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馬背民族説蒲姓 |
|
|
|
|
|
大約在700年前,蒙古的一支家族中出了一位狀元,他入朝為官。後來得罪了朝廷,無奈之下,家族離開了大草原,先是居住在崑崙山腳下的湖邊,有一年,湖水中忽然生出了蒲草,於是他們就以蒲為姓了。 到了南宋嘉定年間,這支蒙古族蒲姓族人,因仰慕孔子的儒家學説,而全族遷入山東,字號為魯尼氏,表示對孔子的敬仰,從此蒙古族蒲姓就在中原定居了下來。 這裡是廣東南海裏水鎮甘蕉村,數百年來,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關於蒲姓的來源,主要有三支。相傳舜帝時有位名叫蒲衣的老師,他因教授舜帝有功,在舜帝當政時他被分封于蒲,也就是現在的山西,建蒲衣國,他的後代後來也以蒲為姓了。還有一支是因蒲草而得名蒲姓。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少數民族,改姓為蒲姓了。 採訪:先生您貴姓,姓蒲。是蒲松齡的蒲嗎?蒲公英的蒲。我聽説咱們村子裏好多人都姓蒲,有1000多人都姓蒲。1000多人呀。咱們這個蒲姓據説不是當地的姓氏,不是,是從蒙古過來的,很遠,是北方。草原上的民族。是蒙古,在草原那個地方。 這支蒙古族的蒲姓人家,來到中原後,與漢人雜居,易漢服,學漢俗,讀孔孟之書,參加科舉考試,居然屢屢及第,蒲氏的第二代至第七代都相繼為宋代的地方官。第八世祖蒲秋濤從順德遷往南海甘蕉村。 採訪:甘蕉蒲姓最早是從什麼地方遷到這裡的,是從北方的蒙古遷過來的。當時是什麼原因遷到南方的,是宋代時,有些當官的一路南下過來。 蒲應康先生原是甘蕉村的村長,所以他對村裏的情況比較熟悉,為了證實甘蕉蒲姓人家崇尚讀書,祖上在外有許多做官的經歷,他特意帶我們去了一間老宅。這裡是村民蒲景端老人家,他家的祖宅還保存完好,祖宅上書寫著蒲雲臺書塾的牌匾。屋內還供奉著先祖當官時的畫像。 採訪:我看這個房子富麗堂皇的,是不是證明以前這家人很有錢。是當官的。是在廣州當官的,他退休過來,現在叫退休,退休過來,建了這個房子,是一家人住的。 蒲姓人家各支都有不同的發展,並在歷史上形成了河東,也就是現在山西夏縣等郡望。近幾年甘蕉村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村民們富餘起來了,他們在村邊又蓋起了新房,把過去住的古民居完整保留下來,他們已經是真正的廣東人,但仍然保留著豪爽、純樸的祖先遺風。 採訪:姓蒲,姓蒲啊,叫什麼名字,蒲遠天,前面那個老房子是不是你們家的,蒲雲臺書塾,是,是你們家什麼人蓋的,不知道,屋子裏有一個畫像是誰呀,是太公,是你太公呀,你太公當年是做官的嗎,是。誰告訴你的,我媽媽,媽媽告訴你的。 歷史上出現了許多蒲姓名人。漢代有詹事蒲昌,三國巧匠蒲元,清文學家蒲松齡。蒲松齡是山東淄博人,出身商人家庭,年輕時在文學上就小有名氣,但屢試不第,到了71歲方為貢生。他長期窮困潦倒,以教書為業。他以講狐説鬼的故事手法,揭露社會黑暗,其代表作是《聊齋志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