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長江中白鰭豚遠少於100頭 國寶白鰭豚面臨滅絕
06.13 10:10


    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美麗、更稀有、更瀕危的國寶——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鰭豚,正在走向滅絕邊緣。
   
    水生生物學家警示:白鰭豚總數已不足100頭,如再不採取特殊措施加緊搶救,它將在20年之內徹底滅絕。
   
    目前全世界唯一一頭人工飼養的白鰭豚,隨著時間的流逝,在孤獨中日漸衰老。
   
    美麗的動物
   
    在長江裏大約生活了2500萬年的白鰭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遺物種。專家説,白鰭豚是鯨類家族中小個體成員,是世界上現有5種淡水豚(拉河豚、亞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鰭豚)中存活頭數最少的一種。由於數量奇少,白鰭豚不僅被列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12種最瀕危動物之一。
   
    關於白鰭豚,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西漢時代就有記載。一部名為《爾雅》的古書,對白鰭豚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作了比較科學的描述。
   
    到了清朝小説家蒲松齡的筆下,更把白鰭豚擬人化了。在其名著《聊齋志異》中,有一則動人的故事《白秋練》。描寫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白秋練,與一個名叫慕生的小夥子相愛,結為伴侶。而洞庭龍君卻要納白秋練為妃,逼白母交出秋練,白母不從,受龍君懲罰,結果現了原形--原是白鰭豚的化身。
   
   人們稱白鰭豚為“長江神女”、“水中大熊貓”、“活化石”。它全身灰白,體態健美,呈流線型。眼睛很小,嘴似長劍,背鰭為三角形,尾鰭又大又扁。圓圓的鼻孔長在頭頂,形若海豚。在水中,白鰭豚來去倏忽,翩若驚鴻,可望而不可即。它的後腿已退化消失,僅留下後肢骨骼的痕跡,前肢演化成鰭肢,像魚類的胸鰭。它游動時和魚類一樣,靠的也是尾鰭。
   
    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以為白鰭豚屬於魚類。其實,它是獸不是魚。它體溫恒定,用肺呼吸,體內受精,胎生哺乳,而且它有猩猩一樣發達的大腦。科學家告訴我們,鯨類的祖先是生活在陸地上的原始哺乳動物,後來由於受冰川的襲擊,它們不得不遷入水中避難。經過漫長的生物進化歷程,演化成完全適應水中生活的特殊類群。
   
    白鰭豚6歲左右性成熟,母豚一般2年一次懷胎,孕期約10個月,每胎一仔,也有二仔的。幼豚靠母豚帶遊,有時倚在母豚的鰭翅上戲水,有時鑽到母腹吮吸乳汁,活潑有趣。成年白鰭豚雌性比雄性大,雌性身長可達2.5米以上,重達170公斤左右;雄性長達2.2米以上,重達125公斤左右。白鰭豚喜群居,通常兩三頭以上一起出沒,幼豚遊在中間,大而壯的豚在前後左右相伴,如同長輩呵護著子女,一家幾口和諧相處,盡享天倫之樂。
   
    由於白鰭豚世世代代生活在渾濁的江水裏,視覺器官退化。不過,它在大江裏卻非常靈活。因為它有一套得天獨厚的聲納系統。它的前額呈球狀隆起,像聚焦的透鏡,是聲納發射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就是靠聲波回彈來識別目標和捕食獵物的。白鰭豚的皮膚構造也很特殊,皮是雙層結構,上有許多管狀海綿物質,游動時互相滑動,能減少水的磨擦力。當它快速衝馳時,連全速推進的魚雷也相形見絀。
   
    科學家説,白鰭豚的價值不僅在於觀賞,更重要的是具有倣生學、生物學、考古學、軍事學等多學科的科研價值。在我國一級保護動物中,大熊貓、白鰭豚分別被視為陸上和水生保護動物的“旗艦種”。且白鰭豚更為珍貴。
   
    悲慘的命運
   
    據中科院武漢水生所白鰭豚研究基地副主任張先鋒博士介紹,上世紀80年代初,白鰭豚的種群數量為400頭左右。1986年的調查結果表明,從湖北枝城到江蘇瀏河口的1628公里長江江段,共有白鰭豚48個群體,總數量下降到約300頭。1990年調查不足200頭,1994年調查已降到100頭以下。現在,白鰭豚種群數量仍在迅速減少,瀕臨滅絕。
   
    實際觀測也證實了白鰭豚面臨滅絕的趨勢:1997年,農業部共調集漁政船53艘,組織沿江漁政人員和科技工作者300多人,分成22個考察組,對長江口至湖北宜昌的長江幹流,以及鄱陽湖和洞庭湖及其支流的不同地區,進行同步考察。共觀察到白鰭豚25頭次,分析結果認定共觀察到白鰭豚13頭。1998年,農業部再次組織漁政船18艘,分別對長江和洞庭湖、鄱陽湖的重點地段進行同步考察,共觀察到白鰭豚7頭次,分析結果認定為3頭至4頭。1999年,農業部再一次組織長江白鰭豚同步考察,只觀察到白鰭豚5頭。
   
    中科院院士朱作言説,目前長江裏的白鰭豚遠遠少於100頭,白鰭豚確實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因為物種的消亡規律是:減少到一定數量就很難恢復了,而不是以最後一個的消亡為限。專家們按多年來白鰭豚的下降率計算預測,在今後不到10年時間內,白鰭豚很可能減少到只剩少量殘余個體。到那時,即使再採取拯救措施,也將會因為近親繁殖和基因退化,導致白鰭豚不可避免地徹底滅絕。
   
    白鰭豚瀕臨滅絕主要是人類威脅所致。調查表明,一是隨著長江航運的發展,各種機動船成倍增長,晝夜不息的機動船螺旋槳在長江上劈波斬浪,常常造成白鰭豚非正常死亡。二是滾鉤、迷魂陣、電打魚、毒魚、炸魚等非法行為屢禁不止,使一些白鰭豚死於非命。三是長江水質污染,非法採砂,以及長江中下游的支流湖泊大多修了壩閘,水文地理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既破壞了白鰭豚長期適應的生態環境,又使作為白鰭豚食物的洄遊性和半洄遊性魚類大量減少,對白鰭豚種群繁衍極為不利。
   
   專家們感嘆:長江不再是白鰭豚的樂園,人類已成為白鰭豚的天敵!
   
    命運多舛的白鰭豚,在自然界的處境令人擔憂,其人工飼養狀況更不容樂觀。1980年初,一頭受傷的雄性白鰭豚被科學家從漁民手中接到水生所療養,取名叫“淇淇”。從此它在水生所棲息下來,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頭人工飼養成功的白鰭豚。如今,“淇淇”已經24歲了。儘管一直受到科技人員的精心照料,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在孤獨中日漸走向衰老。最新的體檢表明,“淇淇”的多種生化指標都已老化,而且在水中游速減慢,連捕食活魚的能力也大為減弱。
   
    我國曾人工飼養過多頭白鰭豚--中科院武漢水生所飼養過“容容”、“聯聯”;江蘇省有關部門飼養過“江江”、“蘇蘇”。可惜的是,它們相繼因傷病而死去。1986年,科技人員曆盡千辛萬苦捕捉到一頭雌性幼豚“珍珍”。科研人員原以為給“淇淇”找到了配偶,人工繁殖和科研有了希望。但事與願違,兩年半後,還未達到性成熟的“珍珍”不幸死於肺炎。
   
    1995年,科研人員歷時一個多月,在湖北石首江段捕到一頭性成熟的雌性白鰭豚,將它放養在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白鰭豚自然保護區內。1996年夏天長江大洪水,這頭還未命名的白鰭豚因觸網而死,令專家們痛惜不已。
   
    嚴峻的現實
   
    一些外國專家在了解白鰭豚的現狀後預言:“白鰭豚將成為當今世界上第一個由於人類活動而導致滅絕的豚類動物。”白鰭豚是中國的特有種,迄今既未獲得人工繁殖成功,又未在其他任何國家得到保存,它的滅絕所造成的空白將是永遠無法彌補的。
   
    面對白鰭豚如此險惡的處境,心急如焚的科學家及關心白鰭豚的人們想了很多辦法,提出了原地保護、人工繁殖、克隆技術以及遷地保護等多種方案。
   
    中科院武漢水生所副所長王丁説,原地保護,就是讓白鰭豚在長江中自然繁殖發展,這當然是最好的願望。但人類活動日益頻繁,長江水環境日益惡化,白鰭豚已無法在長江裏生存繁衍了。寄希望於人類活動因此而減少,讓長江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這在可預見的未來是難以實現的。因此,原地保護只能是等待滅絕。
   
    人工繁殖是拯救野生瀕危動物有效途徑之一。大熊貓、揚子鱷等珍稀動物的人工繁殖成功,使它們走出了面臨滅絕的險境。近20年來,有關部門和專家們致力於白鰭豚的人工繁殖,雖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離成功還有相當遠的距離。專家説,豚類是難以人工繁殖的動物,美國研究海豚人工繁殖,搞了70多年還未完全成功。
   
    為了進行人工繁殖研究,有關部門組成的聯合捕豚隊,10多年來在長江上進行了多次圍捕,一共只捕到3頭白鰭豚。除長江天鵝洲保護區1996年死亡的一頭以外,1986年捕到的2頭也早已因傷病而死亡。現在,只有武漢東湖之濱的白鰭豚館內還飼養著一頭老豚“淇淇”。“淇淇”是22年前由漁民捕獲的,中外科研人員對它進行了長期的觀察研究。
   
    那麼,白鰭豚能否克隆呢?朱作言等專家説,克隆白鰭豚現在不過是理論上的概念和良好的願望,目前克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專家們分析説,一是克隆要建立在對其繁殖生物學相當了解的基礎之上,而現在對白鰭豚的繁殖所知甚少。二是可作為克隆載體的白鰭豚幾乎沒有,克隆等於是無源之水,空中樓閣。再説,即使克隆白鰭豚能取得成功,其基因的多樣性消失,將會導致白鰭豚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下降,同樣可能使物種走向滅絕。因此,白鰭豚拯救工作不能指望克隆技術。
   
    中科院院士朱作言、劉建康、陳宜瑜和全國政協委員陶醒世等專家認為,由於長江生態環境繼續惡化,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難以逆轉,實施遷地保護已成為拯救白鰭豚的唯一選擇和最後希望。他們建議國家撥出專款,農業部、中科院組織有關科研和管理人員,組織有力的捕豚隊伍,製造專用安全高效捕豚設備,再組織幾次大規模的捕豚活動。盡可能地把長江裏為數不多的白鰭豚捕捉起來,放到石首天鵝洲白鰭豚保護區和中科院武漢水生所白鰭豚館,進行遷地保護和增殖。
   
   專家們説,天鵝洲保護區不是人工飼養,而是半自然保護區。白鰭豚的“近親”——江豚已在天鵝洲遷養繁殖成功,為白鰭豚遷地保護提供了範例,讓人看到了一線希望。如果能捕到十幾頭雌雄白鰭豚放進天鵝洲保護區,就有希望慢慢繁殖起來。他們呼籲抓緊時間作最大的努力,拯救白鰭豚還有希望。如果再等3年至5年,即使國家有再大的投入,白鰭豚也很難搶救了。(記者陳新洲楊希偉)
  


發表評論 


責編:王卉 來源:新華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