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 從2002年5月起,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每月從全國各地招募志願者。招募活動在全國各地得到熱烈響應。目前已先後有三批,幾十名志願者成為可可西裏藏羚羊“守護者”,其中每批中都有北京志願者的身影。為不給資金匱乏的保護區管理局增加負擔,志願者的路費、伙食費等一切開銷,都由個人自己承擔。平均每位志願者,到遙遠、艱苦的可可西裏工作一個月,要花費掉4000~5000元。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看到三批志願者確實給保護區帶來明顯變化。在這些志願者和保護區管理局的不懈保護下,藏羚羊種群以每年新增7000頭的速度迅速增加,今年以來,未發生一起既遂的偷獵藏羚羊事件。 記者回訪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的北京志願者 7月12日,記者隨“愛立信地球之友可可西裏考察隊”從西寧出發,沿青藏公路行車1000多公里,翻越崑崙山、唐古拉山,穿越塔裏木盆地、藏北草原。歷時十天,沿途走訪在可可西裏保護區工作的北京志願者。 押送偷獵者,一路不忘宣傳教育 在北京未出發前,記者首先採訪到今年5月第一批志願者中唯一的北京人——38歲的楊震。他不無興奮地講了他的一段小經歷。 那天楊震和隊長在巡山過程中發現,路邊停著兩輛大貨車,幾個司機正在109國道邊捕捉剛出生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赤麻鴨。兩人當即上前阻止並把這幾個人連人帶車押回駐地。押送路程需要四個小時,對方一共是六個人,每輛車上三個人由隊長和楊震分別押送。楊震説那根本不像是我押他們,看上去倒像是他們押著我。“其實他們不是真正的盜獵者,只能算是順手牽羊,最後可能也就罰罰款。不過我一路上一直給他們做宣傳。也算是精神上和物質上都進行教育了吧。”“另外一組還真遇上了盜獵者,經過對峙之後對方投降了,沒讓我趕上還真有點兒遺憾。” 保護站第一餐:白菜燉土豆 在前往保護區的路上,我們又遇到了第二批志願者中的北京人李清,他那被強烈紫外線照射得黝黑的臉龐,略顯得有些疲憊。李清今年30多歲,是北京市公證處的普通公證員。今年6月到7月,自費來到可可西裏,成為保護藏羚羊的志願者。 6月初,李清第一次到達沱沱河保護站時已是晚上8點多鐘,所説的保護站其實就是兩個帳篷,其中一個用來做廚房,另一個是6名隊員的臥室。帳篷內連床都沒有,保護隊員們平時睡在潮濕的土地上。為了照顧他這個大城市來的志願者,他們專門買了一張床和嶄新的被褥,從格爾木開車幾百公里,運到站上來。 副站長索南格來端來一大盆白菜燉土豆,有些不好意思地説:“這裡的開水不到80℃,飯菜都是半生不熟,只能將就吃了。”在整個可可西裏,食物都十分缺乏。最常見的食物是烙的大餅和蒸的麵糰,統稱“饃饃”。米飯很少見,能吃上麵條就是打牙祭。蔬菜基本上限于圓白菜和土豆兩種,肉類沒有,水果更沒有。 李清在家從不愛吃水果。而上了高原,由於氣候乾燥,缺乏水分,他總感覺口中沒有味道,喉嚨乾燥地似乎要噴火。有一天,李清躺在帳篷裏發呆,無意中發現桌角上放著一個咬得只剩一半的蘋果,由於時間太久,蘋果表面已經變黑、長毛。李清忽然想起來,一週前自己上山時,保護區領導曾送來一些水果,有個蘋果吃了一半,就不知道丟到哪去了。李清歡呼著叫來保護站的其他六名隊友,大夥用刀子小心地將長毛的表皮削除,然後把半個蘋果切成七塊,大家平均分配。李清笑著告訴我:“真是奇怪,那塊爛蘋果感覺特別甜美,是我這輩子吃到的最棒的水果!” 巡山時陷入沼澤,走了三天才找到公路 保護站一個月要進行三四次的巡山,短則兩三天,長則七八天,幾個站聯合行動就要花上半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隊員們説,冬季巡山“冷”,夏季巡山“苦”。苦就苦在道路泥濘,極易陷車,精力都耗在挖車、拉車上。而且碰到緊急情況時,惡劣的路況使人進又進不來,出也出不去。 一次,李清和四名巡山隊員一起開車,深入可可西裏腹地巡邏。越野車在深夜陷入泥濘的草地中,車廂涌入齊腰身的冰水,李清和隊員們只能把雙腳抬到方向盤上,一個姿勢堅持到第二天天亮。天亮後,李清和一名隊員帶上乾糧,徒步向青藏公路的方向走去,希望能尋找到救援。三天三夜後,兩人終於走到青藏公路上,從附近的養路隊找來兩輛大型拖車,不幸的是,大拖車很快又陷入到冰河中,兩人再次返回公路,碰巧遇到一連修路的武警官兵。戰士們星夜趕到現場,肩扛手拖,硬是把幾輛車從冰河中拽出。“如果沒有這些武警官兵,也許你現在就看不到我了。”李清笑著對記者説。 清華學生為當志願者,放棄實習 在可可西裏,記者遇到了一位新來的北京志願者,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大三學生陳龍。他剛剛來到保護站,還沒有適應高原反應,談話時嘴唇都是紫色的。陳龍説,同學們都在利用這個暑假到新聞單位實習,為明年就業尋找好的機會。而他更在乎來可可西裏的機遇。“實習的機會以後很多,而到可可西裏當志願者,也許一輩子只有一次。”為了能來可可西裏,他將平時積攢的3000多元錢全部花光。從北京坐兩天火車來到西寧,再轉乘兩天汽車,終於到達保護站。“我買了三十多盤錄像帶,準備把這裡的情況全部拍攝下來,帶回北京去。”陳龍每到一處,便拿出自己的微型攝像機,不停地拍攝。 教巡山隊員上網,講世界盃奧運會 保護區管理局才嘎局長説,可可西裏保護區很偏僻,人們的思想也十分閉塞。來自大都市的志願者,給管理局職工的思想,帶來潛移默化的衝擊。比如以前巡山隊員們不知道什麼是世界盃,更不知道中國參加世界盃有什麼意義。志願者來到後,耐心地告訴大家世界盃、奧運會的重大影響力,慢慢地,大夥也開始喜歡足球、談論足球了。 巡山隊長王周太説,保護區管理局有兩台電腦,可是沒有人會用,一直閒置當擺設。北京志願者楊信、李清就手把手地教大家打字、上網。通過網絡,巡山隊員們看到很多藏羚羊保護網站,才知道社會上有如此多人關心著藏羚羊,關注著可可西裏的變化。通過網上的互動,隊員們可以得到最新的環保資訊,還能了解保護藏羚羊的科學方法。 做英文翻譯,成與外界聯絡橋梁 志願者楊震説,當地工作人員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也許是由於語言問題(大部分工作人員是藏族),平時交流都有困難,那麼對外環保宣傳就更是難上加難了。不久前,保護區收到一封英文信件。保護區管理局沒有人看得懂,而恰好一位志願者是學英語的,他將信件翻譯成中文,原來這是世界環境保護基金組織向保護區提供幫助的一封信。此後,多封來自日本、美國的環保信件,都是由志願者們翻譯並回信的。“現在管理局對外交流及宣傳全靠這些志願者了。”才嘎局長説道。 每頭成年母羊身後,跟著一頭可愛的小羊 “快看,藏羚羊!”伴隨著同伴驚喜的呼聲,數十隻美麗的藏羚羊躍入視野。當我們的考察隊沿青藏公路前往海拔4700米的不凍泉保護站時,眼前出現這激動人心的一幕。在公路東側1公里遠的草甸上,十幾頭藏羚羊低著腦袋,品嘗著肥美的青草,絲毫不介意遠方來客的眺望。雖然我們無法數清這群藏羚羊的確切數目,也看不到它們的容顏,但畢竟藏羚羊以前留給我們的血淋淋的印象,已經被幽靜的美景取代。 在格爾木,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才嘎局長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藏羚羊的數量已明顯增加,産崽的成活率已達到了70%。而每年大約有1萬頭藏羚羊産崽,這樣計算,每年新增藏羚羊超過7000頭。” 志願者李清説:“我曾看到上萬頭藏羚羊,每頭成年母羊身後,都跟隨著一頭剛剛學會走路的小羊,樣子非常可愛。” 據保護區巡山隊王周太介紹,可可西裏保護區成立後,巡山工作一刻也沒有停止。由愛立信資助的巡山隊成立以來,組織大規模巡山32次,中小規模巡山41次,行程20萬公里。抓獲犯罪嫌疑人24名,收繳槍支10支,子彈24000多發,汽車12輛,藏羚羊皮1232張。經過嚴厲打擊,盜獵犯罪率比保護區剛成立時下降80%,今年還未發生一起既遂的偷獵藏羚羊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