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揭密:高坡洞葬
08.16 17:19


    
    洞中棺槨均置於“井”字形木架上。
   
   

    擺裏洞葬的棺木不少於200具。洞內乾燥,無異味,棺木均無墓碑及任何與死者有關的標識。
   
    在一座無名山的頂部,一個40米高、70米寬、縱深百餘米的天然溶洞內,存放著不下兩百具棺柩。在洞口光線的照射下,一簇簇灌木的葉子全部呈半透明色,美得炫目,而夾雜其間的卻是陳舊的棺木……生長與死亡,就以這樣的方式和諧共存著。
   
    高坡洞葬
    【探秘】
    從貴陽城出發,經花溪、青岩、黔陶至高坡,路程僅48公里,乘車約兩個小時後,已自海拔1000米攀升到1500米。高坡鄉屬高寒山區,最高海拔達到1712.1米,北高南低。北部為高山臺地,高坡之所以得名,大抵由此。境內多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小溶洞隨處可見。相傳,高坡苗人從開始實行洞葬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石門
   
    進高坡,石門是必經之地。石門,古來即是高坡門戶,地處高坡鄉西北端,當地有山名石門,其山勢險峻難言,苗人依斷壁懸崖,築為營盤,易守難攻,千百年來,高坡苗族據此天險,與外界隔絕,耕織自足。
   
    石門營盤方圓約有數十畝,舊貌早已不復存在,僅有遺跡尚存。行至營盤的前沿,腳下便是極陡峭的山壁,遠眺群山,依稀可以想見昔日刀光劍影的景象。據此地利修築防禦工事,縱有千軍萬馬,想要攻將上來,亦非易事。當年用土石砌就的防護墻如今長滿青苔,殘破不堪,如果不是村民楊玉廷指點,幾乎看不出是人工修建的。
   
    楊玉廷説:“那還是天順皇帝年間的事情了。當時有一個老人是苗人的領袖,名字叫‘幹把豬’,他把苗人組織起來,還專程到都勻去借糧。回來以後,就有人向官府通風報信,説是高坡苗人起義,要造反。官府聽信誣告,立馬徵調士兵前來圍剿,打到石門,我們這裡的地形高,又有懸崖險壁,營盤的墻修得比人還高,官兵根本就沒得辦法攻陷,結果還是叛徒趁半夜裏守衛的苗兵打瞌睡,將葡萄藤從營盤扔到山下,這才叫官兵給攻破。”
   
    這一戰史稱“石門山戰役”,那是明朝天順三年(1459年)間的事。戰爭打得極為慘烈,主帥白圭在給朝廷的奏折中寫到,此役共斬苗人首一萬餘級,俘獲男婦近七千人。
   
    石門山得名于山腳兩塊如門對峙的巨石,就在此處,便有貴州水東宣慰同知宋氏大破苗寨後手書的摩崖石刻kk“永鎮邊夷”。
   
    洞葬
   
    苗人説,洞葬在高坡“多得很”。
   
    據貴州學者楊庭碩先生在1981年的調查,他在高坡發現的洞葬遺址共有8處,而更多的研究者認為,洞葬遺址應該遠遠不止此數,“只是由於年代久遠,加之近年來已不再實行洞葬風俗,因而有些遺址已被人們遺忘罷了。……至今保存完整的洞葬有兩處,一處是甲定洞葬,一處是杉坪洞葬。”
   
    甲定洞葬位於甲定村栗木山的半山腰上,這個洞為U字形,上下有兩個洞口,棺柩擺放在為繁樹濃陰所掩的上洞,洞口豁敞,高十余米,寬亦有十余米,縱深約有三四十米,目測可看見上百具棺柩置於“井”字形木架之上,列成五排,棺柩或頭朝外,或頭朝裏,其中似乎有其規則。
   
    杉坪洞葬位於正對杉坪村的一處山坳中,洞前有石碑刻于岩石之上,碑額楷書“龍村鎖匙”四字,碑文提及杉坪洞葬並稱其墳塋為自古所遺。
   
    不過,這個洞只能看不能進入。洞口堆滿殘破朽爛的棺材,要想進去,卻無路可覓,勉力爬上洞邊,細細察看,一具棺材上寫著“安息于龍宮”幾個毛筆字,落款是“羅氏宗族後代1988年10月1日立”,究竟是安葬時所寫還是後人祭祀時所寫,不得而知。
   
    村民羅秀順告訴我,洞內的棺材雖然殘舊,前些年還大體保持初葬時的原貌,垮塌下來阻住洞口,也就是近幾年的事,“好多年都不得搞洞葬了,這些棺材都是老祖宗的,現在杉坪村哪家有人去世,一般都是埋在山上。不過,如果説有老人想死後葬進洞裏,還是會尊重他的意願的。”
   
    此行見到最恢弘的一個洞葬遺址在與高坡鄉毗鄰的龍裏縣擺省鄉果裏村,位於一座無名山的頂部,洞的規模極大,洞內幾乎有40米高,寬度在70米左右,縱深則有百餘米,存放的棺柩不下兩百具,也許因為洞很大,所有的棺柩都沒有疊放。從棺柩間穿行進去,不時見到朽壞的棺木裏面還有未風化的骨殖,地上還有一些破碎的瓦罐之類的容器。特別有意思的是,就在洞內,靠近左邊洞壁處,居然有一個不知葬于何時的土墳堆。
   
    穿過一片棺柩,洞內還有一個籃球場大小的空地,回頭一看,透過洞外的光亮,一簇簇灌木的葉子全部呈半透明色,美得炫目,其間夾雜的,正好是陳舊的棺木,生長與死亡,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協調共存。
   
    這是一個典型的貴州溶洞,鐘乳石、石花、石柱、石筍、石幔隨處皆是,同行的陳女士是位教地理的老師,歡欣讚嘆之餘,她也不忘記以專業的眼光品評一番:“數百萬年以前,這個溶洞其實是在地下。在岩溶地區,地下水對岩石溶蝕,久而久之,塌陷形成岩石空洞,所以溶洞壁上至今仍有水波狀的痕跡。後來,溶洞隨地殼抬升,地下水漸漸流失,這才成為現在我們所見的溶洞。”貴州是一個岩溶地貌極為發育的地區,碳酸鹽岩石出露地表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73%。在漫長的地質發育過程中,複雜的地史演化和多次地殼運動,導致大大小小的溶洞得以形成。
   
    故事
    甲定村村民王德雲給我擺過甲定洞葬的龍門陣。“你是要聽洞葬的來歷哦,恐怕擺到天亮都擺不完。這得從老早的時候説起,當時谷孟鄉有個姑娘嫁到高坡,過門後,姑娘一直不肯來婆家住,爸爸媽媽勸她,姑娘説,我有三個哥,爸媽百年後他們可以得到山林樹木、房屋地基、田坎地角,我什麼都沒得,嫁出去的姑娘還不如牛馬賣。媽媽聽罷就説,要不這樣,從龍打岩到栗木山這一片的田地山林,算是你的陪嫁,你死以後再還給幾個哥哥。姑娘這才同意搬到婆家,生下九男九女,她臨死前給兒女説,你們要把我葬進洞,那裏頭風雨無侵,冬暖夏涼,這樣子我才會覺得安逸。於是這個洞裏就有了第一口棺材,後來的子子孫孫才慢慢地學會洞葬。”
   
    而我覺得更為好奇的是,洞葬奇俗究竟因何而來?對此,村民王道邦自有一套看法:“想象也好,歷史傳統也好,高坡之所以有洞葬,可能有這麼幾個原因:第一個是過去苗人和漢人爭地盤,苗人失敗以後,退到深山老林落戶,有的苗人不甘心,總是想要回到過去的地方,於是就把屍體留下來先不忙安葬。比方説在長江沿岸的安徽、江西、湖北等等地方,又比方説在我們貴州的平壩、黎平,但凡有洞葬懸棺的地方,都是我們苗人一路經過的地方,不過,這種還鄉的夢想最終還是沒有實現,洞葬後來就成了一種習俗。其次,官府也不願意讓苗人葬入土地,他們認為苗人的屍體入土以後會破壞風水,拋屍野外肯定也是不行的,苗人住的地方岩洞多嘛,所以就選擇葬在洞裏邊。還有一條,遠古時候,苗人怕豺狼虎豹拖走死人的屍體,葬進洞裏也比較安全一些。”
   
    民間有民間樸素的説法,在學者眼中則有其浪漫的解釋。比如,一位高坡的苗族學者認為:“他們(指苗族)的祖先居住在黃河流域,神農氏就是他們的老祖宗,由於戰爭失敗的歷史原因,祖先們被迫遷徙到南方大山之中。甲定,苗語念‘翁勒翁咒’,意思是‘洪水黃河’。他們的先人一代一代夢想重返故土,以便扶柩還鄉,故有‘洞葬’之習。”
   
    通常認為,苗族的先民最早生活在黃河流域,即距今5000多年前的“九黎”部落,蚩尤為其首領,在爭奪中原的涿鹿大戰中,不敵黃帝部落,敗走南方,盤踞長江中下游一帶,形成新的部落聯盟,史稱“三苗”,在新一輪的爭奪中,他們再一次敗給了堯、舜、禹領導的部落,被迫遷徙,其中有一部分輾轉來到貴州境內定居。
   
    遷徙是苗人歷史上的重大事件,貴州很多地區的苗族古歌裏,都有關於苗人祖先遷徙的歌咏之辭。把洞葬之俗與歷史聯絡起來,聊備一説,也許並不全是臆造。
   
    “洞裏面的鬼”
    高坡的苗人把洞葬叫作“把個杜”三個字,據説,“把個”是洞的意思,“杜”則是苗語的鬼,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洞裏面的鬼”。
   
    洞,對久居大山之中的苗人而言,其意義非同尋常。每年的農曆正月初四至初九,高坡苗族都要過“跳洞節”,而其中最熱鬧的節目,便是在洞中跳蘆笙舞,高坡的苗民説,在洞中過節,正是為了緬懷祖先過去的生活。有研究者指出,岩洞在當地苗族生活中的意義十分重大,青年男女談情説愛選擇岩洞,苗族的先民甚至居住在岩洞之中,岩洞又是安葬死者的去處……可以説,“跳洞節”是對本民族傳統的懷念和尊重。隨著時間的推移,岩洞漸漸淡出了高坡苗人的生活,儘管據村民王道友老人説,近年來偶爾還會有村人將棺柩抬入洞中安葬,不過,這畢竟只是個案,更多的苗人實行土葬,舊有的喪葬習俗已經逐步消亡。
   
    高坡苗族從風俗上是相信有鬼的,普遍信鬼不信神。他們日常供祭的是土地,崇拜祖先,不信邪不信神,但是怕鬼。有時候也講神仙,但不十分相信。“鬼是人死之後的靈魂,正常死亡的就不會出來作祟,只有那些死得不‘乾淨’的,才會成為邪鬼。”
   
    在高坡苗人看來,凡是因意外事件猝死或暴斃者,就叫作死得不“乾淨”,而這樣的死者是不能葬進洞中的。
   
    即使是正常死亡,安葬入洞前,家人也必須請鬼師來“打彌拉”。苗族停喪的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天一夜,其間最重要的事情是請鬼師給亡人開路,苗語謂之“喀幹”,否則亡者到不了祖先住地,不能與祖先同居。“喀幹”時,鬼師要歷數死者一生的事跡,然後再指引死者走過三十二段荊棘叢生的路,亡魂方能回到祖先聚居之地。完成了複雜的儀式,亡者才能最終安葬。
   
    了解到這一層,洞葬在苗語裏的意思居然會是“洞裏面的鬼”,也就不足為奇了。(周之江/文周浩/圖)
  


發表評論 


責編:陳玥 來源:南方週末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