山不高,從名字上可以想象它與海的淵源關係,同去的莒縣副縣長告訴我們,大概在38萬年之前,浮來山還沉沒在海底,後來由於地殼運動,它浮出水面,故取名叫浮來山。
    
    天已近傍晚,我們無暇作環山之遊,但粗略望去,也可以感受到是個不錯的去處,這山就在海邊,驚濤駭浪,奏響著時代樂曲。植被很好,茂密的叢林,參天的古樹,頗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而這種地方必有隱士,果然我們神遇了赫赫有名的《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
    
    誰曾想到,這浮來山竟是齊代文學批評大家劉勰出家和著述《文心雕龍》的地方。
    
    史書上説,劉勰字彥和,山東莒縣人,少時家貧,不婚娶,曾依隨沙門僧十餘年,好學而精通佛典。梁初出仕,當過記室,又任太子蕭統的通事舍人,為蕭統所賞愛。後出家,法名慧地。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時期之一,戰亂頻仍,兵禍橫生,朝秦暮楚,王旗變幻。家境貧寒的劉勰飽經滄桑,曆盡坎坷,但他篤志好學,矢志不渝,耗盡生命,為人類留下了一部奇書。
    
    《文心雕龍》雖不像唐詩那樣人人張口能誦,但只要是有文化的中國人,誰不知道它的名字。劉勰雖不如李白、杜甫那樣家喻戶曉,但寫中國文學史,怎能少了他這一筆。劉勰是在窮困潦倒、孤獨無援、生活艱難、思想苦悶的情況下,用筆蘸著鮮血,拼著生命進行寫作的。文心是指為文之用心,雕龍是指精細如雕龍紋一般進行研討。他的本意是為世人寫一本寫作指南,而不是文學概論,結果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開闢了系統的文學批評之先河。
    
    劉勰以其獨到的體驗,把傳統的文學觀念與時代思潮相結合,構築起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無論關於文學創作還是文學史、文學批評等眾多問題,較之前人都有較大的提高,提出了許多相當系統而有創新的意見,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一次空前總結,從而為自己樹立了一座永恒的紀念碑。
    
    一座山、一部巨著與一個天才人物連在一起,是一種並不多見的現象。我不知道浮來山是不是名山,我想它應該進入名山之列。在劉勰寫書的寺廟前院,有一株古老的銀杏樹,它高高聳立,樹冠遮天蔽日,樹圍九摟一媳婦,意思是説這銀杏粗得九人合抱都抱不住,還有一個媳婦的空當,被稱為華夏第一。後來我在電視臺的天氣預報中,見到了這天下第一銀杏樹的照片,説明並非當地人的虛譽。古國古樹,名著名人也如浮來山並不十分顯赫,但卻平中見奇,在歷史長河中刻下深深的印記。(李如志)
  


發表評論 


責編:陳玥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