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泰普:世界功率最大的“水車”

  1月21日下午2時30分左右,在伊泰普大壩發電機房拍攝《極地跨越》的攝製隊導演黃海波、攝影師多吉、節目報告人田野突然同時聽到頭頂流水聲如雷轟鳴。196米、60層樓高,8000米長的伊泰普大壩是混凝土空心重力壩,攔蓄著巴拉那河290億立方米水。這時,工程製造工作人員迅速跑去抓電話。一會兒,有消息傳來:“18個70萬千瓦的水輪機組有一個跳閘。每個機組的進水管外徑有10.5米,必須減輕進水的壓力,水庫開啟了溢洪閘。”這種情況一年也就遇上兩次。
  當天上午,攝製隊沒有拍到伊泰普泄洪道巨流湍急的奇觀,這個季節水庫水位不高。被稱為“人類第七大奇跡”的世界第一大壩,挽斷1350平方公里的浩淼煙波,氣勢宏偉壯觀。下午跳閘的異常情況導致放水減壓,使大壩一側噴出一道人工瀑布,萬馬奔騰,驚雷貫耳,碧玉粉碎,白浪飛升,顯出動人心魄的力量。溢洪道最大泄洪能力每秒6.2萬立方米,等於40個伊瓜蘇瀑布。
  安第斯山以東的南美諸國,是地球上水利資源最豐富的地方,亞馬孫河、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等流量充沛的水系滋養著流域的文明富庶。巴西人是利用水資源的好手。行車在山林間,到處可以看到大型水車,帶動著苦蔗軋汁和其他機械。上個世紀,巴西和巴拉圭兩國聯手,建造了世界上功率最大的“水車”——伊泰普水利工程。
  《極地跨越》聯合攝製隊的越野車21日開上了這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壩。聯合攝製隊各分隊于去年12月12日分別向智利、兩極地區、阿根廷等方向出發,直到1月20日才全部在巴西的伊瓜蘇市會齊。
  1974年,巴西和巴拉圭兩國簽署了《伊泰普協約》,決定創建伊泰普合營公司,共同修建一座大壩,以開發作為兩國界河的巴拉那河的水利資源。1982年大壩建成,主發電機房機電設備安裝完畢,水庫蓄水。1983年第一台機組開始發電。1991年18台機組全部投入發電。施工歷時17年又354天,投資183億美元,使用鋼鐵可建造380個埃菲爾鐵塔。
  伊泰普水利工程的裝機容量1260萬千瓦也是世界之最,大於委內瑞拉的古力水電站和美國的大古裏水電站。大壩的發電機組向西側的巴拉圭和東側的巴西輸出兩組參天的高壓線路,輸出電力為巴拉圭用電量的78%和巴西用電量的25%。伊泰普發電工程一個水輪發電機組可供應一個150萬人的城市用電。壩區已堆積了成山的水泥等建材,準備再建兩台發電機組,完全滿足巴拉圭的用電並向巴西供應更多的電力,為加快兩國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廉價能源。
  伊泰普的規模宏大不足羨,讓人感動是1982年水庫蓄水後的故事。14天內,大壩上遊兩岸頓成澤國,82萬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生態環境系統突然變化。伊泰普公司出動大批船隻和人員,前往被淹各地營救各種野生動物。人們在船上用網打撈在水中已精疲力竭的各種動物,爬到水面樹尖上抱起驚恐萬狀的猴子和貘。3萬頭動物因此得以轉移、繁衍,回歸自然。巴拉那河的魚類,可以沿産卵通道上溯到水壩上遊繁殖。大批稀有動物也被精心轉移護理,保留了種群。伊泰普公司在水壩沿岸植樹2000多萬株,建造了200至300米寬的林帶,使水庫邊的綠色和熱帶雨林連成一片,保護了庫區的水體。其中有7個自然生態保護區或生物庇護所。而且,在庫區蓄水前的7年間,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們進行了週密的勘查,查到289處歷史遺跡,收集了各種文物……巴西就有這樣的自信,將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前後來裏約的1.5萬名各國生態專家和環境專家請到伊泰普參觀,敞開聽取議論。 (葉研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