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觀鳥基礎知識——設備篇
04.01 10:49


    一、觀鳥前的準備
   
    觀鳥活動並不是什麼難事,也不需要複雜的設備條件。一般只需一架適用的望遠鏡和一本鳥類圖鑒就可以了。
   
    (一)望遠鏡
   
   

    由於鳥類比較敏感,觀鳥時不能離鳥太近,因此雙筒或單筒望遠鏡是觀察鳥類的必備工具。特別是在濕地、湖泊、沙漠、海岸等地勢平坦開闊,很少有天然隱蔽物的地方,要接近所觀察的鳥類是很困難的,要鑒別鳥類和統計數量,就必須使用雙簡或單筒望遠鏡(圖2~4)。
   
    1.雙筒望遠鏡主要結構
   
    物鏡:因為觀察時,它向著被觀察的目標,所以叫物鏡。
   
    目鏡:安裝在鏡筒的上端,因為它靠近觀察者的眼睛,所以叫目鏡。
   
   

    鏡筒:鏡筒是由金屬製成的圓筒,上端連目鏡,下端連物鏡。
   
    調焦手輪:安裝在兩鏡簡之間,用來調節物鏡和被觀察物體之間的距離,使人能看清物體。
   
    視差調節環:安裝在右目鏡上,它是專為左右兩眼視力有差異的人調整視差用的。
   
    2.望遠鎮主要技術參數
   
    所有的望遠鏡在鏡身上都有該望遠鏡的技術數據,如8X30,第一個數字表示倍數,第二個數字表示物鏡的直徑(單位是毫米)。有些還會標有7.1或100M/1000M的字樣(圖3),它們均表示該望遠鏡的視野角度,而100M/1000M則表示該望遠鏡使用者在離觀察物體1000米遠的地方,所能看到的視野範圍是100米寬。倍數是表示望遠鏡放大能力的參數。如一架放大本領為8倍的望遠鏡觀看一隻距離800米的鳥時,可以使人眼觀察的視角增加8倍,這相當於鳥到觀察者的距離縮短到實際距離的1/8,這時觀察者就會感覺像在距鳥100米處看到的一樣。一般雙簡望遠鏡為6至15倍,它們視野寬,體積較小,重量輕,便於近距離觀察鳥類,適於在行走及在樹林中觀察鳥。單簡望遠鏡通常倍數在20倍至60倍之間,它們體積較大,使用時要用三角架固定,機動性能較差,適合觀察遠距離能長時間停留在一處的鳥,見圖4。
   
    3.望遠鏡的使用
   
    由於人與人的視力及左右眼瞳孔間寬度都有一定的差異,加之同一個人兩隻眼睛的視力也有差別,所以望遠鏡在設計上充分考慮了上述因素,使望遠鏡能靈活地調節,以便適合不同視力的人的需要。下面簡單介紹調節望遠鏡的方法。
   
    (1)調節兩目鏡間的距離:每個人兩眼之間的距離都不同,所以首先要使兩目鏡能對準自己的雙眼。具體做法是,要用兩手各握雙筒望遠鏡的一鏡筒,扳折兩鏡簡直到左右兩視野重合為一個清晰的影像時為止,即表示兩目鏡寬度位置適中(圖5)。
   
    (2)調節焦距:首先閉右眼,用左眼通過望遠鏡左目鏡,對難事先選好的一靜止物體(如樹、電線桿等),慢慢轉動中央調焦手輪至目標看得最清晰為止。然後閉左眼,換右眼看右目鏡,同時慢慢旋轉右圖鏡上的視差調節環,直至將同一目標看清晰為止。睜開左眼,此時雙眼所得到的影像都非常清晰。這時望遠鏡已按觀察者的視力調節完畢。看不同物體時,只要睜開雙眼,接近目鏡,旋轉調焦手輪即可。如果觀察者:兩眼的視力相同,只需將視差調節環調節到“0”的標記即可。戴眼鏡的觀鳥者,應將目鏡上的橡膠遮光罩向外翻折,以縮短眼睛與望遠鏡目鏡間的距離,使影像清晰。
   
    (3)端正姿勢、選好參考目標:經常使用望遠鏡觀鳥的人,一見到鳥,拿起望遠鏡馬上就能將鳥攝入視野;而初學者在發現鳥後,舉起望遠鏡看,卻找不到鳥在哪兒,甚至有時會出現頭暈的感覺,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握持望遠鏡不穩固,眼睛與目鏡的距離不對。正確的握持方法應該是用雙手緊握鏡筒,手臂和胳膊呈八字形將望遠鏡平舉在眼前,用食指調節調焦手輪,眉骨與目鏡的遮光罩緊緊相連,直到通過望遠鏡觀察感到舒適為止。初學者發現鳥後,先不要急於用望遠鏡觀看,而應先看準鳥所在的位置,查看鳥的附近是否有較明顯的物體,如一段樹枝、一塊突出的岩石或一叢花草等,把它們作為鳥的參照物,記住它們與鳥的位置關係,然後用望遠鏡先找到參考目標,再按其與鳥的位置找鳥。用這種方法經過多次練習,就能很快地找到鳥了。
   
    (二)鳥類圖鑒
   
    除了望遠鏡這一觀察工具外,還應有一本實用的鳥類圖鑒,在觀鳥時幫你認識鳥。鳥類圖鑒中的圖片有彩色照片和手繪的兩種。照片可以較生動地記錄鳥類的形態和鳥所棲息的環境;繪製的圖片可以突出鳥的鑒別特徵。
   
    目前有錢燕文先生等編著,王玢瑩、張一芳女士繪畫的《中國鳥類圖鑒》;《四川鳥類圖鑒》及《廣東鳥類圖鑒》;台灣學者顏重威先生與大陸學者鄭光美、許維樞、譚耀匡、趙正階等先生合作編著,王玢瑩女士與程學義先生繪圖的《中國野鳥國鑒》;由英國觀鳥者費加倫尹璉女士繪圖編著,香港觀鳥者林超英先生翻譯的《香港及華南鳥類》;以及其他版本的各地區鳥類圖鑒可供選擇。“自然之友”編寫的《北京野鳥圖鑒》一書介紹了276種鳥的野外識別特徵、生活習性和分佈。該書圖文並茂,對在北京及華北地區野外觀鳥,是一本適用的工具書。
   
    除圖鑒外,準備一架小型錄音機可以把鳥的鳴叫聲錄下來進行分析,還可以請專家介紹是哪種鳥的叫聲,有什麼特點,這種作法增加了觀鳥的手段和內容。
   
    (三)文具、紙張
   
    在觀鳥時還應及時記錄一些觀測情況,不斷增長經驗,所以要準備一個小筆記本和鉛筆、彩色筆等。若是有組織的觀鳥活動,應事先印製些鳥類的輪廓圖(如林鳥、遊禽、涉禽等見圖6),供觀鳥時在不同部位注出形態特徵和各部位的主要顏色。這樣做有利於積累資料,也便於回來後查找有關材料時參考。
   
    (四)生活用品
   
    衣服、鞋帽要得體,穿著舒適便於活動。另外,在自然界觀鳥時,穿戴的顏色應與環境相適應。特別是不要穿戴紅、黃、橙、粉紅和白色的衣帽,因為大多數鳥類對這些鮮亮的顏色非常敏感,不願靠近,這就影響了觀鳥的效果。到山林觀鳥應穿長衣、長褲和高幫鞋,防止被樹枝等劃傷或被蚊蟲及蛇咬傷。為防止萬一,還應準備一些藥品。若到較遠的地方觀鳥需帶足食品,特別是水。若天氣不好,還應預備雨具。(來源:北京出版社《野外觀鳥手冊》高武、崔爽等編)
  


發表評論 


責編:陳玥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