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推薦

行走:尋訪“南絲綢之路”

通湖——大漠中的伊甸園

罕薩:鮮為人知的世外桃源

山東:炎夏尋涼渤海灣

去貴州 看瀑布逛興義

體會洪江古商城

千年古鎮 錦繡南潯
更多...



長街廊棚小弄河埠…千年江南水鄉古鎮安昌 


    陳榮力

    沿河而築的長街,一路鋪陳的廊棚,逼仄幽深的小弄,三五相間的河埠,戲臺、石橋、作坊、店舖,騎樓、翻軒、臺門、老屋,間或有“風臘腸、扯白糖”的吆喝在耳邊響著,有高高低低的酒旗迎風擺動,有三三兩兩的遊客探頭張望,有晃晃悠悠的烏篷慢慢遠去。走進“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的安昌,古樸祥和裏,更多地洇漫著的是一种家居的平常。

    這幾年“水鄉古鎮熱”風靡一時,周莊的喧囂、西塘的熱鬧、烏鎮的濃郁、南潯的繁忙,一如幅幅色彩艷麗的油畫,在報刊、在熒屏、在無數遊客的心裏、嘴上繽紛開放著;然而惟有安昌,似一幀淡墨疏筆的小品,在江南水鄉、古城紹興一隅,小家碧玉素面青絲,將日子打發得流水一樣平常。

    其實,無論歷史、人文、風情、習俗,還是景觀、特色,安昌是毫不遜色的。作為已有千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位於紹興西北與柯橋毗鄰而居的安昌,素有“金柯橋銀安昌”的美譽。在船運為主的年代,安昌既是浙東航運線上的主要碼頭,也是紹興西北部、蕭山東部乃至毗鄰上虞、杭州方圓百餘裏之地的繁華商埠,“挾水運之利,仗物産之豐”的安昌,更是當時整個浙東地區的重要棉花集散地。縱橫相連阡陌交錯的河道水汊,逶迤綿延長達數裏的古街廊棚,凝重古樸畫棟雕梁的臺門騎樓,曲折幽深精緻典雅的小弄院落,千姿百態大小不一的石橋河埠,這一切構築了安昌典型江南水鄉古鎮的景致。而熱鬧的社戲,喜慶的船頭迎親,傳統的手工釀酒,穿梭的烏篷小船和臘月裏搡年糕、裹粽子、串臘腸、扯白糖等習俗,則使水鄉古鎮安昌,如一軸濃郁的風情長卷,將紹興幾千年的風情民俗渲染得淋漓盡致。尤其是明清時期盛極一時的安昌“紹興師爺”群落,更使千年古鎮安昌浸淫著一股深厚和靈秀的文脈。如果説“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是安昌獨特水鄉景觀的形象描繪,那麼,“社戲鑼鼓伴月升,臘腸香味隨風飄”則是安昌鮮明風情的具體寫照。

    説不清是什麼原因,除了“鬧臘月”時,人聲鼎沸遊客如織外,其餘時間的安昌更多地呈現出一種普通水鄉小鎮慣有的淡泊甚至冷清。然而正是如此,使得你在悠然和閒適裏,清晰地觸摸到一種熟稔的親切平和,濃濃地體驗著一種溫暖的真實平常。這是一種類似於安昌這般水鄉古鎮難以再尋覓的樸和真。安昌的一切既是安昌人昔日生活的延續,更是安昌人現今日子的鋪展。即使在外地人看來,頗具商業氣息、那沿街鋪展的店舖作坊,也幾乎都是在自家屋裏卸一溜排門,擺一個櫃臺,賣一些自製的臘腸、布鞋、扯白糖,或擱一張木桌,放幾把時令蔬菜,售幾碗土釀的黃酒而已。

    去安昌最好是中午或下午,當明亮而慵懶的陽光在街河上軟軟地泛著光澤,或透過廊棚將斑駁的石板路照得清晰光潔,你邁著同樣懶散的步子,在傍河的長街上漫無目的地走,或踱進一條小弄探尋臺門裏暗綠的青苔,或蹲在河埠與烏篷船老大共咂一碗黃酒,或呆呆地瞧做鞋的老翁將鞋線拉得一短一長,或索性什麼也不做,就靜靜地坐在廊棚下任過往的行人三三兩兩從身邊走過,聽家居的婦女東家長西家短地閒聊。這種滋味就像你在吃了包裝精美的火腿腸後再去吃安昌土制的風臘腸,終於明白,平常該是怎樣一種令人嚮往的滋味啊!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