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格也有南北朝? |
2001年7月20日 星期五 晴 札達縣城-皮央、東嘎遺址-獅泉河鎮 行程300公里 下榻阿裏迎賓館(地區行署招待所)
早6點20分頂著星星出發,準備撤離札達縣。
在朦朧睡意中,車隊穿越崎嶇的札達溝,行約60公里,于8點40分抵皮央、東嘎遺址,這也是這次考察的一個重要內容。
皮央與東嘎遺址均在札達縣東嘎鄉,兩者相距很近,約1.5公里,其遺址下也均有現代村落皮央村與東嘎村,但人口不多。這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有古格王朝時代聚落遺址的地方,附近也總有現代村落,但規模往往小于古格時期,因而四川大學的李永憲教授據此樂觀地認為,古格王朝時期的人口數量,應大大超過今天的札達縣。
皮央遺址建於一乾涸臺地的山丘上,分佈著佛殿、民居、石窟、佛塔等遺跡,其窯洞可能超過2000座。最重要的,是三個繪有精美壁畫的石窟寺。其時代要早于札布讓的古格都城佛殿壁畫,大約是在11世紀,有濃郁的克什米爾風格,保存相當完整,堪稱西部石窟藝術的代表作。我們注意到,在壁畫一角,繪有六對青年男女相親相愛的場面,世俗味道很重,完全不同於後期密宗的風格。
相距不遠的東嘎遺址,其形式看上去與札布讓的古格都城遺址相類,也是山上密布窯洞,山頂建有紅廟拉康瑪波。但張建林認為:由於缺少大型建築,其規格遠低於古格都城。
在原來的討論中,我們往往把皮央與東嘎作為當年古格王朝的一處“衛星城”看待。然而今天在採訪四川大學的考古學教授霍威與李永憲時,卻得到一個在我們頗為新鮮的觀點:從皮央的建築規模、佛教藝術的高妙、統治區域的寬闊等種種跡象,再輔之以有關文獻的佐證,它們很可能一度也是古格王朝的另一處政治、宗教與文化中心。古格可能曾經分裂為南北朝,同時有過兩個古格王,分別在札布讓與皮央分庭抗禮。
兩位教授帶著一個考古工作隊,正駐紮在皮央遺址前的河谷臺地上,八頂小小的帳篷在我們到達的時候剛剛醒來,其中還有來自德國的馬克教授及其弟子。我們坐在草地上,愜意地分享了他們的早飯:綠豆粥、饅頭和四川泡菜。
他們都提到一本重要的著述:15世紀,宗喀巴弟子阿旺札巴所著《古格普蘭王朝史》,其中提到古格王曾在皮央一帶加冕、古格王之妹也曾在這裡舉行婚禮。他們推測,這裡提到的古格王,不屬於札布讓王係,屬於“另立中央”。
聽下來這或許還停留于推測與猜想,但為解古格之謎又提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看法。
下午,離開皮央、東嘎,前往阿裏首府獅泉河鎮。經過五六個小時,衝過獅泉河一片極其開闊的河谷臺地(據説,這裡有可能成為阿裏機場),在荒漠之中,幾乎是意外地出現了一座小小的城市——這是我們離開拉薩、日喀則以來,見到的第一個嚴格意義的城市:久違的出租車、五六層帶玻璃幕墻的樓房、裝璜講究的飯店、甚至還有一處十字路口帶紅綠燈。
享用了阿裏地區文化局款待的晚餐之後,最令我們為之一爽的,是在迎賓館附設的“洗浴中心”洗上了近20天來第一個熱水澡。 (李泓冰 陳智霞)
圖一: 山上的皮央遺址和山下的現代村落
圖二:東嘎遺址裏表現青年男女相親相愛的壁畫
圖三:在離獅泉河鎮1公里的路邊,阿裏地區文化局的同志用哈達和美酒迎接我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