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中華民居   


北國冰雪建築文化

靜悄悄的團山村

海南傳統民居

上海的民居最風情

水鄉同裏

侗族風雨橋

草原牧民的住房

天井式窯院

黎族船形屋

哈尼族蘑菇房

羌族的碉樓

神奇的客家土樓

走進傣家竹樓

苗族吊腳樓

納西族民居

白族的民居建築

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長沙

桂林山水甲天下

北京
豫西天井窯院

    黃河從陜西、山西邊境折向東,流入河南,橫貫河南省境內,以湍急之勢流經著名的三門峽市。豫西主要指的就是三門峽為主的這個地區。在三門峽的靈寶市郊區一种老百姓的住房,具有很長的歷史。
    
    在這裡的民居形式除了瓦房以外,還有一種就是窯洞,這是黃土高原特有的一種民居形式。過去有見村不見房,見村不見人的説法。那麼為什麼這個地方會出現這種民居呢?
    
    一個是土質比較好,便於挖窯洞,挖窯洞一般都不倒塌,再一個,它沿傳下來咱們古代穴居,也是那種古文化的一種延續,三,一點就是在解放前,特別是封建社會到解放前農民群眾都比較貧窮,蓋不起房屋,因此就挖窯洞,挖窯洞出力就行了,不花錢。我想它産生這種民居風格主要是這樣三種原因。
    
    當地的人説,窯洞的優點不光是花錢少,因為它是在地下,所以它還有冬暖夏涼的特點。
    
    現在的窯洞也有了進步,有的用磚,水泥把上面砌起來,也有用磚把屋面砌上的,使窯洞更結實,安全,也更美觀。
    
    窯洞主要有三種形式:一種用咱們當地話叫做靠山院,靠在一個山,一個崖頭來挖的窯洞。這種形式比較多。
    
    當地的民民窯洞以開井窯院最富有特色,一般是在平地挖一個方形深坑,坑院的四週挖出數個窯洞,在坑院的一角挖一個斜洞通到地面,作為門洞。在坑院中還要挖一個較深的滲井,囤積雨水。開井窯院是考察研究人類原始“穴居”演進史的實物見證,是了解黃土高原農村民俗民習的一大景觀。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