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重慶奉節縣城90多公里的地方,由大自然鬼斧神工而成的“天坑地縫”續寫著三峽餘音未盡的咏嘆。對世人來説,“天坑”和“地縫”在地理上的聯絡,以及“天坑”的地下暗河流向至今還是個謎。 不過謎底揭曉的日子已經不遠了。一支由中英美籍探險隊員組成的聯合科考隊將在本月下旬對“天坑地縫”進行考察。本報記者為此專赴“天坑地縫”景區,採訪已是第五次帶隊來這裡考察的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授。朱教授很有信心地表示,這一回他和他的考察隊將對這個“品種齊全的喀斯特地質地貌的天然博物館”做出最後的結論。 從坑口到坑底一共2000多級臺階 “天坑地縫”位於奉節縣長江南岸,與白帝城、瞿塘峽景區隔江相望。從正在進行移民搬遷的老縣城到景區需要三個小時的車程,而且山路回轉不休。當記者趕到景區所在地奉節縣興隆鎮時,已經是8月19日的晚上,而聯合考察隊在當天的上午剛剛到達。 當記者20日親眼看到天坑時,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詭秘神奇。這個坑口直徑626米、深662米,總容積為1.19億立方米的天坑,相當於5個中型水庫,其深度和容積均居世界同類喀斯特岩溶漏斗的首位,成為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坑”。 近幾年,為方便上下,有關部門修築了2000多級臺階,一直從坑口到坑底。沿著一條蜿蜒小道下到坑底,一條湍急浩蕩的地下暗河從一個高100余米、寬60余米的洞穴中咆哮而出,河水在坑底咆哮了數百米後消失在一個巨大的落水洞中,最後從坑外絕壁上墜入了迷宮河。 小寨天坑形態最完美 在科學界,人們一直把天坑稱作“岩溶塌陷大漏斗”或“世界級規模的大漏斗”。所謂“漏斗”,在岩溶區是一種極其普遍且常見的形態,但天坑卻十分罕見。 與去年一度非常紅火的廣西樂業天坑相比,奉節小寨天坑的地下水系統要簡單得多。小寨天坑的地表看得很清,而且地表沒有什麼缺口。 到目前為止,包括在小寨天坑(因奉節天坑位於興隆鎮小寨村故名小寨天坑)之後陸續發現的廣西樂業的大石圍和重慶興隆的中石院、小石院等國內規模較大的天坑,以及世界上典型的、具有完全的岩溶天坑特徵的天坑,仍以小寨天坑的形態最完美,深度最大,地下河最壯觀,地縫式峽谷最深邃奇特。 據朱教授介紹,地縫則發源於高山草場,由多個峽谷組成,全長37公里,呈V字型,其末端距天坑不到5公里。地縫的最後10公里逼窄如巷,寬處幾十米,窄處僅容一人通過,但深度卻從4米驟增至250余米,最深處達900多米,形成“一線天”景觀。 已經五次率隊前來考察的朱教授告訴記者,他們此次為期半個月的探險考察,主要是想把天坑地縫的資料補足,探明天坑與地縫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絡,天坑的地下暗河究竟流向何方。 考察時間比原定推遲了 原定於19日開始的探險考察並沒有正式啟動。因為山中的天氣飄忽不定,剛下的一場大雨使得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流湍急,“我們的隊員已經下到了天坑底下,但是水太急,水流的聲音又太響,所以我們的考察計劃不得不重新考慮。”已近古稀之年的朱教授精神非常好,他和隊員們一樣,有一隻挺大的揹包,揹包旁的桌子上放著一堆常備藥。 考察隊還得做一些必不可少的準備工作。這次來,他們15個人一共帶了三車東西,而大多數都是探險的設備。“隊員們必須對裝備進行檢查、整理、分類,每天用什麼,怎麼用,都要考慮好,像電池之類的就要提前充電,到了下面還要用小型發電機、電鑽,這個準備工作要費一些時間。”朱教授説。 考察隊員非職業但很專業 考察隊一共由15人組成,中國人5名,英國人9名,還有一位是美國姑娘。 朱教授説,考察的主力是國外的朋友。“他們在探險、排險方面都有相當豐富的經驗,雖然他們並不是職業探險隊員,但他們的水平很專業。”這些外國人所從事的職業多種多樣,有電腦軟體工程師、教師、銀行職員等,但是他們長期的探險訓練使他們決不亞於專業人士。 這些隊員都是自告奮勇參加朱教授的探險隊的,而且費用也由他們自己負擔。朱説,在他的工作地廣西桂林的陽朔,有一個探險愛好者的聚集點,許多隊員就是在那裏認識的。 這次探險隊的5位中國人中,有一位是廣西某新聞單位的記者,他通過對樂業天坑等地的實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探險技巧,並且得到了外國隊員的認可。 朱教授對於記者“其他人能否隨同前往考察”的提問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沒有專業知識,根本無法勝任。”朱説,去年在考察廣西樂業天坑的時候,有一些非專業人員下到底部隨隊進行探秘,大家都説走了10公里,但是經過專業人員的勘察,路程只有1公里左右。朱教授説,當時這只非專業隊伍在回來的路上,一位武警戰士被水沖走了,什麼也找不到。幾個月後,中英探險隊發現了他的鋼盔和幾根骨頭。 在上一次探險考察開始前,某電視臺曾向朱教授提出能否進行現場直播,被婉言謝絕。“因為我們沒有洞內攝影的設備,也沒有合適的人員可以進行現場解説,另外電纜也不大可能拖那麼長。”朱教授説。 專家預測天坑地縫肯定相通 朱教授説,這次探險工作極為重要。在先前的四次考察後,他們已經繪製了考察圖,做出了報告。這一次,國際洞穴協會第一副主席、英國人安德魯 伊文斯親自來到奉節,他在今年春天時到廣西樂業做了考察,夏天又來到這兒,也顯示了對中國天坑現象的關注。 從坑口往下走,氣溫越來越低,底部只有7-8攝氏度,所以這兩天要開展考察工作還比較困難。因為探險總能遇上各種不可知的因素,所以很難做出一個詳盡的計劃。但探險隊不能停止工作,所以朱教授必須修改既定的安排,他們接下來有可能先對地縫的西段進行考察。 朱教授説,通過前四次考察,他們已經掌握了大量有關地質地貌、水文系統等方面的資料,繪製了很多地質考察圖。經過這次探險,明年他們將公佈所有的探險報告。 朱説,目前為止天坑和地縫之間的地下暗河未探明部分還有幾百米。“但兩者肯定是通的。” 小寨天坑地縫正在申報世界遺産 中外探險隊一次次的考察,無疑擴大了小寨天坑地縫的知名度。1999年,奉節縣還將天坑地縫申報世界自然遺産名錄預備清單。由於交通的原因,至今還少有人來到小寨,要最終被確認為世界自然遺産,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不過,“旅遊富縣”已經逐漸成為貧困的奉節縣的發展口號。據了解,三峽水位的上漲不會影響到天坑地縫的景觀,但要讓那些走到瞿塘峽準備打道回府的遊客繼續往前走,奉節方面還需對旅遊資源進行深開發。而如何在旅遊開發的同時保護好珍貴的自然資源,也是深受關注的難點問題,不容忽視。 奉節的移民搬遷工作不停歇地進行著,廢棄的房屋比比皆是,從江的南面向北望去,破敗與新興正形成鮮明的對比。 專家解讀:為什麼中國南方地區多“天坑” 根據考察,朱學穩教授認為天坑分為兩種:一種是塌陷天坑,這種坑是從下往上形成的,這種坑和地表的地形沒有關係,如小寨天坑、樂業天坑;另一種是侵蝕天坑,這種坑是地面水往下衝造成的,數量較少,如四川武隆的天坑。這兩種天坑的地下河不一樣,一種是穿過,一種是起源。朱教授很形象地比喻説,塌陷天坑就像糖葫蘆,其中的地下河就是那根棍子;而侵蝕天坑像煙斗,地下河從天坑的底部發源。 按照朱教授的解釋,之所以天坑多出現在中國南方地區,是因為北方每年幾百毫米的降水量根本不具備水動力條件,因為需要水動力,也就是地下河的流淌才能把岩溶物質帶走。“必須是亞熱帶多雨氣候,一般説來至少一年要1300毫米以上的降雨量。並且只有在地殼抬升的時候才可以形成天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