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贛 州 |
|
|
|
|
|
贛州位於贛江上遊,江西南部,簡稱贛南。東鄰福建,南毗廣東,西接湖南,北與本省吉安、撫州地區相連,向有據五嶺之要會、扼贛閩粵湘之要衝之説,是內地連接東南沿海的重要過渡地帶。 贛南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跡和風景區眾多。江南古代藝術寶庫之一─以贛州通天岩石窟為中心的旅遊風景名勝區,它包括宋代古城墻、七里鎮黑釉古瓷窯、八境臺、鬱孤臺、慈雲塔;開鑿于1200多年前,貫通中國南北要道之一的大余梅關古驛道旅遊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東江源流,即香港居民飲用水之源頭的安遠三百山自然保護區;自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建城以來向為郡、府、縣所地,現為江西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的贛州市,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贛州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之一,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所在地。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就是從贛州開始的。以當年中央蘇維埃政府所在地“紅色故都”瑞金為中心,集中了遺址群5處計15個文物單位,屬全省、全國範圍內有特色的近代革命史跡群落。1955年授軍銜時,僅興國籍將軍就有54名,興國縣因此譽為將軍縣。贛州在春秋戰國時,先後為木楚地、吳地、越地。秦時屬九江郡,漢時先屬豫章郡,後屬訪廬陵郡。三國東吳時析廬陵郡置廬陵南部都尉,贛州從此開始設立地區一級領導機構,治所在於都。西晉太康三年改為南康郡,治所遷至章貢區。隋朝開皇九年改為虔州。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改為贛州。明洪武元年改贛州府。 贛州地處中亞熱帶南緣,呈典型的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無霜期長,春早、夏長、秋短、冬暖,四季分明。優越的地理環境,獨特的地質構造和宜人的氣候條件,使贛州成為自然資源的寶庫。生物資源種類繁多,有高等植物2500種,農作物2000多種,喬、灌樹種1500余種,為全國重點林區之一。特別是西南部的九連山峰巒疊嶂,林木蔥蘢,保存了不少野生植物的活化石和珍貴樹種,是我國中亞熱帶南緣東端自然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的地段,為全省重點自然保護區。地下礦産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固體礦産種類達64種,尤以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居多,素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之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