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中華民居   


竹林中的佤族村寨

冬暖夏涼的“土掌房”

避風、抗震的白族民居

布朗族的“擁”和寨心

細説白族民居

江浙民居

蒙古包後的木桿

南方自由式民居

四合院的垂花門

大同南街的穿心院

黎族住宅的演變

江南水鄉

黎家人的船形屋

徽派建築

四合院的影壁

北京的衚同

豫西天井窯院

北國冰雪建築文化

靜悄悄的團山村

海南傳統民居

上海的民居最風情

水鄉同裏

侗族風雨橋

草原牧民的住房

天井式窯院

北京的四合院

黎族船形屋

哈尼族蘑菇房

羌族的碉樓

神奇的客家土樓

走進傣家竹樓

苗族吊腳樓

納西族民居

白族的民居建築

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長沙

桂林山水甲天下

北京
鄂倫春的“仙人柱”

    沿河流而移動,逐野獸而遷徙,是鄂倫春人的居住特點。他們在山林中四處遊獵,每到一處就選擇地勢高,水源充足,避風而陽光好的地方,將他們的家──仙人柱搭設起來。
    
    "仙人柱",也稱撮羅子,是一種可以隨時搭起來或拆解的簡易房屋。一般是用幾十根9米長左右的樺木或柳木桿和一些樺樹皮、獸皮之類的東西搭設而成的。在搭設仙人柱時,每根木桿都要埋到土裏二寸多深,上端向中心傾斜,互相交叉固定,形狀如同半張開的傘架。仙人柱的大小根據家庭人口的多少來決定。夏天,仙人柱搭設在比較高的地方,這樣,有利於通風散熱。外面蓋的是樺樹皮、蘆葦或白布。冬天搭設的比較矮小,外面蓋的是各種獸皮。
    
    仙人柱的門一般都是向南或向東開。門上挂一張狍皮或樺樹皮,用來檔風。正對著門的地方叫“瑪路”,這是最尊貴的席位,專供長者或男賓坐臥,禁止有月經的婦女坐臥。因為在這裡挂著保祐全家人畜平安的神像。獵手們的槍或彈藥放在“瑪路”的兩側。門的兩側是“奧路”,它與“瑪路”用扁木板就地隔開,裏面鋪一些乾草和獸皮,用來坐臥。在左邊的“奧路”為大,是主人的席位;右邊的為小,是晚輩坐臥的地方。仙人柱的中央,是一堆日夜燃燒著的火,人們利用它煮食、取暖、照明。在仙人柱的頂端留一空隙,用來排煙。
    
    仙人柱的搭設和拆解都很方便。把幾根帶叉的樹桿支起來後,再把其餘的幾十根樹桿圍著立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圓椎形的架子,然後把樺樹皮或獸皮圍上就可以了。從拆解到搭設,只用幾十分鐘。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