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千里尋狼蹤——尋訪野生動物最後的家園
05.22 10:09


    翻轉對狼的印象
    
    狼心狗肺、狼貪鼠竊、狼狽為奸、狼子野心……翻開《成語詞典》,關於狼的成語,竟尋不出一個褒義詞來。美國經典影片《與狼共舞》中,營造了人與狼和諧的關係,然而“與狼共舞”這個詞到了中國不久便被訛傳成“與邪惡的人或事物接觸”的意思。這“邪惡的化身”——狼,在現代人的言語中還時常被使用,但鮮為人知的是,我們如果再不留意,就將與狼訣別了。此次本報的尋狼之行,讓記者重新認識了狼。
    
    如果任由記者挑選採訪對象,是無論如何不會選擇尋狼的。但劉明玉教授的一番話徹底將記者對狼的印象翻了個個。“中國人自古就在接受著敵視狼的教育,幾乎所有的人都對狼有一種厭惡和憎恨的情緒,自古打狼便被世人視為勇士之舉。而近現代,槍械的大量發展,使狼遭受到了滅頂之災。事實上,狼是一種對生態平衡起重要作用的動物,食物鏈中缺少了它,是不可想象的。狼是不主動攻擊人的,這一點,似乎一直不被世人知曉。”
    
    五千里尋狼
    
    在端正了對狼的認識後,一種想見到狼的願望變得極其強烈。我們從《遼寧動物志》上看到了這樣的記述:狼在全省幾乎都有分佈,近數十年,由於不斷捕殺,在遼寧已十分稀少,鋻於本省實際情況,在遼寧應對狼給予保護。
    
    劉明玉教授告知:“如今能見到狼的人已相當少,況且狼是不會那麼容易就被人看到的。”進入遼東山區,我們便開始沿途打探,在新賓、清原,當地人稱已經有幾十年沒見狼蹤了。行至鐵嶺西豐山區時,一些山民告訴我們,這裡的確有狼,但少得可憐。三年前曾有一劉姓農民在山中見到一大兩小三隻狼,狼見到他後,飛快地逃掉了,這一舉動讓老劉頗感意外,因為在對視的一剎那他以為自己死定了。從這件事上看,狼怕人的論點得到了驗證。
    
    在北寧市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宋殿雲局長講了不少狼的故事。
    
    “狼在這一帶曾有過極興旺的時代,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至少有上千隻狼在山裏活動,時常奔襲農舍。六十年代末,一戶宋姓農民在地裏種田時,一隻餓狼鑽進了他家,把正在熟睡的小孩叼走吞吃了。”
    
    1985年《錦州日報》曾經有報道,冷家溝地區野狼成患,餓狼時常竄入村莊,鑽進牛羊圈襲擊牲畜。
    
    而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後,閭山一帶大規模開山採石,人類頻繁進山致使山中的狼大批向西北轉移。據當地人講,曾有人看到大小十余只狼成群結伴穿越馬路向西而去。劉明玉對此的注解是:那很可能是狼在進行大規模遷徙。目前閭山一帶野狼已不足百隻。
    
    而後,記者又前往朝陽一帶探訪狼蹤。在山地比較集中的淩源市河坎子鄉,當地的林業工作者告訴我們,當時朝陽縣南、喀左縣東的大山密林中,野狼成群,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山中少説有狼上千隻。當地百姓談起當時對狼的印像是“到處都能見到”。1987年,山上的植被開始被大規模地破壞,朝陽狼也從此失去了它們的天然屏障。目前,當地見過狼的人已是寥寥無幾。記者在當地山民的帶領下,上山遍尋狼蹤,結果行進了十幾裏也沒看到一點線索。
    
    隨後,記者到阜新地區尋狼,也遇到了相同的情況。阜新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的楊旋説:“我們這裡原本是狼橫行的地方,但現在狼已經屈指可數了。1997年,一個農婦在田間幹活時,放在田頭的孩子引來一隻餓狼,雖然農婦拼命護子,最終二命得保,但二人都被抓得皮開肉綻。”此外,記者問詢狼的情況,保護站已講不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來了。
    
    劉明玉教授總結:狼的銳減時期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一方面人工捕殺,另一方面山間植被被大規模破壞。加之人類進山頻率激增,使狼徹底失去了穩定的家園。
    
    人是狼的天敵
    
    狼歷史上傷過多少人,人們總是唸唸不忘,但人害了多少狼,卻沒人説得清楚。由於遼寧沒有太多的大型猛獸,狼可以説是沒有天敵的,惟一對它有致命威脅的,就是人類。
    
    據閭山管理局的宋殿雲局長回憶,1971年,一隻惡狼竄入其家的院內,扒著窗子往裏瞧。屋裏的人見此,就把一顆“炸子”塞到林蛙肚子裏,並把這只“炸子”林蛙扔出窗外。結果那只狼中了計,噬咬林蛙時,嘴臉被炸得亂七八糟,鮮血淋漓地跑回山林。宋説,那個時代,打狼是件讓人稱道的事。1987年,當地農民發現一狼偷入羊圈,群起而圍之,狼在四個壯漢的槍口下慘死。當時此事在當地傳為佳話。
    
    劉明玉教授還給我們講了件驚險的真事兒:上世紀六十年代,三個遼西的男孩閒來無事,去掏狼窩,乘老狼出去覓食之際,將窩裏的四五個狼崽揪出,砍下狼頭,又用木棍把斷頭與身軀連好,放回窩內,爬上旁邊的大樹等著看笑話。老狼回來後,一見狼兒頭部盡斷,登時坐地哀嚎,幾個孩子則在樹上大笑不止。不想狼嚎轉瞬招來數十隻大狼。圍著樹打轉,但都沒什麼辦法。不久,一隻老狼前來,圍著大樹轉了兩圈後,開始咬樹根,群狼見狀,蜂擁而上,不足半個時辰,腰粗的大樹被咬得只剩碗口粗細。樹上幾個搖搖欲墜的孩子都嚇得尿了褲子。好在孩子的家長髮覺後,及時用獵槍趕走了群狼。
    
    劉教授的故事雖然精彩,但也反映出當時人們對狼的一種心態。而事實上,狼是非常怕人的。按照劉教授的説法,狼的視覺系統有放大作用,加之人是直立行走,因此人的影像反映在其視網膜上是十分高大的。因而狼是絕不會率先攻擊成人。而少數傷人的狼大都是受到過人類的刺激,或領教過人類的威脅。
    
    由於人的領地越來越大,狼在遼寧省不但數量銳減,領地也越來越小。目前,遼東山區雖林茂山豐,但已難見狼影。而遼寧西北部的狼群也大都逐漸向內蒙地區遷徙。留在遼寧的狼,數量也在逐年遞減。
    
    沒狼的日子咋過?
    
    狼吃山雞野兔,山雞野兔吃植物。在這樣一個簡單的食物鏈中,我們很容易看出狼的不可或缺性。
    
    由於狼的驟減,如今野兔、山雞、飛龍在遼東、遼西山區已經氾濫。在朝陽山區採訪時,我們的吉普車在山道上差點兒壓死一隻山雞,足見其數量之多。朝陽、北寧、撫順的林業部門都證實這一事實的存在。沒有了天敵的山雞、野兔如果肆無忌憚地大量繁殖,勢必對植被造成威脅。
    
    兩年前曾有報道:由於狼的滅絕,澳大利亞野兔氾濫,吃毀大量草場,地方政府不得不從國外引狼入澳,控制野兔數量。不久前,北京媒體也報道,全國不少地區已將狼定為保護動物,嚴禁捕殺。
    
    就目前數量而言,野狼足以進入遼寧的稀有動物之列,劉明玉教授認為,如果不加以保護,狼必將在遼寧消亡。
    
    一個不爭的事實,讓我們去關注中國人一向不願提及的狼——它們正在悄悄地消亡。
    
    在遼寧的山林裏,已難得一見的狼,茍延殘喘地維繫著它們的物種。一些有遠見的動物學者都已振臂高呼——保護野狼最後的種群。因為很少有人知道,沒有狼的世界裏,人類將面臨許多意想不到的麻煩。(張威)
  


發表評論 


責編:王卉 來源:人民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