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復千遍的謎題——馬丘比丘


  三月初,陽光接近南回歸線時,中國電視攝製隊徒步穿越印加古道38公里山路,趕到印加古跡馬丘比丘。節目被告人田野把從庫斯科帶來的繩結交給馬丘比丘管理部門主管費爾南多。費爾南多數了數繩結,解釋説,這是他的老師路易斯通知他26天以後到庫斯科出席一次學術會議(見報道《踏盡崎嶇古道長》)。繩文在當地克丘亞印第安語中叫“基普”,費爾南多説,它不是正式的文字,而是一種輔助的記憶方法,一種傳遞信息的手段。“基普”的方式不盡一致,只被少數人掌握,印加王室設有專職繩文官員。
  費爾南多引導《極地跨越》聯合攝製隊馬丘比丘分隊從山下的溫泉鎮(阿瓜蘇)登上盆地中央的高地馬丘比丘南側的一個平臺。建築群的大門設在一座叫作維諾比克丘(克丘亞語:年輕的山)的小山左近,以汲取山的力量。門邊碎石成堆。外來人將碎石放在這裡表示對山神的景仰。據説放了石塊,來人就會被山神接納。
  馬丘比丘在庫斯科西北約112公里、海拔2460米的地方。1911年美國耶魯大學西拉姆賓漢教授尋找印加人逃避西班牙人入侵的避難所,從庫斯科步行20天在叢林中遇到克丘亞印第安人李卡提斯一家。李8歲的兒帕博裏托帶著賓漢來到這片幾乎被草木覆蓋的宏偉花崗岩廢城,此地被外界重新發現,並因旁邊一座馬丘比丘(克丘亞語:年老的山)山而得名。據研究,馬丘比丘大約建於1400年左右,當時是第九代印加王帕恰庫代克統治時期。最多曾有512人居住。
  馬丘比丘的建成與廢棄,在印加和西班牙文獻中均無記載。無數人帶著疑問來過又離去,只有專門學者得出一些證據有限的猜想。
  分隊導演黃海波首先向費爾南多詢問馬丘比丘建築群的功能。費爾南多認為,堅固的馬丘比丘首先不是軍事要塞。它只有一條河作水源,而且在山下,易被切斷。附近有石砌田埂的梯田,但面積不大,難以長期供養這裡的居民。通向外界的道路有8條。這些都不利於防禦。最有趣的是,它的主城門的石頭門框雖然相當堅固,但沒有門板。門兩側有方形石窩,石窩裏有石栓,用來綁上繩子一攔,就是門。門框上有石環,也是到晚上拴條繩子往下一垂,表示不準通行。馬丘比丘位於遠離邊陲烽火的印加王國腹地,城中沒有發現過武器,因此是不設防的城市。
  城中制高點的平滑石臺叫印提華塔納。費爾南多解釋説,石臺建在高處除了要“接受太陽的能量”,還為了觀察太陽。石階通到石臺的最後一磴有半人高,人站在這一磴下,通過石臺上高大石柱(叫蘇剛嘎)頂端可以觀察太陽。人眼——石柱頂——太陽三點呈一線的這天,就是中國農曆的冬至。這時石柱的影子正好投到觀測者的身前。石柱影子在臺上的不同位置表示著不同的節氣,由此産生的曆法指示人們秋收春種,按期納糧。
  山頂天生的巨石都被依勢辟為祭祀場所,印提華塔納以外,還有鷹石等等。初到的人們先看到一塊大石頭頂端雕著鷹頭,鷹頭通過正對的石門俯瞰高地下的峽谷。從鷹頭處回望,會發現鷹石後面還有兩塊參天巨石是振奮張揚的翅膀。據説神鷹鼓動翅膀的時候,就會下雨。這些巨石受到印加人的尊重,往往砌石階繞過,或築墻圍起。
  關於石塊嚴密契合,不用泥漿溜縫而刀插不進的壘砌方式,費爾南多拿出兩塊當地的隕鐵説,這就是當時鑿石用的錘子,用它下料。他領隊員們看一塊鑿著環形石溝的大石頭,用隕鐵比劃著示意,按需要大小先在石頭上鑿一圈,再不斷把圈鑿深,直到可以敲斷石料。費爾南多又拿出兩把銅鑿子,來説明如何把石打得平滑。高地本身就是一個花崗岩石堆,採石的確不用走遠。即使這樣,在沒有鐵器和車輛的情況下,以隕鐵和銅鑿磊砌這樣工程浩大的建築,還是令人難以想像。
  根據多數專家研究,馬丘比丘是一個由王室資助的集祭祀、觀測、農業研究于一體的機構。這裡發掘出的人體骨骼多為青年女性,被認為是侍奉太陽神的。其他男性骨骼也不是體力勞動者,估計是神職人員和研究人員。
  以往對馬丘比丘被突然遺棄的估計是疫病流行,或居民因政治反叛遭王室放逐。攝製隊從費爾南多處聽到的是,當時抵禦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需要盡可能多地集結力量,居民響應印加國王的號召出城打仗。多數人戰死,少數人戰敗後躲避西班牙人虜為勞動力逃進深山。
  不論什麼説法,結果是在冶煉澆鑄、紡織制陶、天文曆法、外科醫術、音樂等諸多領域取得傑出成就的塔萬廷蘇約王國被毀滅,一個宏偉的石城淪為來歷不明的廢墟。馬丘比丘如今是一座空城,夜間的居民是幾頭駱馬。( 葉研)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