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阿拉善駱駝 死亡告急
06.14 10:12


    阿拉善向有駱駝之鄉美譽,駱駝數量曾高達25萬峰。駱駝主食馬蓮草,如今馬蓮草已滅絕。“人再不覺悟的話”,盧彤景眼中含淚,“3至5年內,駱駝滅絕一説不是可能,而是事實。”駱駝,生物鏈中一環的缺席,勢將影響其他生物健康有序的運動。
    
    “娘吃不飽肚子,它還活的了”
    
    2001年3月3日,著名環保攝影家盧彤景六進阿拉善拍攝沙塵暴和生態。在沒有草的草原上,盧彤景奇怪鏡頭裏的羊群怎麼都花花綠綠的?近前細看,每只羊身披顏色各異的衣服。以前,盧彤景見過個別穿衣服的羊,而這次竟全體著裝。“不穿衣服不行啊”牧民告訴盧彤景:“吃毛吃得厲害”,牧民解開一隻羊的衣服,盧彤景看見肚皮裸露,青筋暴露,肉色分明。
    
    2001年,阿拉善滴雨未下,山羊不僅吃光了地表草,還掘草除根。斷草絕糧的山羊開始羊吃羊。而這些羊是牧民的命根子,他們靠賣羊絨生存。互吃羊毛的羊等於吃掉了主人的財産。主人説,羊毛沒了少了還不算大事,羊在就行。最讓他們心痛的是駱駝,他家的駱駝已死了兩峰,沒草吃,餓死了。現在村裏很多人家死了駱駝,還有剛生下就死的。果然,盧彤景路途中不斷遭遇死駱駝。牧民説:“娘吃不飽肚子,它還活的了?”
    
    甘肅售草1公斤0.80元,當地玉米1公斤0.90元。牧民計算草價能接受,但運費付不起。等待草的駱駝,最終等待的是死亡。2001年6月,一牧民對盧彤景説:“再有半個月沒草吃,我家的60多峰駱駝都得死。”另一家牧民不忍眼看悲劇成真,遂忍痛將家中80多峰駱駝廉價賣了,得款3萬元。老兩口1萬,兩個兒子一人1萬。盧彤景問他們將財産賣了,吃什麼?靠什麼生活?牧民無話。
    
    “阿拉善就要成為第二個羅布泊”
    
    沒草吃的駱駝死亡前的徵兆是掉毛脫皮。盧彤景的鏡頭裏淤滿了駱駝的悲劇:瘦骨嶙峋,大塊脫落的皮,站不起來,載不動牧民拉水的車,被沙暴打瞎雙眼……生態惡化後果之二,草原上長出一種從未出現過的草,牧民叫“毒草”。駱駝吃了它就轉圈,肚脹。於是牧民用削尖了的竹子捅進駱駝腹部放氣,其結果,命大的活了,體弱的慢慢放倒在主人面前。主人口氣悲憤:“老天要絕它,吃了毒草是死,放氣也是死,我有什麼辦法。”
    
    同樣的心情在內蒙古軍區邊防某團政委張立明身上是另一種表現。他一見到死駱駝就下車行軍禮,後短暫默哀。張立明告訴盧彤景,他剛入伍時喂軍駝,後來騎軍駝,駱駝伴隨他從士兵到政委。27年,他對駱駝的感情常人不能理解。他感覺每一峰死去的駱駝都是他掉下的一塊肉。
    
    阿拉善右旗諾日蓋蘇木(鄉),八九年沒下雨,九口水井都幹了。該鄉曾有200多戶,2001年6月,盧彤景見到全村僅存4戶。牧民逐水而居,四散各地。阿拉善右旗,8分錢一斤的西瓜竟沒人買。惡劣的自然環境導致經濟萎縮,進而使牧民生活走向貧困。阿拉善左旗銀根蘇木(鄉),烏裏吉蘇木(鄉)遠離公路,1公斤36元的駱駝毛沒人收,主要靠賣駱駝毛維持生計的牧民陷入貧困。
    
    自1995年始拍攝阿拉善生態的盧彤景沮喪:“一年比一年糟糕。腳下的土就薄薄一層,踩下去,就是沙子,沙化無可救藥。”6年來,他鏡頭裏記錄著阿拉善生態漸變過程。目的:教育現代人警示後來人。盧彤景承認惟一好的變化在恩格貝,那兒有種樹14年的日本人遠山正英。盧彤景描述:“那兒確是一片綠洲,沙化得到有效扼制。”恩格貝之外,盧彤景鏡頭裏全是脆弱生態發出的SOS———“阿拉善就要成為第二個羅布泊”。
    
    “草原不可無草”
    
    2001年,朱鎔基指示:“要辦生態警示教育展”。盧彤景興奮:“非常好,非常及時。”他將他拍攝的生態告急照片展示給某些官員———無動於衷。
    
    他又舉例説明,赤峰一老人種樹幾十年已成氣候,林子上空總有雲彩。仍無表情。面對官員麻木的臉,盧彤景難抑淚水。他説6年走沙漠,多困難沒掉過淚,但在人心不是肉長的當官的面前他忍不住,他為麻木落淚。麻木,是因為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事司空見慣嗎?!盧彤景不平:“地下水越來越少,草越來越稀,他們的烏紗帽越戴越高。”
    
    目前,盧彤景焦慮再這麼糟蹋下去,黨中央的“再造山川秀美”便是神話。他身在沙漠,眼裏卻不揉沙子。他看到種樹打埋伏;逐年增加的山羊現呈遞減趨勢,生態一年比一年糟糕……他呼籲“不穿羊絨衫、少吃涮羊肉”。道理是:草原不可無草。
    
    從沙漠回到都市的盧彤景,曾問北京兩個正在吃冰棍的小學生,“省下冰棍錢,買樹苗好不好”,孩子説“種樹是國家的事”。盧彤景心涼,尤對大多數國人在生態危機面前的“事不關己,高高挂起”心寒。
    
    2002年,盧彤景變賣了老家包頭的5間房進京。他鐵了心要將生態警示照片廣而告之。他認為偌大京城沒有一幅驚心動魄的警示照。
    
    2002年1月9日,朱鎔基在第五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上説:“決不能做‘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事。”盧彤景在刊載朱鎔基講話的報紙上畫了綠線:“要繼續搞好環境警示教育,把公眾和新聞媒體參與環境監督作為加強環保工作的重要手段。”
    
    小學文化的盧彤景這樣理解總理的話———跟寺廟上常見的牌匾一個意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發表評論 


責編:何貝莉 來源:人民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