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華夏服飾   


漢族衣冠源遠流長

傈僳族的“麻布衣”

江南水鄉服飾

回族的小白帽和蓋頭

畬族婦女的竹冠

德昂婦女的腰箍

福州婦女髮式的演變

返璞歸真小小布袋

門巴氆氌服飾

福州婦女髮式的演變

從長衫馬褂到西裝革履

陜北傳統服飾—肚兜

四楞小花帽

阿壩藏族喜歡昂貴的飾物

赫哲族的魚皮服

歷史悠久的文昌木屐

“則高利”和長裙

阿昌族的衣著民族特色最濃

察哈爾蒙古族穿戴習俗

瑤族服飾

景頗族服飾

基諾族喜歡戴大耳環

滿族婦女不纏腳

獨龍族獨愛麻布衣

白族男女崇尚白色

彝族服飾

柯爾克孜族四季都戴 " 聖帽 "

俄羅斯族只有未婚少女才露發

納西族摹擬青蛙剪裁衣服

塔吉克人喜歡紅色
納西人的七星披肩

    曾有外國遊客在他的遊記中這樣寫:“來中國,數雲南;到雲南,數麗江。”麗江這個納西族世代居住的土地以其雄偉壯麗的自然風光和奇麗迷人的納西風情令多少遊人魂斷麗江。
    
    麗江雪山、麗江古城、麗江古樂都為世人津津樂道,要説起麗江納西人的“七星披肩”真可謂麗江一道獨特的風景呢。
    
    七星披肩納西語稱為“優軛”,其羊皮上部剪成四方形,底邊近似大括號。科天寒冷時羊毛朝內,夏天天熱時則羊皮光面朝內。羊皮上部綴以長方形的粗毛呢襯布,蓋住了近三分之一的羊皮面,稱為羊皮頸。上部邊沿,縫有一對繡有蝴蝶紋的白布長帶,用於將羊皮係在身上,即背帶。
    
    納西人較早的披肩上,在羊皮頸的上部左右對稱各綴著一個直徑約五寸的圓盤,圓盤上用彩色絲線繡有各種圖案。在羊皮頸的下部,綴有七盤直徑約三寸,仍繡有彩色圖案的小圓盤飾物,每一小圓盤的中心各吊兩面三刀條麂皮細線,共有十四條,稱“優軛崩”,即羊皮須。
    
    現在納西人的七星披肩的羊皮之上有兩枚較大的圓盤,分別代表日和月,而七枚稍小的圓盤代表七顆星星,象徵著納西婦女“肩擔日月,背負繁星”,以頌揚納西族婦女辛勤勞作之美德,由七枚小圓盤中心下吊的十四根麂皮細線,則表示日月星辰放射出的萬丈光芒,給人間帶來光明與溫暖。
    
    傳説遠古時候天上有九個太陽,大地上灼熱難耐,只有白天,沒有黑夜,旱魔肆虐,民不聊生。有個叫英古的納西族姑娘決心為民除旱。她那熾熱的心感動了龍三王子,他倆一起與旱魔決鬥,不幸中計,險些喪命,此時北嶽三多神派出雪龍助陣,吞了八個太陽,制伏了旱魔。人間於是告別了灼熱,出現雨露,後來雪龍又吐出了一個冷太陽,變成了月亮,將其餘七個變成星星鑲在英古姑娘的披肩上了。這就是後來納西人披肩的來歷。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