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吉隆灘有螃蟹 但沒人吃 |
|
古巴中南部的吉隆灘,現在是外國遊客的美麗的度假村。湖藍色的明麗淺水緊接著深紫色誘人的加勒比海,海明威筆下老人獨鬥馬林魚的溫暖的海。 《極地跨越/兩極之旅》聯合攝製隊古巴分隊在吉隆灘戰役紀念碑旁邊,見到一群等車的人和一名專職攔車的人。加勒比海驕陽似火。人們在一點點陰涼下躲避陽光的炙烤,耐心地盯著空曠的公路。 古巴有很好的公路,但是車很少。車是70年代的嘎斯、伏爾加,幾乎沒有美國車和日本車。這裡沒有堵車一説。因為沒有足夠的交通車,政府規定,公民有權免費搭乘公家的任何車輛。身穿黃色制服的專職攔車人可以記下拒絕搭乘的公車的牌照,依照規定實施罰款。 在吉隆灘戰役紀念碑旁邊,還有一個基層衛生所。一個醫生,一個護士,一個洗器械的女工。藥櫃裏放著很少幾盒藥。墻上挂著草藥的標本。一台體重磅秤是上海産的。衛生所依照古巴的衛生政策,負責為300戶群眾防病治病,大病上送。古巴有醫院,但看病不收費。 攝製分隊在古巴看到許多這樣的“古巴有……但是……”。 古巴的許多房子(除對外賓館和度假村)有窗戶,但沒玻璃。房子是水泥結構加氣泡磚。屋子裏燈少,城市夜間很暗。 古巴有互聯網,但公民個人沒有用戶名。個人用戶名得郵電部長批。 古巴有一些工廠,但沒有商品經濟。人均收入每月15美元。“憑本”免費領取土豆、牛奶等生活必需品。小商品“憑本”供應,用比索買,價格不高。外國人沒“本兒”用美元買,價碼是一樣的(1美元約合16比索)。一瓶礦泉水1美元。 古巴有商店、飯館,但都是國營的。飯館不許多於12張餐桌,以控制“暴利”。不允許有貧富差異。古巴四面有海岸線,但被“制裁”封鎖,見不到航船。分隊只看到一艘為古巴送糧的中國船。 一切“古巴有……但是……”都和古巴與美國對抗有關聯。 古巴像一根長長的楔子,正好插在出墨西哥灣入加勒比海的咽喉處,橫在美國和南美大陸之間。離美國最近的地方僅180公里。美國很早就是古巴蔗糖的主要買主,古巴很早就是美國各種商品的市場。 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羅領導的起義部隊在人民的歡呼聲中開進了哈瓦那。新生的古巴政府不希望與美國形成對抗,他們曾派人到美國去通報情況。古巴答應付給美國投資商賠償證券,為期20年,利息4.5%。美國堅持要古巴提高賠償條件,古巴拒絕。 由此對抗開始了。1960年5月,美國停止購買古巴蔗糖,切斷對古巴的原油供應;10月,古巴宣佈沒收約10億美元的全部美國資産,美國宣佈對古巴實行全面禁運;1961年1月,美國宣佈與古巴斷交。 1961年4月,1200名左右美式裝備的雇傭軍入侵古巴。這是一次由五角大樓策劃、美國政府報國會通過、美中情局實施的行動。 古巴積貧積弱,但是,一個誕生了何塞 馬蒂的小國,如詩如歌的自由靈魂豪邁剛健。16日到19日3天之內,聽到海邊槍響的古巴男人,紛紛拿起武器投入戰鬥。一輛蘇制T34坦克一炮擊中了雇傭軍的指揮船的吃水線,雇傭軍頓失鬥志,向古巴軍民投降,他們最多僅僅向內陸前進了40公里。攝製分隊在吉隆灘戰役紀念館裏看到160個為國捐軀的古巴人的遺像。從少年到老人,各行各業,衣衫破舊。這些人使美國在拉丁美洲第一次遭到挫敗。 美國于1962年開始對古巴實行全面經濟封鎖和軍事封鎖。40年禁運和封鎖持續至今。古巴繼承了殖民地時期沒有重工業的單一種植生産結構。1989年底起,蘇聯和東歐集團解體,古巴的對外貿易下降了85%。美國則瞅準了機會在1992年和1996年分別提出了“托裏切利”和“赫爾姆斯-伯頓”兩個法案,制裁對象擴大到了與古巴做生意的美國海外子公司和與美國無關的第三國。於是古巴原本的計劃性的短缺經濟下降到供給制的水平,出現了許多“古巴有……但是……”。 古巴,在美國鼻子尖底下挺立了43年。43年,十個美國總統,一個卡斯特羅。 入夜,攝製分隊行車在吉隆灘的沿海公路上,平坦的公路出現坑坑洼洼的顛簸感覺。下車看,是無數螃蟹為了交配爬過路面進入陸地草叢。遠近都是沙沙的響聲。車燈照亮的地方密密麻麻都是螃蟹白色、黃色、灰色的肚皮。車輪碾過,一串劈劈啪啪的聲音。幾公里路面上,蟹殼、蟹鉗摻和的肉醬被軋成厚厚的一層。古巴人不吃螃蟹,但沒人向國外市場輸出,這裡不允許私人投資做貿易。古巴人口80%集中在城市,一位華裔將軍學中國的菜籃子工程,自己種點蔬菜外賣,被制止。因為這樣做是搞自由經濟,而且因為普通人種菜賣,收入就會高過部長。 正如上世紀90年代一位古巴研究人員到中國科學院拉美所介紹古巴的情況時所説:“有人以為‘誓死保衛祖國’只是口號,但是對於古巴人來説,它意味著內心深處的感情。我們寧肯沒有汽車,但是我們要主權。我們有自己的問題,但請讓我們自己來解決。”(記者葉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