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中華民居  
天井式窯院
北京的四合院
黎族船形屋
哈尼族蘑菇房
羌族的碉樓
神奇的客家土樓
走進傣家竹樓
苗族吊腳樓
納西族民居
白族的民居建築
草原牧民的住房

    我國古老的遊牧民族有藏、蒙古、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這些逐水草而居,以放牧牛羊為生的民族,遊牧到哪,就把住房搬到哪,由於需要頻繁地搬家,住房就必須是能夠隨意移動的活動房,古代稱這種住房為”穹廬”,”氈帳”等,俗稱”氈房”,”帳房”等。
    
    蒙古包是獨具特色的活動氈房。一般為圓形,多用條木結成網形的墻壁和傘形屋頂,覆蓋毛氈,用繩索勒住,帳頂中央有採光,通風的天窗,外壁多用白色羊毛氈覆蓋,在綠色的草原上格外醒目,蒙古包內的支架稱為“哈那”,按其大小分,一般有十個哈那、八個哈那、六個哈那、四個哈那數種。按其樣式分,又有轉移式、固定式、人字帳房等。
    
    轉移式蒙古包,蒙語稱為“烏爾郭格樂”。轉移式蒙古包是純遊牧民的氈屋。主要是用毛氈來做屋蓋和屋墻。其構造、形狀、大小及屋內的格局與固定式房屋相同。其與固定式房屋的主要區別是,其支架不必永久性地固定,院內不必用木柵圍繞,包內的裝潢也較為粗糙。地上沒有地毯。只用以牛羊的生皮或毛氈子;因此,轉移式蒙古包的建造和拆除都較為簡單,兩,三個人可以在一、兩個小時內完成。
    
    固定式蒙古包.固定式蒙古包同樣是用毛氈來做屋蓋和屋墻。有的是在覆好的草上再覆以氈子,有的則僅用毛氈包裹,然後用毛繩加以繫緊,以示固定。與轉移式蒙古包不同,固定式蒙古包必須把墻基埋入地內,氈屋周圍的土地必須砸實,然後把屋墻墻腳用石塊或木材加以圓形的固定,院內要用木柵圍繞,包內的裝演也較為講究,地上鋪地毯,氈墻上有圖案,包內裝床板。
    
    哈薩克族住的輕便而簡易散氈房(又稱哈薩包),牧民在春、夏、秋三季居住。冬季則住土房和木屋。
    
    “哈薩包”與“蒙古包”略有不同,其頂部呈弧形,四壁支桿為穹窿狀。支桿與外面所蒙的氈之間,嵌有用芨芨草製成的席子。“哈薩包”內的陳設與佈置,分成住宿和放物品兩部分。前半部放物品、用具,後半部住人和待客。右上方是長輩的床位,左上方是晚輩的床位,右下方放置炊具和食品,左下方放置牲畜用具、獵具和小牲畜。正上方放置馬鞍衣箱等。包內地上鋪有地毯或氈。正中對天窗處有火爐。在住宿處,有為老人特設的木床,其他人不得在上面坐臥。有時床上遮挂布慢,客人切忌牽動,否則就是失禮。
    
    帳篷,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牧民使用的主要居舍之一。通常有生活帳篷和娛樂、休閒帳篷兩種。生活帳篷是多用牛毛製成的黑色帳篷,用數根支架支住頂棚,外邊四週用牛毛繩索拉緊栓在木撅上,再把木撅釘入土中,十分牢固。牛毛帳篷不怕雨雪的浸透,任憑外邊下多麼大的雨,帳篷裏不會漏雨,非常適合高原變化無常的天氣。帳篷裏中間是爐灶。過去一般是三塊石頭架起的鍋灶,如今多用鐵皮爐子,煙筒從帳頂中央伸出去。四週多堆放糧食袋子和日用雜物,進門正對面擺放佛龕、懸挂“唐卡”(佛像絹軸畫)等。兩邊鋪牛、羊皮或羊毛氈子,再在上邊鋪用羊毛編織成的“卡墊”(地毯)。藏族貴右,尊貴的客人通常被讓到右邊坐或睡。見圖:黑牛毛帳篷
    
    娛樂、休閒帳篷,多適用於夏季居家外出野遊。此類帳篷色彩鮮艷、各種圖案豐富。圖案的設計多與主人的喜好和宗教的內容有關,如:八吉祥圖(寶瓶、法輪、法幢、雙魚、寶傘、吉祥結、蓮花、白螺),七政寶(法輪、神珠、王后、大臣、白象、寶馬、將軍),還有百姓們喜歡的花、草、鳥、獸、水、雲、變形的“壽”字等等,過去是貴族老爺和大喇嘛們夏季享用的,現在經濟條件好的人家和各大單位,在每年一度的賽馬會上把各自的帳篷架起來,遠遠望去就像綠色的草原上撒滿五顏六色的寶石,絢麗奪目。各種樣式的帳篷叫人讚嘆不已,從那新穎的造型、巧妙的構思、絕妙的剪裁上,可以領略到藏族人的審美觀,體會到高原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見圖:多彩的帳篷
    
    另外,東北的鄂倫春和鄂溫克族人民,以前由於過著流動性很大的狩獵生活,為了適應環境,他們住在非常簡單的一種蓬子裏,這種蓬子叫“希楞柱”,俗稱“撮羅子”它高約一丈,直徑一丈二尺左右,用二十五至三十根落葉松桿搭起成傘形的窩棚,夏天以樺樹皮做蓋,冬季用麋鹿皮圍起來。他們根據野獸多少而移動住處:一般夏天和秋天住一處最多十天;冬天獵取灰鼠時,二、三天就搬一次家。把一個山的灰鼠打光再轉到另一個山上;男人把撮羅架搭好,女人用馴鹿隨後,把用具馱運到新的住處。(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