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客家姓氏淵源 |
|
|
|
|
|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人數極大的大國,漢族佔絕大多數。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漢民族。故漢民族的姓氏淵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淵源。 姓氏是代表每個人及其家族的一種符號。在今天的社會裏,它沒有什麼意義了。但是,從它的形成、發展、演變的漫長歷史過程來看,它卻是構成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稱。在遙遠的古代,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於人類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姓氏是怎樣産生、發展的?這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涉及到社會學、歷史學、語言學、文字學、地理學、民俗學、人口學、地名學等眾多社會科學。 中國第一部解説方塊文字原始形體及字源的文字學專著是《説文解字》。此書作者許慎(約公元58—147年)解釋:“姓,人所生也。……因生以為姓,從姓生。”這就是説,人是母親生的,故姓字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時期。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中國的許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這説明我們祖先曾經經歷過母系氏族社會。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內禁婚,子女歸母親一方,以母親為姓。姓的出現是原始人類逐步擺脫蒙昧狀態的一個標誌。隨著社會生産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為從父,氏反為女子家族之用。後來,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産生了。氏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的腳步在邁進階級社會。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産物。 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姓與氏合一,不再區分,表明姓與氏都是姓,表明個人及其家族的符號。這就是我們今天理解的姓氏含義。現在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有人統計,文獻記載和現存的共有5600多個。其特點是: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出處具體。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歷史過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劉姓就有五處起源。異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姓古、吳兩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後裔。中國姓氏的來歷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據徐俊元等三位學者研究,大致有這十多種類別: 一、以姓為氏。以遠古部落氏族的標誌符號作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二、以國名為氏。夏、商、週三代,有許多大小諸侯國,各國子孫後代便以國名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韋等姓。三、以邑名為氏。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給同姓或異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採氏。卿、大夫的後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將邑名作為氏。有蘇、上官等姓。四、以鄉、亭之名為氏。有裴、陸、歐陽等姓。五、以居住地名為氏。有東門、西門、東國大夫童刁的孫子以刁氏傳世。周平的庶子,字林開,其子孫以林為姓。七、以次第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為姓,老二以仲為姓。老三、老四則分別姓叔、季。八、以官職為姓。有籍、監、庫、倉、將軍等姓。九、以技藝為姓。從事巫術的人,後代便姓巫。從事冰淩的人,後代以淩為姓,還有卜、陶、匠等姓。十、以謚號為姓。十一、因賜姓、避諱而改姓。十二、爵位稱號及爵係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孫、公子、公孫等姓。十三、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來歷,也在上述這十幾種範圍之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