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城市

巴西利亞簡介:

  巴西利亞是巴西的首都,它屹立在巴西中部戈亞斯州的高原上,面積5771平方公里,人口約120萬。巴西利亞城市佈局奇特,建築設計新穎,獨具匠心,鳥瞰活像一架飛機,昂首長空,展翅而飛。

  巴西利亞是世界上第一座新型的現代化城市市被列為“人類財富”而受到保護。因此,可以游覽和觀賞到城市建築、成為世界各地游客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

  在巴西利亞市中心,聳立着一座全城最高的建築----電視鐵塔。這座雄偉的鐵塔高244米,據稱是世界第四高鐵塔。站在它的腳下仰視,會叫人聯想起巴黎埃菲爾鐵塔。鐵塔四週芳草萋萋,陽光下飛酒的噴泉映出道道彩紅。游人可登上鐵塔,領略到巴西利亞那磅薄的氣勢和雄偉的姿態,乘觀興電梯到達175米的觀景臺,一陣清風撲面而來,頓覺神清氣爽。放眼縱觀東西,橫望南北,整座城市秀麗風光盡收眼底。

  驅車來到三權廣場,儘管游人在這裡看不到任何古跡,但那丰姿多彩的現代派建築物令人驚嘆不已,這些建築設計構思大膽、線條優美、輕盈飄逸,其中有的還含有一定的寓意。兩層樓高的總統府前的一尊兩人持矛並肩而立的首都開拓者銅像,象徵着巴西人民團結一心捍衛祖國。三權廣場代表國家三種權力,稱為巴西的神經中樞。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薩爾瓦多簡介:

  薩爾瓦多是巴西最早的首都,葡萄牙人第一次踏足巴西就是巴伊亞, 亦現今府城薩爾瓦多附近,後來葡萄牙人索性建城於薩爾瓦多,開始了巴西殖民時代的歷史!

  薩爾瓦多保留着濃厚的巴伊亞文化,擁有葡萄牙天主教的教堂及建築藝術,還有西非黑奴所留下來的非洲文化和土著色彩,再加上當地擁有迷人的沙灘,椰林處處,多年以來都是巴西人嚮往的度假勝地。 薩爾瓦多市內大部分的古老建築都是十六、十七世紀時期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群。特別是那葡萄牙天主教堂,簡直令人不禁讚嘆建築師的巧奪天工。

  薩爾瓦多城建於Bay of All Saints的海濱山坡懸崖之上,面臨着浩瀚的大西洋。主要分為上城及下城兩大區。上城可以説是老城舊區,而最美麗的古建築就是座落於那裏的貝羅裏紐(Pelourinho),幾乎全部是中世紀的建築,街都是石板鋪成的,附近還聚居了不少非洲巴伊亞人。

  連接上城及下城地區的一座古老電梯,市民和游客可以此往返上下兩城。而下城主要是後期興建。當地最吸引游客的算是那座大型手工藝市場(Mercado Modilo),全部售賣地道巴伊亞的雷絲服裝及手織工藝品,極受游客歡迎。

  因為薩爾瓦多曾一度為殖民地時期非洲黑奴貿易的中心,所以當地也擁有巴伊亞的神秘色彩。巴伊亞文化源於當年的非洲奴隸文化,如今當地的約魯巴族也信奉Parthtist萬有神教,而且非洲人的傳統音樂、舞蹈、藝術、食品和生活習慣都可以在巴伊亞地區找得到和看得到。

  薩爾瓦多市裏教堂多達七十間,主要是以哥德式及巴洛克式風格建築。想欣賞這些美侖美奐的大教堂,可以先到Praca da Se教堂廣場,欣賞建於十七世紀最大的大教堂,而旁邊的及都值得參觀。此外,位於廣場內,以大理石砌成的哥德式聖法蘭西斯教堂,建於一六零年,全教堂採用葡萄牙入口的古塊建成,內部雕刻精美。最後,還有聖母教堂及加爾默羅教堂都是相當有的天主教堂,在此拍照留念也很不錯。

  薩爾瓦多擁有巴西最動人美麗的沙灘,比起裏約熱內盧的沙灘更加寧靜優美。游客可到沙灘暢泳一番,享受一下大西洋的海水,或漫步椰林樹影下,同時又可以欣賞海龜生蛋,體驗巴伊亞薩爾瓦多的迷人海岸區。

  薩爾瓦多是巴西的文化發源地,亦是欣賞葡萄牙教堂及建築和西非文化中心。想要了解更多巴伊亞文化及巴西歷史的游客,薩爾瓦多保證能令你大開眼界,它比裏約熱內盧和聖保羅等大城市更有特色。

聖保羅簡介:

  聖保羅是巴西也是南美最大的城市,坐落於巴西東南部一片蜿蜒起伏的丘陵上。面積超過1500平方千米,是巴黎的三倍。

  聖保羅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金融中心,擁有2萬多家工廠和近3000家銀行機構。它又是巴西的文化中心,擁有包括著名的聖保羅大學、醫科大學在內的數十所高等院校、6家電視臺和270多家報刊社。它還擁有包括藏書幾百萬冊的國家圖書館 以及490多家大、中、小圖書館和28家博物館。它還是全國最大的消費娛樂中心,有500多家旅館、13萬家商店、1.5萬家各式餐館、1.5萬家咖啡館裏的熱內盧和貝各奧裏藏特構成的工業三角區中,以聖保羅的工業最為集中,經濟實力雄厚,對巴西全國影響巨大,被稱為“國中之國”。

  舊貌新顏 聖保羅起源於基督教的一所學校。始建於1554年,以天主教聖徒保羅的名字命名。當時是耶穌會為早期殖民者和當地印第安人建的傳教中心,在很長時間裏它一直只是一個小鎮。1822年,佩德羅一世在這裡宣佈巴西獨立。大約在1850年左右,由於咖啡種植業的廣泛興起和歐洲移民的大量流入,加快了聖保羅的發展步伐,逐漸變得富裕起來,為以後工業基地的建立提供了資金和人力。聖保羅是一座不斷變化和更新的城市。就會被認為是陳舊不堪,就要被拆除,重新建起更為現代化、更加舒適的建築。據説,這座城市每一刻鐘就有一幢新樓建立起來,每半小時就有一幢房子被拆除。在這裡,一條大街修建三五年以後,就必須延伸、拓寬,以適應交通發展的需要。聖保羅人常説,“當你一覺醒來,城市又會變個樣”。因此,聖保羅的絕大部分建築都比較新,殖民時代留下的花式建築不多。其實聖保羅的發展主要是踐後幾十年間的事,她的發展可説是巴西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如今,聖保羅市人口超過1000萬,目前市區和近郊集中了全國工業生産門類的一半左右,全國500家最大的公司中有3/5的總部設在這裡。市內擁有一個部類比較齊全、自成體系的工業系統,堪稱拉丁美洲規模最龐大、技術最先進的工業中心,其中化學産品、藥品和紡織品産量佔全國的50%,電器和機床産量點35%,汽車産量佔90%。現在的聖保羅市,每年創造出全國工業産值的41%,全市年國民生産總值年500億美元;每年它向聯邦政府上交的稅金佔全國總稅收的21%。世界上約有1/4的國家年國民生産總值低於聖保羅市政府的年財政預算,聖保羅每年創造的財富,高於哥任比亞、智利、埃及、約旦、葡萄牙、新西蘭、希臘等國的全國國民生産總值。

  巴西流傳着這樣一句戲言:“誰治理好聖保羅,誰就當得了巴西總統。”自巴西建立共和政制以來,在歷屆文職總統中,至少有1/3的人是在聖保羅市或州政府任職期間取得輝煌政績的政治家。政治觀察家們常説,凡是有鴻鵠之志競選總統的政治家,大多想先擔任聖保羅市長或聖保羅州長,以取得統治經驗並同大企業家和各界名流建立聯絡,所以,每次州、市長選舉中,爭奪最激烈也最令人注目的就是聖保羅。

裏約熱內盧簡介:

  如果你注重環境質量,熱愛自然山水,就不可能不對巴西的裏約熱內盧一見鍾情,心馳神往!

  裏約熱內盧是裏約熱內盧州的首府,是巴西第二大工業城市、最大海港和最大商業中心。在政治上有相當影響,有巴西“第二首都”之美譽。裏約的經濟比較發達,是巴西的重要交通樞紐、公路、鐵路四通八達,國際航線與世界主要城市相連,是巴西乃至南美地區的金融中心,許多大企業、銀行和壟斷組織在此設有辦事機構。

  裏約熱內盧是座迷人的海濱城市,那山山水水、灘灘灣灣真有説不盡的美,道不完的秀,只有身臨其境,方可體味個中意境。裏約共有海灘30多處,總長達200公里,有著名的“科帕卡巴納”,地處繁華的市區。無論你是先年遠方還是近旁,眼睛的拋物線一下子就會彈出去。天空透明、海水湛藍湛藍,那種藍才叫人體味出藍的本質。稍近一點的海面呈翡翠色,遠方則是難以想象的波平浪靜,朦朧之中彩帆點點。

  如果你慢步在沙灘上,這才真正領略到科帕卡巴納海灘的奇異魅力。沙粒實在是太細了,松軟平坦,沙色實在是太白了,潔白如雪;沙灘也實在是太大了,近海處永遠翻騰着大浪,藍色的浪谷和白色的浪峰此消彼長,一次次湧來,在陽光下如同一幅幅鮮艷無比的油畫。

  的確,裏約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傍山依海,鋪錦疊翠,風景優美,氣候宜人,保持着古城的原貌。

馬瑙斯簡介:

  在蒼翠欲滴,一望無際的莽莽亞馬孫大森林與河流交合處,有一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繁華都市—馬瑙斯,亞馬孫州的州府。1967年2月,巴西政府在這裡建立自由貿易區後,馬瑙斯成為巴西的工商和旅游業發達的內地城市。

  馬瑙斯在上個世紀歷經艱辛努力遠離了蠻荒、落後與貧窮。今天,這個巴西北部“前哨”正處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裏,它既是旅游勝地,也是巴西自由貿易區。漫步馬瑙斯市內很多街道,豪華的住宅,門前有小花園,草坪如地毯一樣,不少家的圍墻上爬滿了各色的熱帶三角花,有的人家甚至還有小游泳池。古老宏偉的建築要數亞馬孫大劇院,劇院前面廣場上立着大石雕像,造型逼真。看著這古老的建築,可以想見這座城市有着不平凡的歷史。

  的確,馬瑙斯城在歷史上曾有過短暫的興盛時期。上世紀末,人們在附近的亞馬孫森林中發現野生橡膠樹,皮千上萬的巴西人和外國人蜂擁而至,採集橡膠乳液、製成橡膠球運往世界各地,馬瑙斯也隨之發展了起來。但好景不長,這裡的野生橡膠很快就被東南亞的培植橡膠所取代,馬瑙斯從此一蹶不振,冷清了下來。1967年成為自由港以後,該地區的工商稅和所得稅被免除,並實行進出口自由。外資大量涌入,建立起電子、彩電、計算機、微波爐、空調、鐘錶、摩托車、自行車等工業。90年代中期,工業企業已發展到500多家,商業企業有9600多家,城市人口也從60年代的20多萬人增長到130多萬人。

  走進商業區,那繁華的程度一點也不亞於沿海城市。街市上五光十色的廣告招牌顯示着店家的氣派,靠近港口的廣場上貨攤連接成片,這裡既有國産的日用百貨、傳統手工藝品和土特産品,也有進口的各種消費品;城市另一端的工業區則是另一番景象。用亞馬孫動物和植物命名的公路四通八達,環境幽雅寧靜。以電子工業為主體的數百家企業沿街分佈,錯落有序。廠區寬敞,建築規整,草木蔥蘢,呈現出現代化企業的特色。

  馬瑙斯雖處在原始森林的心臟地帶,但位於亞馬孫河的中游,河面寬闊,流量充沛,水上交通便利,萬噸級輪船可以從海口直達馬瑙斯港,再加上原始森林的自然資源,具有良好的開發條件。巴西政府在此設立自由貿易區,正是要利用外資開發亞馬孫地區,促進內地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最初政府鼓勵進出口貿易,開展商業活動。外國産品可免稅進入自由貿易區,出境者可攜帶600美元的免稅商品。這樣一來,外商雲集於此,顧客八方而來,商業活動迅速發展,並帶動了旅游、服務等行業的興旺。如今,它是聖保羅以北巴西最大的製造業中心,也是南美洲高技術熱點之一。

  馬瑙斯是一個突出於亞馬孫平原原始森林中的城市,在亞馬孫和內格羅河交匯處,距亞馬孫河口1400公里。巴西政府將此處開闢為自由貿易區,從而吸引了大批外資,馬瑙斯又是一個旅游城市,在它的周圍可以領略到亞馬孫流域的獨特風情。

奧羅普雷托簡介:

  在米納斯吉拉斯州東南部距州府貝洛奧裏藏特東南97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巧玲瓏的山城,四季如春,氣候宜人,這就是巴西歷史上淘金熱的發源地,巴西獨立運動的搖籃—奧羅普雷托。又名“黑金城”。18世紀曾經在這裡掀起過淘金熱潮,該城也是當年這一地區的首府。現在這一切已經成為的殖民時代的歷史了,但黑金城的舊時風貌基本保留了下來。

  “黑金城”的得名是因為這裡的金礦中含有金屬元素鈀。鈀有吸收氣體的特性,使黃金錶面呈現出黑色的光澤,因而奧羅普雷托城又被稱為“黑金城”。當初,由於這裡出産的未經冶煉的這種天然貴金屬競是那麼地貌不驚人,以至那些來新大陸尋金髮橫財的歐洲殖民者在很長時間裏也沒有認出這塊寶地。

  黑金城的發現純屬偶然。17世紀末葉,一個遠征隊從陶巴蒂出發,去米納斯吉拉斯掠奪印第安人。當時天氣炎熱,旅途勞累,饑渴難耐,遠征隊中有一位名叫杜阿爾特羅佩斯的混血種人,他到米納斯吉拉斯山地小河中取水時撿到一些黑色小石塊,他發現在這黑色的石頭中竟蘊藏着閃閃發光的黃金。消息傳開,尋金者蜂擁而至。一個個金礦床被發現了,被挖掘了,1698年,一個新的城鎮誕生了。當時這裡的開採量十分驚人,一度使巴西黃金産量佔了世界的70%。在淘金熱達到高潮時,黑金城的人口激增到七八萬,其中五萬人是來自非洲的奴隸。

  黑金城在淘金熱中,雖盛極一時,人口達七八萬之多,但殖民者只顧掠奪黃金,其他經濟活動並沒有相應發展。當這種貴金屬資源漸趨枯竭時,人口又開始外流。到18世紀末,這座美麗的小山城已經冷落下來,人口只有萬餘,據統計1996年人口為2萬,州的首府後來也遷到了新建的貝洛奧裏藏特。也許正是這個緣故,小城舊貌才得以完整地保留下來。

  奧羅普雷托是一座引人注目的藝術寶庫,在巴西有着不可比擬的特殊地位。自1933年它被命名為“國家財産”後,整個城市被精心地保護起來。所有街道、廣場、教堂、住宅被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不許隨意改動。許多消失了的古老建築,又按原樣重新修建起來。

  為了保護殖民時代建築,城市當局禁止旅游車穿越市區狹窄的鵝卵石街道。公共汽車設在城市之外,不能駛入城內,游人只能乘出租車進城。奧羅普雷托古城,不僅得到巴西當局的保護,而且受到世界的重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國際文物”。

  如今,奧羅普雷托已是巴西的一個旅游勝地,它那古色古香的城貌、行駛在狹窄街道上的驢車以及馬車和牛車、獨具匠心的殖民時代建築、巍峨壯觀的教堂、眾多的歷中古跡和藝術珍品、憑吊先烈的蒂拉登特斯廣場和獨立廣場 、已辟為礦業學校和礦業博物館的昔日總督府、卡爾莫教堂高塔上高懸的7000磅重的銅鈴、深入地下2000多米的金礦井以及夕陽西下薄霧籠罩小城的奇異景象,無不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路邊的咖啡小店。佈置得古香古色。頂棚以舊葦蓆鋪就,墻上挂着牛皮壓制的巨大人面像和木雕的基督像,兩廂用壁燈照明。窗外,不寬的街道依舊是卵石鋪路,房屋大都是紅瓦頂、白墻壁的二三層小樓,街道和屋宇依山就勢,形成自然起伏的景觀。教堂正面聳立着兩座高大的鐘樓,大門邊上飾有用皂石雕成的繁複圖案和小天使的浮雕。整個情景像極了18世紀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小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