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設想的月球基地的一個場景。 今年7月,當尤金 塞爾南腳踩倣真月球車登上長城的時候,不知他是否憶起1972年12月登上月球的情景,也不知他是否有一種英雄遲暮的感覺。在這位前阿波羅飛船指揮官之後,再也沒有人在月球上激起塵煙。 在過去的30年裏,重返月球不過是少數人心中一個奢侈的夢想。但如今,這個夢想正在越來越多的人心中燃起。 “月球地産銷售商” 美國宇航局月球和行星研究所副所長保羅 斯普迪斯將自己比作“月球地産銷售商”。在他看來,月球南極是太陽系中最有價值的一塊地皮。 7月中旬,在美國空間前沿基金會舉行的第4屆“重返月球”學術年會上,斯普迪斯和一些科學家呼籲美國宇航局將重返月球納入議事日程。 科學家們認為,阿波羅計劃結束之後,美國宇航局迷失了方向。目前正在執行的尋找火星生命的計劃,是一次耗時太長、耗資過大的艱難跋涉。此外,隨著國際空間站光環的漸漸褪去,美國上下對美國宇航局的信心也在減退。 美國宇航局國際事務高級助理、約翰遜空間中心前主任喬治 阿比説:“我們有足足30年沒將人類送出地球軌道了,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他擔心,如果沒有新的登月項目,隨著老一代研究人員的淡出,美國宇航局將後繼無人,失去技術領先的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重返月球對美國宇航局的未來是至關重要的,”斯普迪斯也説,“令人惋惜的是,許多人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明白這個道理。” 現在,“月球地産銷售商”們終於聽到了一個好消息。7月上旬,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的一個專家小組,建議美國宇航局再次發送機器人,前往位於月球南極的艾特肯盆地採集樣本。7月下旬,美國宇航局召開科學工作會議,討論其“新前沿計劃”的系列任務,登月採集樣本也是參加討論爭取資金的項目之一。 空間前沿基金會的裏克 圖姆林森説,這個重要的信號表明,在人類最後一次登月30年以後,美國宇航局終於開始認真考慮重返月球的事情了。 地球的“閣樓” 從月球上採集回來的樣本,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正因為如此,有人甚至打上了月球樣本的壞主意。最近,約翰遜空間中心發生了一起月球岩石樣本失竊案。三名做暑期工的學生和另外一人,被指控合謀偷走了113克岩石樣本,然後在比利時一個網站刊登廣告,開價為每克1000到5000美元。 在阿波羅計劃前後共6次登月旅行中,人類一共從月球帶回了約382千克的岩石和土壤樣本。今天人們對月球的認識,有98%歸功於這些採集回來的樣本。 然而,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的專家小組認為,這些樣本中仍然缺少關鍵的信息,這也是該小組呼籲美國宇航局再次登月採集樣本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可能會問,既然人類已經登過月球了,為什麼還要重返月球?”華盛頓大學的約翰 阿姆斯特朗説,“推動阿波羅計劃的主要力量並非科學,而是與前蘇聯的競爭。在科學問題上,我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 科學家們認為,月球的歷史和地球的歷史是緊密相連的,月球好比地球的一個“閣樓”,它隱藏著地球早期生命的重要秘密。例如,一些小行星曾經在數十億年前撞擊過地球,部分碎片很有可能散落在月球之上,如果找到碎片,從中可以發現小行星撞擊影響地球生命演化的證據。 “頭腦風暴” 在第4屆“重返月球”學術年會上,科學家們還提出了種種關於月球基地的美妙設想。 例如,在月球上放置天文儀器,可以使人類更好地觀測宇宙;月球南極的隕石坑下埋藏的冰,可以為人類提供水、氧氣和燃料;月球本身就是一個空間站,可以為人類提供一個學習如何在地球以外生活和工作的環境;等等。 還有人將“重返月球”和“登陸火星”看作人類的救命稻草。前阿波羅飛船指揮官、約翰遜空間中心技術和安全監督約翰 楊説:“我們知道下一顆小行星什麼時候撞擊地球嗎?我們不知道這樣的事情是否明天就會發生。我們也不能預知一座超級火山什麼時候爆發。人類始終處在危險之中,既然如此,我們必須將人類的觸角伸向月球和火星。” 在歐洲,同樣有不少科學家抱有登月的熱情。今年6月,位於荷蘭的歐洲空間技術研究中心舉行了一次“頭腦風暴”。建築師、工程師、物理學家和其他研究人員聚在一起,在兩個星期之內,就討論出了10多個月球基地方案。 不過,“月球地産銷售商”們要説服決策者和公眾,將“頭腦風暴”化為現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阿波羅計劃前後耗資約250億美元,這樣的天文數字,即使一向財大氣粗的美國也覺得難以負擔。隨著技術的發展,“重返月球”的成本肯定會降低,但無疑也需要一筆巨大的投入,如今美國宇航局日子本來就不好過,一個國際空間站的經費缺口已經讓它頭疼不已了,要尋找到“重返月球”的資金恐怕更是難上加難。 另一方面,許多科學家認為國際合作是“重返月球”的必選之路,但9 11之後,對恐怖主義的擔心和技術外流的憂慮,也給未來的國際合作蒙上了一層陰影。 今年6月,一些專家聚集在歐洲空間技術研究中心,討論出10多個月球基地方案。圖為方案之一:設計者沒有採用傳統的金屬艙室,而是將充氣艙室作為主要的設計元素,組成一個形如螞蟻的建築物。(賈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