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中華民居   


細説白族民居

江浙民居

蒙古包後的木桿

南方自由式民居

四合院的垂花門

大同南街的穿心院

黎族住宅的演變

江南水鄉

黎家人的船形屋

徽派建築

四合院的影壁

北京的衚同

豫西天井窯院

北國冰雪建築文化

靜悄悄的團山村

海南傳統民居

上海的民居最風情

水鄉同裏

侗族風雨橋

草原牧民的住房

天井式窯院

北京的四合院

黎族船形屋

哈尼族蘑菇房

羌族的碉樓

神奇的客家土樓

走進傣家竹樓

苗族吊腳樓

納西族民居

白族的民居建築

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長沙

桂林山水甲天下

北京
布朗族的“擁”和寨心

    西雙版納的布朗族,對自己的居住地,有“擁”、“曼”和“邦”三種不同的稱謂。“曼”是布朗族借用的一句傣語,與“擁”同意,都是正式的村寨;“邦”雖然也是人們建房居住之地,但並非正式的村寨。
    
    稱為“曼”或“擁”的村寨,要通過占卜來確定具體位置,由達曼(村寨頭領)或佛爺以米和雞蛋供祭山神,指導人們用茅草搓成手指般粗細的草繩與白線摻合,作圈寨之用。同時,要在準備建寨的地皮上栽上幾排木樁,用白線係住木樁連成網狀,主祭人圍著木樁唸經、滴水,祭祀山神、地神、樹神。人們跟在主祭人身後跳建寨舞:分成兩邊握住草繩,圍住已初步劃出的建寨範圍而舞,邊舞邊將草繩拉攏,如果草繩兩端正好相連或長出一段,即是神靈允許建寨,如果草繩圍寨址後而不能相連,便是不能建寨。
    
    建寨時首先要在穿寨而過的那條主要道路上建兩道稱為“都擁”的寨門。在村寨兩側的道路上建立稱為“巴都期”的側寨門。建寨門時,由達曼主持祭祀,指導大家砍伐樹木,在路上搭架一道門框,在門框上纏上草繩,挂上用竹蔑編制的蔑笆片,門框兩旁用枝葉架設一定長度的圍欄。每道門前栽上兩棵頂端刻成人頭狀的木樁,寓意把門,將虎豹、鬼怪阻攔于寨外。在舉行過“乖脫”儀式以後,各戶又請達曼、阿章(巫師)用或雞蛋占卜選擇地基,建蓋住房。布朗族住房係一樓一底“幹欄”式竹樓,與傣族古舊的竹樓近似。從前的布朗族竹樓,室內不安隔板,臥室、堂屋、火塘相通。貧困人家,在天冷時往往圍火塘而臥,借火驅寒。
    
    在蓋房建寨的過程中,要在寨子的中心部位,建立一個稱為“栽曼”的寨心。寨心是村社神靈依附的處所,一般是設一個四方形的土臺,台中間栽一棵上端刻成人頭狀的方形木柱作為標誌。標誌物四週還需栽樁圍柵,防止家畜進入土臺,撞碰神樁。“栽曼”所在之地嚴禁大小便,嚴防豬、狗躍入,若有豬狗躍入圍柵,即視為寨內的達曼(召曼)褻瀆神靈。應重新更換達曼(召曼),由新的達曼主持祭寨心儀式,重立一個寨心。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