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旅遊 |
艾伯塔省恐龍公園 簡介:
艾伯塔省恐龍公園,位於加拿大西南部的艾伯塔省。 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艾伯塔省恐龍公園作為自然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7500萬年前,今艾伯塔省東部地區是臨近海岸的低平原,地處亞熱帶氣候區,與現在美國的佛羅裏達半島南部氣候相似。這裡生物各類繁多,有35種恐龍、魚類、兩棲類動物、爬行類動物、鳥類、原始哺乳類動物等。一些動物死後,遺骸被河沙或泥土覆蓋。天長日久,由於與氧氣隔絕,在礦物質的作用下,就形成了2化石。化石保留下了這些曾在古艾伯塔生活的古動物的骨骼、牙齒及皮毛的痕跡。 冰川時期結束,冰層逐漸消失,大量融化的冰水流入沙石與泥石地層,漸漸地形成了紅鹿河谷,使帶有化石的沉積層暴露出來。艾伯塔荒地中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冊的白堊紀恐龍化石群的集中地。 從公元19世紀80年代起,人們開始發掘紅鹿河谷地。1910年~1917年間,加拿大國內外的古生動學者蜂擁而來,採集恐龍化石送入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在長約27千米的沿岸,現已發現300多塊保存完好的恐龍骨骼化石。1985年,從這裡發掘出土的化石都被皇家蒂內爾古生物博物館收藏。 魁北克古城區 簡介: 魁北克古城區,位於加拿大東部魁北克省省會魁北克城。 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魁北克古城區作為文化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魁北克古城,面積1.35平方千米。它歷史悠久,戰略地位重要,是加拿大東部重要的城市和港口,也是魁北克省的省會,素有“美洲直布羅陀”之稱。這裡原來是印第安人的村落,1608年,法國探險家桑普蘭來到這裡,成為新法蘭西首府。1759年英國遠征軍打敗法軍,攻佔魁北克城。1763年,根據英法條約,魁北克城歸屬英國。1791年,它成為下加拿大省首府。 魁北克古城建在陡峭的高原上,分上城和下城兩部分。上城建在鑽石角頂端,是宗教活動區和行政管理區,周圍有城墻環繞;下城建在峭壁下,是港口和 古老的居民區。高原下,流淌著聖勞倫斯河。 魁北克最古老的城市中心在下城區。皇家廣場四週和聖母街兩旁都是公元17世紀和18世紀的建築,其中勝利聖母教堂始建於1688年,1759年毀於火災,現在的教堂是後來重建的。 魁北克城堡位於上城區,高約120米,周圍有護城河環繞。城堡內現有25座建築物,其中最宏偉的一座建於1892年,有寬闊的銅制傾斜大屋頂和塔樓,以及典雅的紅色磚墻,氣勢非凡,是典型的法國古典風格的建築,也是鬼北克城的標誌,現在是法蒂那城堡大飯店。 盧嫩堡古城 簡介: 盧嫩堡古城,位於加拿大東南部新斯科舍省省會哈利法克斯西南約70千米處。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盧嫩堡古城作為文化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1756年,英國和法國為爭奪北美的霸權地位,爆發了戰爭。盧嫩堡古城先由法國殖民者開拓,後來落入英國殖民者手中,成為英屬新英格蘭的據點,並逐漸發展為一座殖民城市。 根據鞏固移民局當時制定的城市規劃,新殖民地城市要建成規範的街區,空間利用上要優先考慮産業正常動作。盧嫩堡的街道呈幾何圖案鋪設,房屋街區全都是直線型,留出大片空地建廣場和防禦設施,並明確劃分城區和農業區。現在的街區仍遵從公元18世紀中期的地基劃分,南北分為8塊,東西分為6塊,整個街區呈格狀。大街的寬度也都有規定,通向港口的垂直街道寬14.6米,與港口平等的街道寬12.2米,只有中央大道──國王大街寬24.4米。 公元18世紀的建築,現在仍有8座被保存下來。這些永恒面向港口,基本是利用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建造的全木結構建築。 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 簡介: 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位於加拿大西南部的艾伯塔省。 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作為自然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位於艾伯塔省西北部,面積4.4萬平方千米。這裡隨處可以看到廣闊的大草原、森林、濕地、鹽沼,以及不多見的內陸大三角洲。 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地處北緯60 附近,冬天寒冷而漫長,每年冰雪融化期僅在6月~9月。這裡已接近樹木生長的北部極限,廣泛分佈著加拿大雲杉、美洲黑雲杉、美洲落葉松等針葉林。在河流附近,生長著許多香脂白楊。 公園內廣闊的草原,是美洲野牛的樂園。生活在這裡的美洲野牛,數量居世界第一位。 公園內最大的動物是美洲熊,體長可達2米。這裡還生活著狼、加拿大山貓、北極狐、美洲水貂、麝鼠和美洲河狸,以及北美特有的野生動物──加拿大豪豬。 公園裏的鳥類多達227種。貓頭鷹、雷鳥、美洲小野鴨等都是稀有鳥類,其中以北美洲的白鶴最為珍貴,它們有雪白的羽毛、紅色的面龐,亭亭玉立,和亞洲的丹頂鶴是近親,已瀕臨滅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