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蒙古族怎樣過小年? |
|
|
|
|
|
農曆臘月廿三日,也就是“小年”。生活在中國北方的蒙古民族與其他國內大部分民族一樣也過小年。春節是一年當中蒙古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據中央民族大學蒙古學教授刑莉介紹,蒙古族過小年主要是祭火祭灶。祭火首先要打掃蒙古包,擦洗灶口,放好火撐子,有的地區把火撐子用藍色、白色、黃色、紅色和綠色的布條裝飾起來。這幾個顏色分別代表著藍天、白雲、黃教、紅教和綠色植物。 蒙古族祭火的主要祭品是羊肉、黃油、奶酒等。祭火時左鄰右舍和親戚朋友都可以參加。但3天內不向他人借任何東西,不能敲打火撐子,不能烤臟東西,供品不能送給出嫁的姑娘吃。廿三日至除夕晚不能嫁娶,否則謂之“亂歲”。 蒙古族過小年祭火祭灶的習俗可以追溯到薩滿教。提起小年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説。遠在成吉思汗時代,當他統一了蒙古各部落後要急於遠征天下,完成霸業,根本來不及過大年,即選了臘月廿三日這一天,全部族團聚歡樂。同時在這一天晚上上燈時辰,要在“灶神”前燒香,供獻牛羊肉等。然後,整個部族對著火焰向火神禱告。次日辰,即去遠征戰鬥。 先過小年再過大年。蒙古族牧民在過春節前,要把牛羊屠宰好,並把潔白的哈達放在肉上,送給親友。各家各戶都要趁年關時分,加緊製作全年使用的生産用具,為奪取畜牧業豐收作準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