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人類進化是被野獸逼的?
09.03 10:24


    
    出於對野獸的恐懼,人類得以不斷進化。———原載《新科學家》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心理學家理查德科斯最近提出了一個新觀點,他認為人類的祖先在走出非洲叢林時,並不是手拿長矛與飛鏢的獵人,而是誠惶誠恐的獵物。經過與豺狼虎豹等野獸長期鬥智鬥勇,人類才終於佔據上風,成為地球的主宰。科斯更進一步提出,人類對野獸的恐懼不僅遺傳到今天,甚至可以説,人類的進化就是被這種恐懼逼出來的。
    
    人類一直是野獸垂涎的獵物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大型食肉動物除非上了年紀或行動不便,否則不會輕易攻擊人類。但科斯卻認為,靈長類動物由於體格弱小、行動遲緩,一直是野獸垂涎的獵物。科斯還引用非洲地區的考古發現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科學家在南非發現了許多距今100萬—300萬年前的野獸巢穴,裏面發掘出324隻狒狒和140隻南方古猿(人類祖先)的骨骼化石,其中許多化石上都有大型貓科動物或鬣狗的齒印或爪印。
    
    近代的一些調查也發現,野獸並不像人們以前想象的那麼善良,它們一有機會就兇相畢露。墨西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出沒于亞馬孫叢林的強盜當中,青壯年死亡人口的6%是由美洲虎造成的。另外一項調查也發現,在過去80年裏,烏干達全國有393人喪命于獅、豹或鬣狗口中,這些現代的證據進一步説明,吃人是野獸的天性。
    
    人類至今心有餘悸
    在從獵物向獵人轉化的漫長過程中,那種擔心落入虎口的恐懼深深地植根在人類的大腦裏,並且一代一代地遺傳到今天。在現代人類身上,依稀可以看到那個時期留下的影子,比較典型的就是“摩洛反應”:剛出生的嬰兒在受到驚嚇時,會不由自主地攥緊小手。科斯認為,這和小猴在受驚時緊緊抓住母親肚子上的毛一樣,都屬於一種對威脅的本能反應。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科斯還做了下面這個試驗。他模倣史前非洲大草原的岩石地貌搭建了一個場景,其中包括3個可以藏身的地方:一塊大圓石,一道岩石裂縫,一棵荊棘樹。然後他找來一組4歲大小的學齡前兒童,告訴他們這裡來了一隻獅子,讓他們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結果大部分孩子選擇了岩石裂縫或荊棘樹。為什麼這些生活在城市裏的幼兒能夠做出正確選擇呢?科斯認為這就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此外,科斯的觀點還可以被“侏羅紀公園徵候群”所證明。世界各地的孩子,無論他們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種族、膚色、家庭出身如何,都對野獸的危險性有著一種本能的認識,甚至包括那些已經滅絕了的野獸,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侏羅紀公園徵候群”。即便是像《獅子王》這樣的動畫片把小獅子描寫得那麼善良可愛,小孩子們也都知道野獸是會吃人的。
    
    生存現實迫使人類開發大腦
    由於不能和野獸硬拼,因此只有智取了。這種嚴峻的生存現實迫使人類的祖先開發他們的大腦,培養出“超獸”的智慧。例如人類具有“察言觀色”的本領———即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從他們的角度考慮他們的感情和動機,從而猜透他們的心理。這種能力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馬基雅夫利智慧”,它可以使個體更融洽地生活在社會組織中。有人認為這種智慧是對社會生活方式適應的結果,但科斯則認為它是人類祖先想在智力上戰勝野獸而被迫鍛鍊出來的。
    
    在生存威脅面前,靈長類動物學會了結成群體生活。例如狒狒和猩猩就通過結成群體來提高發現野獸的機會,它們甚至可以發起反擊。在這種群體的基礎上,我們的祖先建立起熟悉、信任、互惠的結構,這就是社會的雛形。科斯甚至還認為,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兩大特徵———語言和製造工具,也有可能是作為一種防禦野獸的手段而發展起來的。也就是説,正是為了對付野獸,人類才不斷進化過來。(《環球時報》)(高峰)
  


發表評論 


責編:陳玥 來源:人民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