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市巫山縣境內有一座鮮為人知的古鎮-大昌古鎮,近日引起世人關注。隨著三峽工程二期蓄水,古鎮將永久 沉沒在庫區的江水中。
  已經在這裡居住了幾代的大昌居民正在陸續搬出家園。長長的身影撒在彎曲的小徑上,背上的行囊背負著全部的家 當,這些人的目光中無不充滿著對家鄉的眷戀之情。等候在河邊的一隻只快船,把他們送出大寧河,清澈的河水伴著他 們踏上了不歸的路。
  這是一個有著1700多年曆史的小鎮。在歷史上多次戰火中,這座小鎮神奇般地得到完整的保留。小鎮只有兩條主要 街道,南北街長150多米,東西長240多米。佔地面積不足10公頃,素有一燈照全城,四門可通話,堂上打板子,戶戶 聽得見之説,是全國已知城鎮中最小的袖珍城。
  古鎮的南門是這裡連接外面世界的主要通道。大寧河水從門前蜿蜒流過,通往河邊的幾十級石板臺階已經磨得十分 光亮,青石磚砌成的拱門上,生長著一棵已經有幾百年曆史的老槐樹,根莖紮在拱門的石縫中,沿石上行伸展,宛如一 個門神護衛著城門,一頭已經殘損的石獅子面對著大寧河,夕陽下,顯現出悲壯與蒼涼。
  拾階進入古鎮,兩排臨街老房飛檐翹壁,張揚著昔日的繁華盛景,中間狹長的青石古道,流光下,不時有古鎮居民 的摩托車轟鳴著掠過。青年人時尚的裝束,與老房中正在推磨磨豆腐的老奶奶形成鮮明的對照。古鎮老矣,但顯彌足珍 貴。
  現在古鎮上的房屋大都是明末清初時建的。青磚黛瓦、雙筒屋檐、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木質門面,無不顯現出一 種自然的華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封火墻垛的設計,所有的房屋都用空心磚在屋頂上修建出錯落有致的建築隔段,以 防著火時火勢蔓延開來。
  溫家大院是古鎮上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建築。這座始建於清朝初年的建築,坐西向東,佔地320多平方米。 大院由門廳、正廳、後廳三部分組成,均以掾木作為房樑屋頂,共有12柱37架梁。窗欞鏤木雕花,工藝考究。整個建築 為穿鬥式結構,從正門進入,可以從後門出。據溫家大院第十代孫溫光林介紹,當年他的祖先曾是清朝的巡撫,是他活 著時修建的溫家大院,現在大院裏住著他和一個兒子、一個孫子,另一個兒子已經搬遷去了廣東。説到搬遷,溫光林感 到非常惋惜,也非常無奈。他説,三峽蓄水,這是國家的大事,是絕對要服從的。他只是希望在新址複製重修的溫家大 院能夠讓他再住一住,畢竟是幾代人修養生息的地方,捨不得啊。
  其實,溫家大院只是大昌這座千年古鎮的一個縮影。早在公元前227年,大昌就是當時巫縣縣城的所在地。後人是在 進行不斷地考古發現中,從大量的出土文物中,逐步摸清大昌歷史的。200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通過對古鎮的 考古研究,初步推斷出大昌古鎮可能就是過去巴人的都城。
  現在,大昌原有的37000多人已經大部分搬遷,古鎮上還剩下1000多居民。這些人也要隨著三峽工程二期蓄水日期的 臨近,逐步搬出古鎮。重慶市有關部門已經決定,為再現古鎮的風貌,將在大昌新城辟出一塊地,將古鎮原樣複製。這就 意味著在2003年6月30日以前,要將古鎮現在有保留價值的建築材料全部編號,在新址上重建,工程量之大,時間之緊迫 可想而知。
  歲月如歌,已經走過1700多年曆史的大昌古鎮,兩年後,就要消失在不斷上漲的江水之中,靜靜地躺在水底,成為人 們記憶中揮之不去的歷史。夕陽下,輕輕流淌的大寧河水劃出一道道漣漪,宛若一雙雙留戀的眼睛;群山也顯出一抹黛色, 靜靜地擁抱著這座即將消失的古鎮。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