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旅遊 |
黃石國家公園簡介:
1872年,美國總統格蘭特簽字同意在懷俄明州開闢黃石國家公園。於是美國第一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由政府主持開闢的國家公園誕生了。目前美國有36所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是其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個。它地處懷俄明州西北角。並延伸至愛達荷與蒙大拿兩個州,面積達7988平方公里。在這個龐大的公園裏,遊客可駕車長驅宜人,大飽眼福,盡興而歸。 黃石國家公園最使遊客感興趣的是數以千計的溫泉、噴泉和一座座泥山。山谷裏,溫熱的泉水噴涌而出。時疾時息。極富特色,形成自然界中一大奇觀。在數不勝數的大小噴泉中,以老忠實噴泉最為著名。它不以其大招徠遊客,也不以其美博人歡心,而是以它始終如一的忠實受到世人的稱頌。老忠實噴泉每隔61到67分鐘噴出一次,每次歷時約4分鐘,噴得最高最美之時是前20秒,每次共噴出熱水約1萬加侖,高度達40-50米,水溫攝氏93度。經冬歷夏,老忠實噴泉都這樣按照一定的規律不竭地噴涌著,遂得“老忠實”這樣的美名。人們來到黃石公園,必以到老忠實噴泉一睹為快。但見它不噴則已,一噴則如萬馬奔騰,更兼在陽光輝映下,水蒸氣閃出七彩顏色,蔚為壯觀,誰人能不發出讚嘆之聲。 黃石國家公園中還有3000多處溫泉,是供入們休想療養的理想處所。在這些溫泉中,最馳名的要數曼摩斯溫泉了。它日夜不息地涌流,溫度高達71度。令人驚異的是:它的沉澱物冷卻後形成白色的結晶體,象大理石一樣晶瑩潔凈,十分惹人喜愛。 黃石國家公園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位於公園中心的黃石油。它是全國最大的山湖,又是密西西比河的發源地。黃石湖水清見底,湖水經過一個缺口流入黃石大峽谷,呼嘯而下,形成著名的黃石大瀑布。 黃石國家公園以熊為象徵。園內約有200多頭黑熊,100多頭灰熊,在路邊常常可以看到一隻大熊帶著一兩隻小熊,阻住遊人的汽車伸手乞食,那種滑稽的樣子,煞是逗人愛憐。可惜的是,熊的數量日漸減少,政府不得不採取措施對它們嚴加保護。此外,園內還有各種野生動物。據統計有1萬多頭大角鹿、1000頭糜鹿、600多頭野牛。較小的飛食走獸,更是種類繁多,處處可見,給遊客增添了不少情趣。6月下旬至9月中旬,這裡白天一般為攝氏21度,風和日麗,正是去黃石國家公園一遊的最好季節。 自由女神像簡介: 舉世聞名的自由女神像,高高地聳立在紐約港口的自由島上,象徵著美國人民爭取自由的崇高理想。 自由神像重45萬磅,高46米,底座高45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紀念性建築,其全稱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整座銅像以120噸鋼鐵為骨架,80噸銅片為外皮,30萬隻鉚釘裝配固定在支架上,總重量達225噸。銅像內部的鋼鐵支架是由建築師約維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艾菲爾鐵塔聞名於世的法國工程師艾菲爾設計製作的。 女神雙唇緊閉,頭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著羅馬古代長袍,右手高擎長達12米的火炬,左手緊抱一部象徵《美國獨立宣言》的書板,上面刻著《宣言》發表的日期“1776.7.4”字樣。腳上殘留著被掙斷了的鎖鏈,象徵暴政統治已被推翻。花崗岩構築的神像基座上,鐫刻著美國女詩人埃瑪 娜莎羅其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詩: 送給我 你那些疲乏的和貧困的擠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眾 你那熙熙攘攘的岸上被遺棄的可憐的人群 你那無家可歸飽經風波的人們 一齊送給我 我站在金門口 高舉自由的燈火 女神身體微微前傾,氣宇軒昂、神態剛毅,給人以凜然不可侵犯之感。而其端莊豐盈的體態又似一位古希臘美女,使人感到親切、自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晨光熹微時遠眺女神,在朝霞的映襯下,顯得雄偉、優雅;夜幕四合時,神像基座的燈光向上照射,將女神映照得宛若一座淡青色的玉雕。從女神冠冕的窗孔中射出的燈光,又好像在女神頭上綴有一串閃著金黃色光芒的珍珠。女神右手高舉的火炬在夜空中發出橙黃色的光輝,給熱鬧、喧囂的大都會平添了一處頗為壯觀的夜景。 觀光的遊人從銅像底部乘電梯直達基座頂端,然後沿著女神像內部的171級盤旋式階梯登上頂部的冠冕處。為了方便遊人,每隔三節旋梯就設置一些休息座,供不能一口氣登頂的遊客小憩。冠冕處可同時容納40人觀覽,四週開有25個小鐵窗,每個窗口高約1米。通過窗口向外遠眺,東邊可見有“鋼鐵巴比倫”之稱的曼哈頓島上高樓大廈林立;南邊的紐約灣一望無際,波光船影相映;北邊的哈得遜河逶迤伸向遠方。從冠冕處向右還可登上銅像右臂高處的火炬底部,這裡可容納12人憑窗遠望,因顧及安全因素,此處已不再對外開放了。塑像的基座是一個大廳,1972年美國聯邦政府將其辟為移民博物館。館內設有電影院,為遊客放映美國早期移民生活的影片。從市區到自由島之間,每隔半小時有一班輪渡,來往非常方便。 創作這一藝術傑作的是19世紀後期一位才華橫溢的雕塑家,他的名字叫弗雷德里克 奧古斯特 巴托爾迪。1834年巴托爾迪出生在法國的一個意大利人家庭。他從青年時代起就酷愛雕塑藝術,自由女神的形象很早就存在於他的心目中了。1851年路易 拿破侖 波拿巴發動政變推翻第二共和國後的一天,一群堅定的共和黨人在街頭築起防禦工事,暮色蒼茫時,一個年輕姑娘手持熊熊燃燒的火炬,躍過障礙物,高呼“前進”的口號向敵人衝去,波拿巴分子的槍聲響了,姑娘倒在血泊中。巴托爾迪親自目睹這一事實,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從此這位高攀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為他心中自由的象徵。 1865年,巴托爾迪在別人的提議下,決定塑造一座象徵自由的塑像,由法國人民捐款,作為法國政府送給美國政府慶祝美國獨立100週年的禮物。有趣的是:沒過多久,巴托爾迪在一次婚禮上同一位名叫讓娜的姑娘邂逅,讓娜長得美麗端莊,儀態萬方。巴托爾迪認為讓她來為“照亮全球的”自由神像做模特是十分相稱的,讓娜欣然文諾這一要求。在雕塑過程中,他們之間産生了純潔的愛情,終於結為夫妻。 1869年自由神像的草圖設計完成,巴托爾迪便開始全心全意地投入雕塑工作。他曾去過美國旅行,爭取美國人對塑像計劃的支持,但美國人遲遲沒有意識到這一禮品的珍貴。直到1876年巴托爾迪參加在費城舉行的慶祝獨立100週年博覽會時,為了引起公眾的注意,便把自由女神執火炬的手在博覽會上展出,才引起一場轟動。擺在人們面前的這只手僅食指就長達2.44米,直徑1米多,指甲厚25厘米,火炬的邊沿上可以站12個人。於是這件幾天前還鮮為人知的雕塑品頓時身價百倍,成為美國人人渴望欣賞的藝術珍品。不久,美國國會便通過決議,正式批准總統提出接受女神像的請求,同時確定貝德羅島為建立女神像的地點。 1884年7月6日,自由像正式贈送給美國。同年8月5日,自由神像底座奠基工程動工。1886年初,75名工人爬上高高的腳手架,用30萬隻鉚釘把自由神像約100塊零件釘到它的骨架上。10月中旬,自由神像的建立終於全部完工。10月28日,美國總統親自參加自由神像揭幕典禮併發表了講話。無數群眾簇擁在神像周圍,懷著激動的心情企首仰望著自由女神像第一次露出她莊嚴的面容。 巴托爾迪由於他的卓越功績而當選為紐約市榮譽市民和法國榮譽勳團指揮級團員。他于1904年10月5日在巴黎逝世,但他所塑造的自由神像永遠表達著人民對自由的熱愛和嚮往。 大峽谷簡介: 世界聞名的大峽谷,位於亞利桑那州的西北部。它是科羅拉多河舊時河谷的一部分。 據説,1540年,一支遠征隊長途跋涉路經此地,始發現大峽谷,併為其驚人的景色驚嘆不已。從此大峽谷的面貌才逐漸為世人所知。1919年,威爾遜總統批准將它辟為國家公園,總面積達1100多平方公里。 大峽谷的形成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幾千萬年甚至幾萬萬年中,科羅拉多河的激流一息不停地沖刷著它,在一片高原上雕刻出一道巨大的橫溝,並賦予它光怪陸離的形態。今天科羅拉多河已流向他方,但人們站在絕壁上,仍可想象出當年在幽深的河谷中,巨浪排空、波濤咆嘯的壯麗景象。大峽谷兩岸都是紅色巨岩斷層,岩層嶙峋,堪稱鬼斧神工。劃人公園內的這段峽谷,最窄的地方約6公里,最寬處為29公里。兩岸重巒疊嶂,夾著一條深不見底的巨谷,真是天造地設,無比的蒼勁壯麗。 更為奇異的是,這裡的土壤雖然大都是褐色,但當它沐浴在陽光中時,卻又撲朔迷離,變幻無窮,時而是紫色,時而是深藍色,時而是棕色:時而又是赤色,全依太陽光線的強弱而定。這時的大峽谷宛若仙境,七彩繽紛,蒼茫迷幻,迷人的景色令人留戀忘返。 大峽谷中有幾處名傳天下的勝景。它們是“天使之窗”、“皇家山谷”、“帝王展望臺”和“光明天使谷”等。 有幸到過大峽谷一遊的人,都不能不由宏地讚嘆,大峽谷確是地球上的一大奇跡。它的色彩與結構,特別是那一股氣勢是任何雕刻家和畫家也無法模擬的。 盡亞加拉大瀑布簡介: 盡亞加拉大瀑布居全球瀑布之冠,位於紐約州西北部,跨美國和加拿大兩國邊境,是世界著名的奇觀。不吉而喻,它也成為訪美遊客最渴望觀光的地方。 尼亞加拉大瀑布由兩個主流匯合而成。一是美國境內的“美國瀑布”,一是橫介於美、加邊境的“馬蹄瀑布”。這兩個瀑布奔騰交織在一起,從高達35-58米的峭壁上傾注而下,流人安大略湖,水流量為每秒鐘77.8萬加侖。 來到尼亞加拉瀑布處,人們可以從多種角度欣賞其風采。那裏有著名的“前景觀望臺”,巍峨聳立。高達86米。人們只要肯用力攀登,便可將尼亞加拉大瀑布一覽無余。如果想仰視大瀑布傾瀉的景色,可以沿著山邊崎嘔小路,前往“風岩”,那就算站在了大瀑布的腳下。翹首仰望,便會看見大瀑布以磅薄氣勢、鋪天蓋地、飛流直下,不禁使人心裏涌起一股激情,與大自然産生共鳴。遊客在此必須穿上雨衣。否則飛珠落玉衣衫盡濕。但是要看大瀑布正面全景,最理想的地方還是站在彩虹橋上。橋跨瀑佈下遊的尼亞加拉河,在橋上步行五分鐘,便可從美國走到加拿大。當年拿破侖的弟弟結婚時,曾同新娘一起到這裡度蜜月。後來人們紛紛仿傚這一做法,每年到這裡觀光的有不少是新婚燕爾的年輕人。因而彩虹橋又獲得“蜜月小徑”這樣一個動聽的美稱。 在大瀑布附近,還有一個規模較小,但也享有盛名的瀑布,其名美麗動人,叫作“新娘面紗瀑布”,又叫“月光瀑布”。聞其名,便可想見它那流水潺潺、銀花飛濺的迷人景色。同旁邊蔚為壯觀的瀑布相比,它顯然別具一格,另有一番風韻。正如新娘的面紗,在微風中輕輕拂動;又似一片月光,柔和地灑在絕壁之上,令遊客陶醉。 金門橋簡介: 每當人們越過太平洋進人北美大陸的舊金山時,首先映人眼簾的便是一座飛架于海灣之上的巨型吊橋,這就是遺爾聞名的金門橋。 金門橋建於1937年,耗資達3;00萬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吊橋之一,金門橋長達2780米,從海面到橋中心部的高度約為67米。橋兩端有兩座高達227米的塔。金門橋桔黃色的橋梁兩端矗立著鋼柱,柱瑞用粗鋼索相連,鋼索中點下垂,幾乎接近橋身,鋼索和橋身用一根根細鋼繩連接起來。整座金門橋顯得樸素無華而又雄偉壯觀。 金門橋在橋梁建築學上也是一個創舉。它只有兩大支柱,因此它不是利用橋墩支撐橋身,而是利用橋兩側的弧形吊帶産生的巨大拉力,把沉重的橋身高高吊起。金門橋的設計者是工程師史特勞斯。人們把他的銅像安放在橋畔,用以紀念他對美國做出的貢獻。 1937年5月27日金門橋落成,有20萬人興高采烈地走過大橋來慶祝這個日子。次日金門橋正式通車。從那時起直到今天,舊金山入都把金門橋引為自己的驕傲。今天金門橋是世界上無數橋梁中最繁忙的橋梁之一,每天都約有10萬輛汽車從橋上隆隆駛過。 拉什莫爾山四巨頭簡介: 全美聞名的拉什莫爾山聳立在南達科他州巴登蘭以西不遠的地方,山上雕刻著美國四位著名總統的巨大頭像。從左至右,這四位總統是:開國元勳華盛頓、《獨立宣言》的起草者傑佛遜、奠定20世紀美國之基礎的西奧多.羅斯福和解放黑奴的領導者林肯。 這個不同凡響的藝術巨作係出自美國藝術家夏茲昂 波格隆之手。1923年美國歷史學家多恩 羅賓遜首先萌發出在群山上雕刻巨像的念頭,但他只設想在山頭上雕刻一些西部武打好漢供入參觀。1924年秋,他邀請波格隆前來觀看地形。波格隆一眼望見由花崗石形成的拉什莫爾山居於群山之上,沐浴在陽光之中,便認定這是他實現自己的夙願、雕鑿美四位著名總統頭像最理想的地方。1927年8月10日,柯立芝總統宣佈將拉什莫爾山辟為國家紀念場,雕塑工程也與此同時正式破土動工。工程伊始,資金全靠私人捐助,聯邦政府到後來才給予財政支持。由於經費短缺和氣候惡劣。工程經常被迫中斷,所以工期長達十四個春秋,而實際施工只有六年半。工程動功之時,波格隆已年逾六句,從此他把親生的全部心血都傾注在這件藝術傑作上,僅藝術造型,就反復設計達九次之多。1941年波格隆與世長辭,沒能親睹工程計劃完成。他的兒子林肯繼承父業,于1941年底勉強完工。 這四尊巨人頭像與山峰渾然一體,十分壯觀,遊人來此無不肅然起敬。石像的面部高達18米,僅鼻子長就有6米。華盛頓像是一座胸像,肩部與胸部巧妙地依山形雕出。其餘三人都是頭像,西奧多.羅斯福和林肯的像只雕刻了面部。因此四人的肖像十分突出,他們的表情都嚴肅而莊重。那緊閉著的嘴唇、凝視著遠方的眼睛,維妙維肖,頗為傳神。同時四人又各具特色,顯示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徵,可謂栩栩如生,音容宛在。 為了表示對四位總統的崇敬之情,拉什莫爾山禁止遊人攀登。在山腳下設有觀瞻中心,上午陽光灑滿山峰是瞻仰巨像的最好時機,每年6-9月,這裡還備有照明設備,即使在夜間也能真切地欣賞這一藝術傑作。 迪斯尼世界簡介: 迪斯尼世界位於佛羅裏達州中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遊樂場。迪斯尼世界的誕生,首先要歸功於富於想象力和創造精神的美國動畫片大師沃爾特 迪斯尼。1955年他在洛杉礬附近創辦了第一座現代化的遊樂園,取名迪斯尼樂園。1964年人們開始籌建一座更大規模的遊樂公園,這就是迪斯尼世界。經過五年營造,迪斯尼世界終於1971年10月向公眾開放了。它耗資7.66億美元,佔地面積達109平方公里,是一座老少咸宜的遊樂中心。 迪斯尼世界是一座主題遊樂公園。所謂主題公園,就是園中的一切,從環境佈置到娛樂設施都集中表現一個或幾個特定的主題。在主題公園中,人們一會兒退到幾千年前的古代社會,一會兒又走進想象中的未來世界;一會兒坐在美國的小酒店中,一會兒又來到埃及金字塔下;一會兒在海底世界漫遊,一會兒又在太空中翱翔。不管遊客走到哪,總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在迪斯尼世界中,設有中央大街、小世界、海底兩萬里、明天的世界、拓荒之地和自由廣場等。中央大街上有優雅的老式馬車、古色古香的店舖和餐廳茶室等;小世界是專給孩子們設計、為他們所嚮往的娛樂天地;在“海底兩萬里”,人們可坐上特製的潛艇,時而來到一片生機勃勃的熱帶海床,時而又來到陰沉寂寥的寒帶海床,盡情觀賞五光十色的海底植物和水族,甚至還能看到滿載珠寶貨物的沉船和因地震陷落海底的古代城市;在“明天的世界”裏,人們將置身於一個高度發達的環境中,並可親自到“月球”上去遊覽一番;如果來到拓荒之地和自由廣場,那就另是一個天地了,在這裡人們可以重溫當年各國移民在新大陸拓荒的種種情景,和英國殖民時期美洲大陸的狀況。走在迪斯尼世界中,還經常會碰到一些演員扮成的米老鼠、唐老鴨、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更使人童心復萌,遊興大發。 迪斯尼世界不僅是個遊樂場,同時又是一個旅遊中心,遊客來此還可以到附近的海灘游泳、滑冰、駕帆船,到深海捕魚,乘汽球升空,或是參觀附近的名勝古跡。這些豐富多彩的節目,給迪斯尼世界更增添了幾分魅力。 目前迪斯尼世界還在不斷發展中。1982年10月1日,迪斯尼世界新建的埃布克特中心正式開放,又吸引了大批遊人。埃布克特中心是根據迪斯尼20多年前的構思建造的。它包括“未來世界”和“世界陳列館”。“未來世界”中有通訊、能源、交通、農業和未來設想等六個主館。能源館頂部的8萬個阻擋層光電池是世界上私人企業建造最大的日光收集器。在農業館中,人們還可以看到一座模擬外層空間條件來種植農作物的實驗室。“世界陳列館”更為有趣,這裡有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宮殿、日本的神社、巴黎的埃菲爾鐵塔,還有中國的天壇,它的大小雖只有北京天壇的一半,但是雕刻精細,裝飾華麗,十分逼真。 迪斯尼世界把嚴肅的教育內容寓于娛樂形式之中,豐富而有趣,每年都要吸引遊客近2000萬人次。但不言而喻,到迪斯尼世界,特別是埃布克特中心一遊,是非要大大破費一番的。 胡佛水壩簡介: 胡佛水壩位於亞利桑那州的西北部,工程龐大,建成後對工農業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因此它在世界水利工程行列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胡佛水壩的建造耗費了大量資金,動員了大批入力,于1936年竣工並交付使用。它是一座拱門式重力人造混凝土水壩。壩高220米,底寬200米,頂寬14米,堤長377米。這樣巨大的水壩在世界上是不多見的,它宛如一條巨龍盤臥在大地上,顯得十分威武。 胡佛水壩的命名還經歷過一番曲折。1936年水壩落成時,共和黨領袖胡佛正在臺上,水壩遂以他的名字命名。但是民主黨人對此耿耿於懷,很不服氣。一候胡佛下臺。他們便把胡佛水壩更名為鮑德水壩,鮑德是附近一個城市的名字。此後共和黨人重新得勢,鮑德水壩又變成了胡佛水壩。從水壩的兩度易名,人們不難窺見美國資産階級黨派糾紛之一斑。 胡佛水壩的蓄水池是著名的密德湖。密德湖碧波浩渺,一望無際。是西半球最大的人工湖。它不僅景色優美,而且能灌溉莊稼和利用水力發電,對發展生産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胡佛水壩的發電功率為1345兆瓦,可供應太平洋沿岸的西南部大部分地區,可見胡佛水壩貢獻之大。 白宮簡介: 白宮是美國總統府所在地,坐落在首都華盛頓市中心區的賓夕法尼亞大街1600號。北接拉斐特廣場,南鄰愛麗普斯公園,與高聳的華盛頓紀念碑相望。 白宮的基址是美國開國元勳、第一任總統喬治 華盛頓選定的,始建於1792年,1800年基本完工。有趣的是,第一位入主白宮的總統並不是第一任總統華盛頓,而是第二任總統約翰 亞當斯。從此,美國歷屆總統均以白宮為官邸,使白宮成了美國政府的代名詞。 白宮的設計者是著名的美籍愛爾蘭人建築師詹姆斯 霍本,他根據18世紀末英國鄉間別墅的風格,參照當時流行的意大利建築師柏拉迪的歐式造型設計而成,用弗吉尼亞州所産的一種白色石灰石建造。但當時並不稱白宮。“白宮”是1902年西奧多 羅斯福總統正式命名的。 1814年,英軍攻佔華盛頓時,將其付之一炬,後幾經修復和改建,才成目前的規模。其中最大的一次擴建和修繕是在1948-1953年間,加修了一座二層陽臺,安裝了電視系統和空調設備,增建了雙層地下室和堅固的地下防空室。白宮內部原有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房間基本保持原貌,以作紀念。 白宮共佔地7.3萬多平方米,由主樓和東、西兩翼三部分組成。主樓寬51.51米,進深25.75米,共有底層、一樓和二樓3層。 底層有外交接待大廳、圖書室、地圖室、瓷器室、金銀器室和白宮管理人員辦公室等。外交接待大廳呈橢圓形,是總統接待外國元首和使節的地方,墻上挂有描繪美國風景的巨幅環形油畫;地上鋪有天藍色底、橢圓形的花紋地毯,上繡象徵美國50個州的標誌。1940年羅斯福總統曾在此發表過著名的“爐邊談話”。 圖書室約60多平方米,按19世紀早期風格佈置,室內的桌、椅、書櫥和燈具等,均為古典式。藏有圖書近3000冊,其中不乏美國各個時期著名作家的代表作。此外,這裡還存有美國歷屆總統的有關資料。在藏書壁櫃旁的墻上挂著五幅印第安人的畫像,這是當年美國總統在白宮會見過的印第安部落代表團的成員。 地圖室珍藏有各種版本的現代地圖集和一幅名貴的18世紀繪製的地圖。二戰期間,這裡曾是羅斯福總統研究戰爭形勢的密室。從1970年起,此處已改為接待室,室內挂著本傑明 富蘭克林的畫像和美國19世紀哈得遜河畫派的風景畫,如,哈特作于1858年的名畫《山間湖水》等。 金銀器陳列室藏有各種精緻的英、法式鍍金銀制餐具和鑲金銀器。 瓷器室收藏有歷屆總統用過的瓷制餐具,其中有一套從中國進口的名瓷。 主樓一層的北面是白宮的正門,進門後是大理石結構的門廳。大理石的墻、大理石的地板和許多大理石的柱子,氣魄宏大,寬敞、明亮。四週墻上挂著20世紀美國總統的肖像。東大廳、綠廳、藍廳、紅廳和宴會廳依次相鄰。東大廳是白宮中最大、裝飾最富豪華氣派的廳堂,長約24米,寬約11米,高約2.5米,可容納200多人。這裡有敞亮的落地長窗,光潔的橡木地板,巨型的水晶吊燈和燭臺,桃木心木鋼琴的琴腿上雕飾著四隻金鷹,有18世紀名畫家吉爾伯特 斯圖亞特的傳世名作——巨幅油畫華盛頓及其夫人的全身像。這裡曾是美國總統及其家屬舉行婚喪大事的會場,有4位總統的女兒在此舉行過婚禮,7位總統在這裡舉辦過喪事。1945年,美國第三十二屆總統富蘭克林 羅斯福逝世後就停靈於此。1974年,理查德 尼克松因“水門事件”離職前夕,也是在此與他的助手們揮淚告別的。現在,此廳供美國總統舉行宣誓就職儀式、記者招待會、酒會、聖誕舞會等使用。有時,逢節日和週末,也請文藝界和體育界的名流在此演出和表演。 綠廳較東廳小得多,因以綠色基調裝飾而得名。四壁有綠綢裝飾的水彩畫,地上是19世紀蘇格蘭畫家大衛 馬丁畫的富蘭克林肖像。現在,它是美國總統的客廳,總統常常在此舉行正式酒會。而當年,傑弗遜總統曾將綠廳用做餐室,門羅總統常在這裡打牌消遣。 藍廳以藍色調著稱。窗幃是藍色的,座椅靠背和座墊是藍色的,窗外的天空也是藍色的。廳內有一塊19世紀的中國地毯,7把法國鍍金椅子,一對19世紀路易十六時代的鍍金桌子等名貴之物。還陳列有幾幅美國早期總統及其夫人的畫像。紅廳多由總統夫人使用。廳內四壁上的紅綢水彩畫同由斯圖亞特畫的麥迪遜總統夫人朵拉的紅色肖像相輝映。此處有一總統貴賓接待室,以19世紀初法國資産階級革命時期的風格加以裝飾,室內傢具十分名貴,其中有一架1805年的法國枝形吊燈和英國1850年製作的紅、米、藍、金四色地毯。 國宴廳是白宮第二大廳,以其華麗的裝飾和精緻的餐具著稱。桌椅傢具全為橡木所制,可同時宴請140位賓客,是舉行國宴的地方。廚房在地下室,可用升降機將食品送到宴會廳。廳中的設計與裝飾均採取19世紀初葉英國攝政時期的風格。墻中間懸挂著林肯的肖像。壁爐上方刻有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 亞當斯在遷居白宮後的第二個夜晚所寫的一封書信中的名句: “我祈禱上蒼賜福于這座宅邸以及所有來日居於此間的人。願白宮主宰者皆為誠實、明智之人。” 主樓二層,為總統全家居住的地方。主要有林肯臥室,皇后臥室,條約廳和總統夫人起居室,黃色橢圓形廳等。林肯臥室是林肯辦公和召開內閣會議的地方,著名的《解放黑人宣言》即在此簽字。以玫瑰色和白色為主調加以裝飾的皇后臥室,曾接待過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荷蘭女王等貴賓。 白宮西翼由西奧多 羅斯福總統主持,于1902年建成;東翼由富蘭克林 羅斯福總統主持,于1941年建成。其中最主要的廳室是西翼內側的橢圓形總統辦公室。它寬敞、明亮,地上鋪著一塊巨大的藍色地毯,地毯正中織有美國總統的金徽圖案:50顆星排列成圓形,環繞著一隻鷹。辦公室後部兩側分別豎立著美國國旗和總統旗幟。正面墻上是身著戎裝威容凜然的華盛頓油畫像,兩邊擺著兩隻雅致的中國古瓷花瓶。辦公室左邊墻架上陳設的外國貴賓贈送的禮物中,有中國1979年贈送的“馬踏飛燕”倣古青銅器。總統的大辦公桌上放置著這樣一條座右銘: “這裡要負最後責任。” 白宮的南面,是一個由粗大的乳白色石柱支撐的寬大門廊,正面4根,旁邊各2根。門廊的正前方就是有名的南草坪。總統的直升飛機座機可在此起落。由於白宮是坐南朝北,因此南草坪就成了白宮的後院,通稱為總統花園。園內,灌木如籬,綠樹成蔭,如垠草坪中有一水池,池中噴泉噴珠吐玉,高可數丈。池塘四週的花圃裏,姹紫嫣紅。南門前兩側8棵枝繁葉茂、生機勃勃的木蘭樹,已有150年樹齡。國賓來訪時,都要在南草坪舉行正式歡迎儀式。每年春天的復活節時,總統和夫人都要在這裡舉行傳統的遊園會。 白宮每星期二到星期五對外開放。供遊人參觀的部分主要是白宮的東翼,包括底層的外賓接待室、瓷器室、金銀器室和圖書室,一樓的宴會廳、紅廳、藍廳、綠廳和東大廳。雖然在白宮130多個房間中,只有10余個房間開放,但它畢竟是世界上唯一定期向公眾開放的國家元首的官邸,因而,吸引了大批的遊客,每年來此參觀的人數達200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