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北緯30度探秘 之四 花山謎窟破謎大猜想(下)視頻: |
|
隨著探秘的進一步深入,花山謎窟越來越讓我們為之著迷了。目前在花山附近方圓5公里的小山下,已找到石窟達36處。到底是什麼人、在什麼年代修建了這個龐大的地下石窟群呢?我們決定繼續尋找,期待能有新的發現。
在一個石窟的深處,有這樣一塊園弧形的斜面深深地吸引了我們。這是一條寬15米、長30米的斜面,弧線線條十分優美。當年石窟的開鑿者們為什麼要在這裡鑿出如此優美的弧形斜面呢?
經專家測量,它的弧線完全是依照外面山的走勢而開鑿的,在這個弧線的外面,山體恰好是凹進去的形狀,如果仍像周圍那樣平著開鑿的話,很有可能就把石窟鑿通了。
非常奇怪的是,我們現在用儀器、用紅外線測得這個現象,那麼古人在1700年以前,他是如何得知這個現象的呢?
這個斜面處在地下石窟的深處,古代的開鑿者們是怎樣做出精確的測量,準確地判斷外面山體的坡度呢?如此高超的技藝讓我們驚嘆不已。
在山裏面,還有一處名為“二十四柱”的石窟也很奇特,與那些地下石窟不同,它的洞口寬敞,氣勢宏偉,看上去更像是一個石雕的皇宮大殿。這個洞的洞內常年積水,水深莫測,當地傳説水中有紅黃蘭白黑五色怪魚,這根斷柱就是附近村民炸魚時炸斷的。不久前,為了一探水下謎窟的真面目,當地曾組織三台大水泵晝夜不停地抽水,一直抽了12天,才見到洞底。五色怪魚沒見到,倒是捕獲了不少活鯽魚。那麼,這個石窟為什麼會積滿了水?源源不斷的活水又從何而來?越來越多的疑問困擾著我們。
聽當地的村民説,在新安江靠山一側的河水下也有石窟。河水下面怎麼會有石窟呢?我們決定乘船前往看個究竟。
途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河水下有許多人工開鑿過的巨大石塊。沿途河岸邊的岩石上也常常可以見到人工斧鑿過的痕跡。到水下石窟處,船老大用長長的竹篙斜伸進洞探測,這個洞的走向是通向山體的深處,據説水淺時可以看得比較清楚。
船老大:一根竹篙不夠,去年人還進去把它撈出來,老大的,這個洞。
石窟的洞口為什麼竟開在河水下面了?水下石窟不但沒有讓我們探出究竟,反而更加困惑不解了。
眼前這一片丘陵小山,看上去與其它江南山區沒有任何不同,但它下面隱藏著鮮為人知的千古奇跡卻讓我們著迷,我們在這裡繼續尋找著地下洞窟的秘密。
也許,這個沒人進去過的洞窟能讓我們得到意外的收穫?洞內漆黑一片,很難看清裏面的情況。借助當地老鄉帶來的火把我們看到,在這個洞裏,岩石上的鑿痕和其它石窟一樣清晰可辨,但我們在這裡找了許久,還是沒有找到任何文字或圖案。
隨後,我們又探看了各種各樣的石窟洞穴,這些石窟大多都已被淤泥堵死,要清理這些淤泥,工程量相當大。據大致估算,從這些石窟中開鑿出的石料大約有幾十萬立方。即使是現代,要在山洞中運輸這麼多石料也是相當困難的,而在生産力水平相對落後的古代,他們為什麼要耗費無數人力物力來開鑿這個龐大的地下洞窟呢?在花山謎窟,我們除了找到越來越多的撲朔迷團外,沒有的找到真正的答案,看來,下一步只有求教于專家來為我們答疑解惑了。
隨著探秘的進一步深入,越來越多的疑問在我們腦中揮之不去了,古人為什麼要在這裡建造如此龐大的石窟群,各方專家又是怎樣解釋的呢?
在中國,有很多地下洞穴,比如貴州的織金洞、浙江的涌雪洞等等,這些都是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中的碳酸鈣被水溶蝕後形成的天然溶洞,科學上已有定論。另外中國還有四大名窟:龍門石窟、雲崗石窟、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它們都是佛教的洞窟建築,專家們也已經有了深入的研究。而花山謎窟則不同,這樣大規模人工開鑿的地下洞穴,洞內既沒有任何文字、圖像,史書上又沒有任何記載,確實是給專家們出了一個難解的謎題。
謝凝高:花山謎窟我覺得文化價值還是很大的,歷史文化價值,歷史上什麼時候形成的,為什麼形成的洞窟,運出來的石頭幹什麼用?留下來的窟幹什麼用?這些問題都值得研究。
由於古籍史書中找不到任何有關安徽屯溪花山石窟群的記載,因此,專家們的考證工作只能在一段段歷史事件中尋覓相關的內容,提出各種推想假説,其中有皇陵説、屯兵説、採石説等多種推測,那麼,這些假説能否真正解開謎窟之謎呢?
汪蕾:在我們徽州流傳著這樣的諺語,生在蘇州、吃在廣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葬在徽州,那為什麼説葬在徽州呢,就是説徽州風水好,有山有水,是個風水寶地,人傑地靈,而石窟呢,就極可能是一個沒有建成的皇陵,一個地下宮殿。
花山依山傍水,修建陵墓似乎不無道理,但一些專家對皇陵説存有這樣的疑問。
謝凝高:做陵墓我想過去也有個選擇,不會這麼多洞,附近就連著這麼多洞,一個陵墓總是中間一個洞,旁邊不準干擾的,很多洞緊挨著附近,這樣好像也不嚴肅了。太古了我們説不清,中國南北朝以來就開始講風水了,要是這麼多洞,而且方向又不一致,大小又不一致,這樣的陵墓風水也不好。
汪蕾:屯兵説源於三國時期,當年的孫權為消除歙縣黟縣的山越族人,派了威武中郎將賀齊大將軍屯兵于溪水之上,從此將這裡變成為屯溪,屯溪屯溪,屯兵于小溪之上。
屯兵説是專家們從<<新安志>>中查到的史實,據記載,當年孫權派大將是在公元208年,也就是1700多年前,這個時間與鐘乳石鑒定的年代非常吻合,似乎更具説服力。但對屯兵説,人們也有不同看法。
王恩涌:假設這個地方是為了軍事用途,我覺得有些地方證據不足。一個假設為了軍事用的話,它一定修的要符合戰爭的需要,進去的道路一定是彎彎曲曲的,有利於它防守,這個看起來當時的洞不是這樣的,裏面的洞很寬敞,行走非常方便,沒有設計的防禦工事。
另一個疑問是這些洞窟大都只有一個出口,不利於大批人馬在內生存。
王恩涌:人要長期在裏面呆就要遇到一個問題,做飯和煙的出路,做飯燒的煙沒地方出是吧?
採石説認為,這些洞是採石開鑿出來的。當初新安江的水位沒有現在高,如今沉沒在水下的石窟當時都出露在水面,並且與山上的石窟是相通的。開出的石料直接從洞中向下運到河邊裝船運走,十分方便。後來由於石塊堆積河道,致使水位抬高,岸邊的石窟才逐漸沒入水中。
謝凝高:據我推測,我看還是採石,採石採出來的石窟,它的石料主要是做為建築材料,比如説壘墻、建築房子、鋪地,另外它是個砂岩,這個砂岩啊容易鑿,另外它也容易做建築材料,再一個它位置剛好在新安江上遊的水邊,這個水邊它好運輸,便於運輸。
而對24柱為什麼成為水下石窟,專家們是這樣解釋的。
謝凝高:任何一個山體裏面,下雨下來一部分地表水就流走了,地表徑流就流走了,一部分慢慢滲透到地底下去,是吧,慢慢往下滲,如果你裏邊打一個洞,那麼集水就集起來了。
當然,對採石説人們也有許多疑問,比如:為什麼要洞內採石而不露天採石?石窟中有許多薄墻沒有支撐作用,為什麼不打通以便運輸?採石有必要留下這樣精雕細刻的漂亮花紋嗎?等等。目前,我們還無法確鑿地證實哪一種推測更可靠,但也正因為此,花山謎窟才更具魅力,吸引著更多的人前去探秘揭謎。我們期盼著這個千古謎窟能夠早日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
|
|
|
|
|