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苗家的龍船節 |
|
|
|
|
|
從古以來,在端午節期間,人們都劃龍船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苗家用在農曆五月間也有龍舟節,在節日中劃著龍船進行龍舟競渡。 苗家龍船節是有其一段來歷的。相傳,居住在陡水河一帶,很早以前就流傳著一個比較廣的傳説故事:有一條大黑龍,非常兇殘,無惡不作,殘害老百姓,弄得百姓家破人亡,人們極為痛恨、千方百計要除掉這條大黑龍。 陡水河畔住著一家漁民。老漁夫唯有一個兒子,父子和和睦睦,相依為命,靠漁獵為活。不料,有一年的農曆五月間,年輕小夥子在打漁時被黑龍搶走了。老漁夫聽到消息十分悲憤,決心要除掉這個害人的惡魔拯救兒子。於是,他毅然帶鋼刀和火種,深入龍穴與黑龍進行殊死的搏鬥,鏖戰了整整九個晝夜,把黑龍斬成三截,救出了自己的兒子。並把龍穴燒掉,以防後患。誰料,事情非常湊巧,霎時,陡水河上濃煙滾滾,龍屍順流而下,把河兩岸變得天昏地暗。幸虧,有位苗家姑娘到河邊挑水,不慎將舀水用的木勺掉進河風,用扁擔去撈木勺時,殊不知扁擔一碰上木勺頓時發出嘩刺的聲響,天空隨時明亮起來,黑暗逐漸消失,大地重現光明。 為紀念老漁夫除惡揚善的義舉和苗家姑娘驅逐黑暗的功德,把每年五月的二十四至二十七的幾天作為在陡水河上劃龍船競渡的傳統節日。 不過,苗家的龍船與漢族端午節劃的龍船不甚相同。漢族的龍船是一條整體的、又大又長的船。而苗家龍船節劃的龍船是由母船和子船相並而成的。它們分別是用三根粗細不一的杉樹挖空而成的獨木舟。中間的叫母船,又稱主船,比較長,兩邊的叫子船,又叫附船,比較短。在母船的船首裝飾著一人多高的大龍頭。龍頭是用柳木精心雕刻而成的。上面作了非常精美的彩繪,還有栩栩如生的龍眼和龍須。因此,整條龍船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趣的工藝品。俟到比賽的那一天,參賽的龍船都裝扮得煥然一新。船上插著各種色彩旗;水手們身著青色對襟衣、藍布褲,頭戴上插銀片斗笠、持漿分立兩邊。指揮的鼓師屹立於船頭,顯得格外威風。 一聲令下,鼓師捶起節奏極強鼓點,水手們唱起龍船歌,在河中穿波破浪、奮力爭先。這時,江面上出現的場面頗為壯觀、迷人。一條條龍船活似真龍一樣,在江面上飛速前進。兩岸觀眾的觀呼聲,喝彩聲交織在一起,格外振奮人心。 苗家在歡度龍船節的時刻,他們還保存一種獨特的、優良的傳統習俗。一是,在賽龍船之前,定要把秧插完、搞好農活,不然,參賽時會給人瞧不起;二是,平日關係中發生一些矛盾而參加比賽的人,一上龍船必須握手言歡,團結一致;三是,比賽的組織者在終點地方放出一隻肥大活鴨,讓抵達終點水手追逐捕捉,形成一幅十分有趣的畫面。觀眾也為此熱烈的場面而自豪、雀躍。 龍船節,苗家家家戶戶都十分重視。每個村寨都有自己的龍船,製作精美;還為保護龍船而建船房。在陡水河畔,往往可以見到一幢幢長長的瓦頂木架房,那就是船房。比賽一結束,龍船進庫,以免雨淋日曬。因此,苗家的龍船可以用得10幾年或數10年,甚至上百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