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工藝收藏   


泉州提線木偶

平遙推光漆器

佛山燈色扎作藝術

冰燈史話

蔚縣剪紙

西湖竹骨綢傘

大自然景物的縮影

美麗的“西蘭卡普”   

大理草編

民族扎染工藝

大理石工藝

黃楊木雕

話説宣紙

瀋陽羽毛畫

木碗生輝

淺説中國古硯

話説毛筆

角梳和箆梳

精美的福州紙傘

“泥人張”與惠山泥人

壽山石雕

古樸別致的黎家藤蘿

畫糖人

淺談中國古墨

瓷胎竹編

最理想的飲茶器具──紫砂壺

黎族紡織工藝

雨花石—觀賞石中的一朵奇葩

“天南貢品”——椰雕

風箏的起源

木版年畫

北京皮影

宣德爐

聞名天下的景泰藍工藝

竹刻藝術

北京絹人的誕生

鼻煙壺

木雕

唐三彩

刺繡
精緻的瑤族馬尾帽

    當你看到瑤族成年男子頭上戴的那頂棕黑色的馬尾帽,一定會被那玲瓏剔透、小巧精緻的工藝所折服。你或許以為那是心靈手巧的姑娘所制的,其實,它是那些剽悍粗獷的小夥子或成年男子編制的。
    
    據説,從前有個瑤族獵手,頭上纏一塊長布包頭,每天鑽山攀岩追趕獵物,常被樹枝藤刺纏住,耽誤追擊時間,放跑了不少野物。到了雨天,包頭吸透水更成了沉重的包袱。後來,他利用馬尾,編了一頂帽子,既輕,又光滑,能防濕,又耐用,適合上山打獵。於是,人們都喜歡這種“馬尾帽”,相繼戴了起來。
    
    編制“馬尾帽”,先用木頭做一個頭大的模型,打磨光滑,在中間鑿個洞,減輕重量。編織時,編者坐在凳子上,模型放在兩個膝頭上,左手扶著模型,右手拿著穿著馬尾的針,精心地一針一線地編織。編一頂“馬尾帽”,一般需要七、八天時間。最快也得四、五天才能完成。雖很費工時,但也可説是一勞永逸,因為一頂“馬尾帽”至少也可戴五、六年!
    
    瑤家男子最喜愛“馬尾帽”。它是瑤家男子聰明、勤勞、智慧的象徵。成年的男子不戴“馬尾帽”,姑娘瞧不起,眾人看不慣。因此,男子必須千方百計地學會編織“馬尾帽”,實在不會編的,也要請人編一頂來戴。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