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探秘北緯30度六 巴山懸疑視頻: |
|
離開三峽大壩我們就進入了它周圍茫茫的巴山,它因古代巴人世居於此而得名,但是這些人卻在過去的某一個時代突然消失了,只留下一大批懸棺讓後人去解讀他們的秘密.
聽説最近這裡一個叫曉峰的地方發現了一批戰國時期的懸棺,這讓人大吃了一驚,因為人們原本以為唐宋以後這裡的少數民族才有本事把棺木送上峭壁,而這些戰國時代的人是依靠什麼方法呢?
從新修的棧道我們很快就來到了安放懸棺的崖縫,這個十幾層樓高的懸崖一年前這裡還是猴子難攀的地方,和所有懸棺墓地一樣它也是位於一條河邊的峭壁上,這種地形與懸棺有什麼比然的聯絡?戰國時期人們有什麼辦法把重達兩百公斤的棺木弄上懸崖的呢?
長江三峽古代是一個多民族匯聚的地方,這些民族文化各異卻有相同的葬俗,就是把逝者的家安在懸崖上.而且不同的民族以多種懸挂方式加以區別.
採訪懸棺與崖棺:懸棺就是一頭放在洞穴裏面一頭懸在洞穴外面,曉峰那裏就是懸棺.還有崖棺, 崖棺就是放在懸崖陡壁的崖縫中,崖縫的空隙上呈一字排開排了一大排.
一些專家認為古代少數民族採用這類葬俗是因為此地缺少深厚的土層下葬.眾多的溪流和雨水也會使地下的棺木受侵蝕,所以懸棺葬俗延續千年而不衰.
安置懸棺的方法普遍猜測使用吊裝的方法,既由山頂通過絞架與繩索把懸棺下放到恰當的位置,納入懸崖縫隙中.甚至今天在萬里之外的印度尼西亞的一些少數民族仍採用這種方法安葬逝者,可是這種方法在遙遠的春秋戰國時期卻未必行得通,因為那時尚沒有今天這樣結實的尼龍繩,甚至連秦漢時期的麻繩都還沒有出現,所以戰國時期的懸棺幾乎沒有記載.
採訪記載的懸棺:三峽地區懸棺在很多歷史文獻上有記載,但宜昌縣曉峰的懸棺在文獻上沒見有記載,文獻上記載的都是在哪呢都是在長江三峽.比如風箱峽像風箱一樣其實是棺材,宜昌境內有西陵峽 西陵峽有個兵書寶劍峽,兵書其實也是懸棺.
不用繩子能夠把棺木運上懸崖嗎?有人猜測可能修築了棧道,可是三峽的棧道都是秦漢以後的産物,在鐵器尚未出現的戰國時期修建棧道難於上青天.人們被這幾個戰國時期古老的懸棺給難住了?
唉,怎麼會有鐵釘在上面?原來是一年前人們為了搬運它釘上去的,據説那次僅僅往下挪了三米就花了一週時間,古人會花多大的力氣做這件事呢?按古代這裡的傳統,棺木越厚重,擺放的懸崖越高峻越能顯示主人的身份.古人為這個理想絞盡腦汁.一個大當地的孩子告訴我們,那邊還有一些更大的棺木放在最高的懸崖上.
我是一個專業考古工作者 ,我是想看一看這個懸棺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制,到底是什麼時代的. 我報著懷疑態度到底有沒有懸棺,所以在六十年代初期我一個人冒著很大的風險披荊斬棘一步一步爬上曉峰的陡崖之上,我終於見到了懸棺.我當時看到的是六部懸棺呈疊壓狀,疊三層 兩部一層兩部一層交叉疊壓,棺材一頭放在懸崖裏面一頭露在懸崖外面,所以叫懸棺 當時我認定它就是懸棺.
據説山上的確有一些很久沒人走過的路,也不知他們通向何方,那條路是否能通向高高的山崖,也許那就是古人運送棺木的通道?我們必須去實地探訪.這裡的確有明顯開鑿過的痕跡.
甚至還有一條在夾縫中迂迴向上的路.可惜半路我們被塌下的石塊擋住了.為什麼有人開了路又用石塊把它阻塞了呢?好象有意不讓我們這些外來人接近那些神秘的地方.也許在古人心目中家族目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在附近的一個村子裏我們巧遇了一位非常了解地形的農民他的見解讓我們豁然開朗.
採訪:這些棺木放在那麼高的地方不是很容易弄上去的 它肯定是從山後通過那麼個洞抬進來的 抬進來放在那個幹洞裏 多年以後可能洞口塌了後人也就搞不清楚在那裏了
要找到那些已被古人隱蔽起來的洞口是非常難的,但據説對面山下有一個水洞很不尋常,
按照岩溶地貌的規律,有水的洞一般是比較深而且寬闊的,我們划船進入了山腳的洞穴.果然一進洞我們就不斷的向上走,一會就上了幾層樓的高度,也許隔著一層石頭外面就是高峻的峭壁了,洞裏竟然有很多植物,這説明附近一定有洞口,否則植物會因缺氧而死,也許那個洞口就通往峭壁.
雖然我們最終沒有打通那個通往峭壁的洞口,但這次探訪使我們確信,從洞穴中運送懸棺是這種地形環境下最實用的方法,至於工具落後的戰國時期就更是唯一能選擇的方法了.也許就是曉峰懸棺迷底所在.
正當我們以為破解了懸棺之謎,就在它旁邊另一個迷又冒了出來,就是山頂那些黑黝黝的城堡.據説他們也飽經了千年的風霜.
沿著就地取材鋪成的石板路,我們到了地勢險要的山頂,在攝像師看來這是最好的俯拍地點,但如果換成弓箭手這可能就是最好的伏擊地點了.這就是位於宜昌縣境內長江支流沿岸的古塞障.它腳下的水陸通道無論是在屈原的時代還是在劉北的時代都是南北交通要衝,難道是某位山大王想要控制著條通道嗎?
唉,那邊山頭也有一幢類似的建築,遙相呼應.而且不止一個.
數以百計的城堡不可能是山大王的作品,那麼它是為古代的某一場戰役而設立的伏擊圈嗎?但這個伏擊圈似乎過大,綿延近百里.而且伏擊一般是兩山夾擊,這裡的城堡卻只是建在河的一側,這到讓我們聯想起了著名的長城,只有它的城堡才是一字排開的,城堡垛口樣式與這裡的古塞障有很多相似之處。在長城沒有被完全發掘出來的年代裏誰又能猜得出它延伸達萬里之遙呢?難道這裡也有長城?
可是城墻在哪呢?我們在山上山下始終沒有發現城墻.
採訪採訪長城它要沒有城墻連接起來怎麼能叫城呢
它城堡和城堡之間就是由屋 寨 障 烽火臺 燧組成一個完整的防禦工事 而這個城堡是什麼呢 可以叫它烽火臺 可以叫它烽燧 它的名字統稱就是塞障
既然它是烽火臺我們就來實測一下它烽煙傳遞的效果,果然兩個城堡之間看得很真切,粗算一下信息傳遞速度達每小時百公里以上.
比如説有什麼敵情第一個城堡燃起火第二個城堡又燃起來,所以這些城堡都是每隔二三里一個 二三里一個 ,都是面向西方,這在三國志孫權傳上有記載,朝發西陵暮到吳沙沿途烽火相望,早上在西陵舉火到了晚上就到了東吳的都城現在的南京,它也很快呢.
果真如記載的那樣,再加上地形因素,這些城堡總計應該有五千個以上,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隨著我們見到越來越多的城堡我們更加相信這是一項宏大的工程。建造這項工程必須有廣闊的疆域,統一的集權,和近百年的時間,這是哪一位皇帝的大作呢?為了探清這一條北緯三十度的南方長城我們必須繼續向西行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