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芙蓉鎮“定州神柱”解謎
08.30 09:47


    
    暫存永順縣民俗風光館裏的溪州銅柱。(韓祝平攝)
    
    來到湘西,才聽説了八百年溪州土司王朝的故事,那與世隔絕亦真亦幻謎一樣遠去了的歷史,不見於典籍記載,不聞于傳説野史。然而,當我在永順縣王村鎮看了舞蹈《茅古斯》中以茅草為衣,手執木棒,表演逐虎豹于山野、捕魚蝦于江湖的土家族民,雖無民族文字,卻千百年一代一代傳承信守著民族的神靈、文化和習俗,頓然對土家族頑強生息的精神敬佩不已。誰敢因史籍上有一段不載的空白,而看低他?
    
    據《永順縣誌》載,後晉天福四年(公元939年),溪州土家族首領彭士愁率萬餘人馬徵辰、澧二州,楚王馬希范派大軍鎮壓,血戰經年,彭軍慘敗,被迫與楚議和結盟,立銅柱于會溪坪野雞坨。銅柱上鐫刻著溪州之戰的經過和雙方盟約條款。盟約確定,楚對溪州屬地免徵賦稅,不抽兵差;楚軍民不能隨意進入溪州;溪州各部落酋長如有罪過,只能由彭士愁科懲,楚不能出兵干涉;確認彭士愁為溪州刺史,開始了溪州八百年土司王朝的統治。令人不解的是,殘酷的爭戰之後,敗軍彭士愁派子封印納銀求和,居然在政治、經濟上獲得了極大的權益,而獲得勝利的楚王卻做出了節節退讓。這是為什麼?是楚王超凡的包容心,還是土家族聰敏過人的智慧……當地的朋友出題讓來賓猜,並戲説:如果哪一位智者,能夠撥雲見日,解説這段史實,一定能顯現歷史上充滿睿智的華彩樂段。
    
    對於溪州來説,可稱為“定州神柱”的銅柱,是土家族歷史珍貴無比的見證,1961年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文物,1969年因修建鳳灘水庫遷至王村。王村是漢時酉陽縣故城,上通川黔下達辰州的水路要津。道光年間,街市繁華,飲食客棧百餘家,店舖三百多戶,客商往來熙熙攘攘,曾有“小南京”之稱。如今,王村因前些年在當地拍攝的一部電影,又名芙蓉鎮了,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的遊客,常常在標有“劉曉慶米豆腐”的招牌前停住腳步,問小吃店老闆米豆腐的用料和做法,然後再花上兩元錢嘗一碗這個地方風味獨特的小吃。想不到電影中的一個虛名,竟輕易地蓋過了2000多年曆史的古鎮名,讓人弄不明白是哪兒出了問題。
    
    漫步王村鎮,從河岸碼頭沿古老的青石板臺階曲折而上,兩旁的店舖,多數已進行了裝修,售賣食品、服裝、旅遊紀念品等商品。走進似是一家賣蠟染服飾的小店,店堂裏還有一門,門旁挂著“民俗風光館”字樣的長條牌,不大顯眼。因時間已近下班,我向裏探頭試問:“能參觀麼?”身後有人答道:“要買票進。”才發現門旁有一個長方桌,從剛才還以為是售貨員的手裏購了門票。
    
    全館是約200平方米的一個大展廳,中有木隔斷分為裏外兩間,儘管是白天,光線仍顯得昏暗。我請管理人員打開燈,才看清四壁陳列著土家族的生活用品、服飾、樂器和農具等。穿過隔斷,中央豎立著黑黃髮亮的銅柱十分醒目,同行的朋友告訴我:這就是在湘西土家族歷史上意義至為重大的溪州銅柱。縣里正在籌建博物館,臨時存放在這裡。銅柱高4米,直徑40厘米,呈八邊形,每邊長15厘米,重5000多斤。銅柱的銅質精純,八面上所刻的2000多個顏、柳體陰文,雖經千年風雨,字跡依然清晰完好。
    
    讀溪州銅柱赫赫然刻寫著“上對三十三天神明”和“皇天后土,山川鬼神”玄鑒立下的盟約,輕易且明白無疑地破釋了朋友的謎。
    
    銅柱上鐫刻著楚王對叛亂的政策原則:“古者叛而伐之,服而柔之,不奪其財,不貪其土。前王典故,後代蓍龜。吾伐叛懷柔,敢無師古;奪財貪地,實所不為。”在溪州土司彭士愁表示一心歸順後,楚王當即決定:“爾能恭順,我無科徭,本州賦租,自為供贍,本土兵士,亦不抽差。永無金戈之虞,克保耕桑之業。”雙方盟誓為約,立柱為信。自此,在中原大地經歷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宋、元、明、清等九個朝代變更的社會劇烈動蕩時,封閉自守的彭氏統治卻始終偏安一隅,連續承襲28代,溪州人民得享800多年沒有邊患戰亂的相對安定生活。直至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歸流”,終止了溪州的土司制度,彭氏政權即告結束。
    
    凝視著風雨中矗立了千餘年的溪州銅柱,它已經完成了安定邊界、化解紛爭的歷史責任,移入了博物館,但在其面前,不僅可鑒古人的道德、智慧和信譽,對今人也有啟迪的作用。(韓祝平)
  


發表評論 


責編:陳玥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