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潮汕服飾 |
|
|
|
|
|
一、木屐 木屐一般用苦楝樹、樟樹等木料製成,初以棕繩兒為耳,不分左右足,俗稱棕屐,基本上保持隋唐原型。後來出現蜂腰屐,造型才開始有左右之分。稍後,蜂腰屐板加上油漆,再畫上一些花卉圖案,十分美觀。除夕夜,人人必須穿上一雙新木屐;嫁新娘則必須制一雙紅油漆新娘屐隨嫁。 據《潮陽周志》載:“屐有五便:南方地卑,屐高遠濕,一也;炎繳虐暑,赤腳納涼,二也;所費無幾,貧子省屐,三也;澡身濡足,頃刻遂燥,四也;夜行有聲,不便為姦,五也。”《南越筆記》雲:屐“以潮州所製造拖皮為雅。”清.徐乾學的《潮州雜興》詩云:“蠻女科頭足踏塵,丈夫偏裹越羅巾。天無晴雨穿高屐,豈是風流學晉人。”可見潮汕人穿木屐,由來已久。 春秋時代,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避後母的陷害,由介子推等大臣陪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受盡屈辱,吃盡苦頭。一天,重耳餓暈在地。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給他吃。重耳十分感激,表示日後即位,必定重謝。19年後,重耳結束了流亡生活,于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國即位,成為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有功之臣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爭功,便和母親隱居綿山中。晉文公知道後,非常後悔,親自上山尋找,但介子推避而不出。晉文公便下令三面燒山,只留下一面出口。大火燒了三天,仍然不見介子推。再次尋找,才發現介子推背著母親靠在一棵被燒焦的柳樹下死去了。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令木匠將這柳樹鋸下一截,做了一雙木屐,每天對著木屐尊稱一聲“足下”。 木屐流行到潮汕,估計在晉朝。當時中原已相當盛行木屐了。《晉書.宣帝紀》:“使軍士二千人著軟平底木屐前行。”晉朝,中原一帶戰亂紛紛,“洛陽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在這大批移民中,有不少人輾轉到了潮州,同時也帶來了中原的服飾習俗。 二、水布 水布,也叫做浴布、頭布、番[礻曼]等等。長約2米,寬約80厘米,織印有紅、青、藍各種顏色的大小方格,是潮汕農村男子隨身攜帶的寶貝。外出時束于腰間,十分精神豪壯。勞動時用以擦汗;暑天樹下納涼可席地而坐臥;下河洗澡時則作圍腰浴巾;冬天圍于頭頸可以禦寒;還可遮陽、擋雨、打包袱、作肩墊,用途十分廣泛。 從水布的花樣形式看,它可能來自東南亞一帶的“紗籠”,因而一些地方叫“番[礻曼]”,稱“番”的一般都是來自海外的東西,如“番客”、“番批”、“番薯”等。 三、打鬃 潮汕婦女婚後即松辮盤發髻,稱為“打鬃”。鬃型多種多樣,較為普遍的鬃型是八字鬃,最為典型的是梳成大泡頭。進入中老年後,比較流行的髮型是企鬃、盤鬃、盤鬃俗稱龜鬃。 四、首飾 過去,戴耳環首飾,也是婦女服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女孩子在六七歲時就要穿耳朵:先用手指在耳墜按摩片刻,直到耳墜發熱變麻,即用爐裏燒紅的針穿刺。刺穿的耳孔用紅線在兩邊上結,再用一段草莖子插在中間,幾天之後等耳孔結痂即可戴耳環。耳環有兩種:一種是環式,一種是耳墜式。另外,還要戴金、銀、玉手鐲、戒指及腳環。有的婦女終生戴玉手鐲、銀腳環。除了增添美觀,顯示身份外,據説還有消災祛禍的作用。 五、葵笠 葵笠即竹笠,是潮汕勞動群眾普遍使用的雨具,均以竹篾、箭竹葉為原料編織而成。有尖頂、圓頂通帽等型式。精工的用竹青細篾,加藤片扎頂滾邊,竹葉之上夾一層油紙,笠面加涂熟桐油而成。有的竹笠上面還繪上花卉圖案或者寫上書法,更具工藝價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