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工藝收藏   


泉州提線木偶

平遙推光漆器

佛山燈色扎作藝術

冰燈史話

面塑藝術

蔚縣剪紙

西湖竹骨綢傘

大自然景物的縮影

美麗的“西蘭卡普”   

精緻的瑤族馬尾帽

大理草編

民族扎染工藝

大理石工藝

黃楊木雕

話説宣紙

瀋陽羽毛畫

木碗生輝

淺説中國古硯

話説毛筆

角梳和箆梳

“泥人張”與惠山泥人

壽山石雕

古樸別致的黎家藤蘿

畫糖人

淺談中國古墨

瓷胎竹編

最理想的飲茶器具──紫砂壺

黎族紡織工藝

雨花石—觀賞石中的一朵奇葩

“天南貢品”——椰雕

風箏的起源

木版年畫

北京皮影

宣德爐

聞名天下的景泰藍工藝

竹刻藝術

北京絹人的誕生

鼻煙壺

木雕

唐三彩

刺繡
精美的福州紙傘


    福州有一俗詞叫“包袱傘”,意思是出門人所帶包袱中都有傘。傘是福州人生活中常備的一種日用品。福州的紙傘工藝技術,是五代時期王審知率兵南下入閩建立閩國的時候由中原和江浙一帶帶進福州來的。到了清朝,福州的制傘業進入了繁榮期。到清末民國初,全市雨傘店號最多時達300多家,其中以中亭街上的“楊常利”傘店最為著名。該店生産的紙傘晴雨兼宜,既能遮擋盛夏的炎炎烈日而不發泡、不爆裂,傾盆大雨衝淋一小時亦不脫骨,不漏水,傘面的繪畫圖案色澤不變。有人曾經做過試驗,“楊常利”紙傘經1170次的反復收撐不起頂、不斷線、不裂槽,經五級逆風吹20分鐘傘柄不折、傘骨完好。因此,該牌紙傘被譽為全國雨傘的冠軍。在辛亥革命後的抵制日貨運動中,廣大的福州市民把傳統的福州油紙傘稱為“國傘”,大力提倡使用,以抵制鐵骨布面的“洋傘”。
    
    福州紙傘選料考究,做工精細。如“楊常利”紙傘、傘骨要選用閩北特産五年以上的青山老竹做傘骨,傘面要選用本省特製的棉紙,一把雨傘要經過8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楊常利”傘店在選料、上油、繪花等三道工序上形成自己獨特的工藝風格,即選料精,上油膩,繪花雅。
    
    福州的制傘傳統工藝分有制傘骨、制傘、傘頭、傘柄、繪花等五部藝,五部藝各自獨立,分工合作,互相依存,一個人若能完成其中之一即為“全藝”,可見工藝十分專業。“制傘”雖屬主流,但也只是完成“傘胚”、“上油”、“裝配”等後部分工序,所以它必須由別處買進傘骨、傘柄、傘頭等等,另外還得聘請繪花師傅。制傘骨質量最好的是“後洲幫”,代有名師,50年代“後洲幫”張開綠所制綢傘骨握在手中,如同一節麻竹筒,看不見縫隙,注水不漏,堪稱一絕。制“傘柄”店最有名的數洋中亭王依犬家。傘畫藝人以程家寶、林永欽、劉夢秋最著名,其中程家寶字畫俱佳,冠絕傘畫界;林永欽的花鳥、人物享譽甚高;劉夢秋的“洋山水”也頗有名氣。
    
    福州的紙傘品種繁多,主要有花傘、明油傘、絲棉紙傘、藍綠硼傘、雙層花傘、絹印彩畫花傘、絹印套色童傘等等,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裝飾觀賞效果,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如今,福州紙傘由於工藝複雜已悄悄離開繁忙現實的都市生活,但它卻作為一種精美的工藝品仍深受人們喜愛而被欣賞和收藏。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