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生死白鰭豚
08.02 15:57


    1986年3月,中科院水生所捕獲到一條雌性白鰭豚“珍珍”,因年幼不懂“談情説愛”未能與雄性的淇淇配對,兩年後因患肺炎死亡。珍珍與淇淇短暫的共同歡樂時光,讓張先鋒久久難以忘懷。
   
   

    張先鋒為湖北省中學老師介紹長江流域白鰭豚保護知識。
   
    如果我們不能有效地挽救白鰭豚,它將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被人類消滅的鯨類物種。我國科學家認為:由於長江環境的巨大變化以及一定時期內的發展趨勢,白鰭豚已不可能在長江中安全生活下去
   
    武漢痛失國寶“淇淇”———世界惟一人工飼養的白鰭豚於2002年7月14日辭世。
   
    負責白鰭豚研究保護的專家張先鋒介紹説,當日上午8時,飼養員準備給淇淇喂食時,發現它已“沉睡”水底。淇淇體長2.07米,體重98.5公斤,約25歲,在淡水鯨類動物中屬老齡,相當於人類70多歲。
   
    1980年1月11日,湖南農民在洞庭湖口的長江邊打魚時,遇到一頭擱淺的白鰭豚,也就是後來的淇淇。今年75歲的中科院水生所白鰭豚研究室首任主任陳佩薰介紹説,22年前,她親手將淇淇接到武漢。中國現代魚類學之父中科院伍獻文教授“激動得像抱了個孫子”。
   
    當時天下着大雪,一行人在吉普車內瑟瑟發抖。由於淇淇身受重傷,大家生怕路上有個什麼閃失,惴惴不安。
   
    淇淇接到武漢後,居住在白鰭豚館,裏面安裝有先進的調溫系統,常年水溫控制在23℃至25℃之間。
   
    過去能看到白鰭豚的人很少,捕捉一頭活白鰭豚更是難得。淇淇的到來,讓研究人員獲得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使我國的淡水鯨類研究從無到有發展起來,目前位於國際領先的水平。
   
    當初,人們對白鰭豚吃什麼都搞不清楚,曾把饅頭、肉做成魚的形狀給淇淇吃。後來才發現,白鰭豚只吃魚,且1天的食量佔體重的8%—9%。
   
    白鰭豚淇淇在人工飼養下存活了22年半,是世界上存活時間最長的4頭淡水鯨類之一。
   
    20多年來,科研人員通過對淇淇的飼養,在白鰭豚的飼養學、行為學、血液學、生物聲學、繁殖生物學、疾病診斷與防治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豐富的資料,産生了一批科研成果。
   
    淇淇已成為人類與白鰭豚交流的“親善大使”。它曾兩次入選郵票畫面,多次成為體育賽事和文化活動的吉祥物,對喚起人們的動物保護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淇淇被捕獲時曾嚴重受傷,來到水生所後,經過4個月的救治才痊癒。1996年和2000年又大病兩次,經過科研人員的搶救和精心護理才轉危為安。從今年起,淇淇年邁多病的跡象越發明顯,食量下降,從壯年時的每天10公斤魚減少到不足5公斤,活動能力減弱,體重減輕。
   
    淇淇死後,中科院水生所對它進行了解剖,各內臟器官已取樣冷藏保存。專家初步分析認為,年老體衰可能是淇淇死亡的根本原因。
   
    淇淇之死震動了海內外,各方面唁電、電話紛至沓來。農業部、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和香港海洋公園等均發來唁電,日本、美國等國的鯨類研究機構也紛紛發來了慰問郵件。美國動物保護專家亨利説:“我有幸成為看到淇淇的為數不多的幾個外國人之一。它為我們聯接起另一個世界,一個正在消失的世界。”一位不知姓名的朋友給張先鋒發來手機短信息:“淇淇走了,很多人只能通過圖片認識白鰭豚。”
   
    著名水生物專家陳佩薰研究員説,淇淇最大的缺憾是沒有生殖繁育後代。雖然科研人員為它準備“婚娶”多次,但一次都未“圓房”。精子也沒有保存下來。
   
    英國科學家成功克隆出綿羊“多利”後,人們開始關心白鰭豚能否克隆。白鰭豚研究保護的專家王丁博士認為,克隆白鰭豚從理論上講可行,但實際操作起來難上加難,一是克隆羊有3個母羊體,一個提供乳腺細胞,一個提供未受精卵生成的胚胎,最後又植入另一個母羊體內。而要捕捉一頭雌性白鰭豚就需耗資近百萬。二是白鰭豚是水生動物,它與陸生動物相比,取體細胞和卵子以及將其放入子宮,其難度要大得多,不容易操作。三是克隆後,基因多樣性消失,將會導致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下降,使物種走向滅絕。
   
    白鰭豚人工飼養保護專家張先鋒博士表示:“沒有了淇淇,我們還是要把這項研究堅持下去。”可怎麼研究呢?
   
    陳佩薰説,只有再捕捉白鰭豚。曾有專家建議,儘快捕捉2—3隻白鰭豚,放進白鰭豚館,進行人工飼養條件下的研究,並儘早建立白鰭豚體細胞庫,保存其遺傳物質。
   
    據悉,去年農業部在武漢召開捕捉白鰭豚計劃會議,落實了今秋“捕捉方案”。可事情談何容易,經科研人員連續三年的觀察,白鰭豚數量逐年遞減。1999年,農業部組織長江白鰭豚同步考察,只觀察到5隻白鰭豚。
   
    素有“活化石”之稱的白鰭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物種,從陸生轉為水生,經過了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白鰭豚在長江生活了約2500萬年,如果不是很大的生態變遷,它是不會滅絕的。
   
    白鰭豚簡介
   
    白鰭豚流線形的身體像一條大魚,它的背部藍灰色,腹面潔白。如果由上往下看,藍灰色的背部和江水混為一體,若是從水底向上看,白色的腹面與水面的光線接近。
   
    白鰭豚主要捕食長江中的魚類。它的上頜和下頜的每側各有30多枚牙齒,可以將魚咬住不放。它不進行咀嚼,而只把捕到的魚囫圇吞下。由於在水中游泳會消耗很多能量,因此它必須吃大量食物加以補充,白鰭豚每天所吃的魚約相當於體重的1/10。白鰭豚的眼很小,只有綠豆粒大,雖有感光功能但分辨能力很低。它利用聲納信號來尋找食物或識別目標。聲納信號還用於白鰭豚個體之間的通訊聯絡。
   
    白鰭豚的體形雖然像魚,但仍保持着哺乳動物的共同特性,它有36度的恒定體溫,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仔豚必須潛水到母豚的腹部找到乳頭,才能吃到奶,吃幾口就得出水呼吸一次。這樣反復幾次,才能吃飽肚子。
   
    1981年9月,我國地質工作者在廣西桂平縣發現了一塊下頜骨化石片段。這件下頜骨化石屬於一種古老的白鰭豚,叫原白鰭豚。它記錄約2000多萬年前的古老性狀。人們把保留着古老性狀的現代生物稱為活化石,白鰭豚就是一種活化石。
   
    古代的長江是白鰭豚寧靜舒適的家,那時候,人類只有原始的舟船和漁獵工具,長江保持着天然的生態系統。那時的長江,沒有機器的轟鳴,沒有螺旋槳的呼嘯,沒有危及白鰭豚的漁具,沒有化學毒物的污染。那時的長江,生物資源豐富,充滿勃勃生機。在當時長江中,白鰭豚家族興旺,隨處可見。
   
    今天,長江流域人口在增長,經濟活動在擴大,使生態系統發生急劇改變,白鰭豚數量嚴重下降。白鰭豚是一種古老的水生動物,不能適應現代化船舶急劇增多的新環境,有時會被輪船的螺旋槳打傷或者擊斃。
   
    另外,長江魚類資源的嚴重衰退,使白鰭豚的食物減少了,但遭漁鉤、漁網傷害的機會卻增多了。有些不法分子非法在長江上炸魚或用電捕魚,發生了多起炸死、電死白鰭豚的惡性事件。工業廢水、有機農藥污染長江,也危害着白鰭豚的健康。
   
    在1980年代,長江中常有白鰭豚的屍體被發現,其中1984年發現的屍體竟達18具。它們有的是被輪船的螺旋槳打死的,有的是被滾鉤、“迷魂陣”等非法漁具殺死的,也有遭受污染而病死的。到了90年代,長江中殘存的白鰭豚已經很少了,但發現白鰭豚屍體的不幸消息仍從各地傳來,1992年有2具,1993年-1996年每年各有1具。這對於瀕臨滅絕的白鰭豚無疑是雪上加霜。
   
    胡偉鳴(湖北)周國強(湖北)攝影報道
  


發表評論 


責編:陳玥 來源:南方周末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